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幼学四书注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5087477
  • 作      者:
    张衍华,刘化民[著]
  • 出 版 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2014印)
收藏
编辑推荐
  

  《幼学四书注译》(<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和<弟子规>)是幼儿学习国学和中华文史知识的好教材,也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参考书和家长必备的的辅导教材。
  该书是其特点是:
  一、给原文作了汉语注音,便于孩子记忆。
  二、首次对原文划分了段落层次,拟出了段落大意,便于孩子理解原文意思。
  三、注释精准,详略得当。注译通俗流畅,初中文化程度即可读懂原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可以给孩子做家庭教师)。
  四、插有案语,提示孩子正确理解原文,便于识别精华与糟粕。
  五、译文采用韵文,读来朗朗上口。
  学习国学,只背不讲,学不好。要想孩子学得好,老师和家长必须再辅导;要想使孩子学好国学,必须得备有一本《幼学四书》。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张衍华,生于1933年,1959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现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化民,1932年生,1954年毕业于安阳师范学校(今安阳师范学院)。两人长期在中学任教,合著有《诗经注译》、《老子注译》、《屈原辞赋注译》等八部书稿,已公开出版《古文小品咀华注译》、《幼学四书》二书。

展开
内容介绍

  《幼学四书》包含了《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弟子规》等四部蒙学名篇,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也是儿童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不是一人一时之作,是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多人不断修改增补而成书的。《三字经》成书后,后人仍在不断地修正增补,如民国时期,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又作了修订,名曰《重订三字经》,比原《三字经》在篇幅上约增加三分之一,内容则增加了地理、音乐等知识,同时还改正了原《三字经》中的几处错误,其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准确。本书《三字经》采用的就是章先生的《重订三字经》而加以注译。《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相传是梁武帝为其公主练习书法委托周兴嗣创作的,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是儿童习字的啓蒙读物。《千字文》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其内容又涉及到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条理分明,通顺可诵,流传甚广。《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治家格言》或《朱伯庐治家格言》,其作者为朱用纯,其格言流传甚广,在旧社会,人们都把它当作为人处世的准则,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朱子家训》虽只有寥寥数百字,却以通俗易懂的文体表达了如何培育子女完善人格和深刻的治家之道,不仅仅是家训,更是鞭策个人行为的箴言。《弟子规》为清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一作李毓修)所撰,原名《训蒙文》,后经贾有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对弟子们家居、外出、待人接物、学习等方面应遵守的准则作了详细的规范。《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评

  ★我市退休教师张衍华、刘化民撰写的《幼学四书注译》,已于2014年2月底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其中《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和《弟子规》都是儒家经典之作,家喻户晓,广泛流传。是孩子学习中华文史知识、对孩子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很好的国学教材。
  ——《尊老爱幼报》、《新乡日报》报道

展开
精彩书摘

  《三字经注译》
  一、要重视教育
  1、不教则人性向恶
  【原文】
  人(rén)之(zhī)初(chū)1,性(xìng)本(běn)善(shàn)2。性(xìng)相近(xiāngjìn),习(xí)3相(xiāng)远。苟(gǒu)不(bù)教(jiāo)(4),性(xìng)乃(nǎi)迁(qiān)5。教(jiào)之(zhī)道(dào)6,贵(guì)以(yǐ)专(zhuān)7
  【注释】
  1初:初生,初生之时。
  2性:本性。善:善良。
  3习:学也,学习。
  4苟:假如、如果。教:教育。
  5乃:就也,于是。迁:变迁。此指向坏的方面变化,离开儒家学说。
  6道:方法。
  7贵:重要也。专:专一,统一也。此指要专一于儒家学说。
  【译文】
  凡人刚刚降生时,
  先天的本性都良善。
  人的本性都相近,
  后天的学习差很远。
  假如教育不及时,
  善良的本性就变迁。
  教育的方法很简单,
  专心儒学不可偏。
  【案语】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他们都不对,都是先验的人性论。其实,人刚生下来时,脑子像一张白纸,既不黑,也不红,无所谓善恶。性善还是性恶,都是和人世接触后慢慢形成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跟着啥人学啥人,跟着巫婆学下神。后天的教育学习,决定着人性的善恶。这里的性本善的“善”,我们理解成不恶就是了。儒家认为,只有专心学习儒家学说,人的本性才能变为善、保持善。对善恶问题,我们要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衡量。
  2、教则人性向善
  【原文】
  昔(xī)孟母(mèngmǔ)1,择邻(zélín)处(chù)2,子(zǐ)不(bù)学(xué),断(duàn)机杼(jīzhù)3,荀(xún)季(jì)和(4),有(yǒu)义(yì)方(fāng)5,教(jiào)八(bā)子(zǐ),名(míng)俱(jù)扬(yáng)。
  【注释】
  1昔:从前。孟母:孟子的母亲。孟子名轲,战国邹人,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
  政治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世尊他为“亚圣”,常孔孟并提。
  2择邻处:选择邻居居住。处,居住也。孟母仉(zhang)氏,丧夫寡居,近于墓地,孟
  子便学哭丧。孟母搬于市区,孟子便学人杀猪。孟母又搬至学校旁边,孟子便学念书、习礼仪。于是孟母说,这才是可以使孩子居住的地方。
  3断机杼:剪断织机上的经线。机杼,织机也,此指织机上的经线。
  4荀季和:东汉荀淑,字季和,潁川潁阴人。博学多才,教子有方,八个儿子
  (俭、绲、靖、焘、汪、爽、肃、敷)俱有才名,时人谓之八龙。荀勖、荀悦、荀彧等都是他的后人。(此句原作窦燕山,章先生改作荀季和。窦禹钧五代后周人,教子有方,入宋后,五个儿子仪、俨、侃、偊、僖相继及第,后称五子登科。)义方:本指做人的正道,后指好的家教,好的方法。这里的义方,就是指用儒家学说教育孩子。
  6俱扬:全都扬名天下。
  【译文】
  从前孟母善教子,
  择邻三迁找好住处。
  有天儿子逃了学,
  她剪断织机予警示。
  东汉有个荀季和,
  教育儿子有好方,
  教得八个好儿子,
  一个一个美名扬。
  【案语】
  这一层是通过两位古人教子的例子,说明教则人性善。教人向善得有好方法,这好方法就是儒家思想。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使人走上正道的义方。今天的义方,那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

  ……

展开
目录

一、重视教育和接受教育
1、不教则人性向恶
2、教则人性向善
3、要主动接受教育
4、只有接受教育,才能知礼仪懂孝悌
二、要进行基本知识的教育
1、概说
2要学习的知识
(1)三才、三光、三纲
(2)四时、四方、五行
(3)干支、黄道、赤道
(4)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5)中华四渎、五岳、行政区划
(6)中华四民
(7)中华物产
(8)中华七情
(9)中华五常
(10)中华五色、五味、五臭
(11)中华五音、八音、四声
(12)中华九族、五伦、三党、五服
三、要读哪些方面的书
1、总的要求
2、先学《四书》
3、再学经书
4、接着学子书
5、最后学习史书
四、怎样读书
1、有序宜精,诸类兼通,心思口诵,以振民风
2、少年立志,勤苦终生,心向圣贤,必定成功
3、学习要有目的:匡国、利民、扬名、显身、光前、裕后
五、结束语
《千字文》注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