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语教学学刊.第8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16095
  • 作      者:
    李晓琪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汉语教学学刊(第8辑)》包括(1)汉语教学研究,包括教学规划、课堂教学、测试与评估,现代教学技术,教材建设,学科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2)汉语学习与认知研究,包括汉语学者研究、汉语习得过程研究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中有关汉语学习的研究;(3)面向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4)跟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国文化、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研究;(5)书评、译介与学术动态。
展开
精彩书摘
    其次,学习者对汉语声调的感知偏误。虽然目前感知与产生的关系尚未明确,但感知与产生之间一定相关,产出的正确性受制于感知的正确性(Flege 1999),大量知觉训练的实验(Yue Wang 1999,2003;张林军2009)也证实了单纯的知觉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产出的正确性。感知声调比感知元音和辅音复杂,而且我们感知声调时不但有能力把各种高低宽窄都不同的调域统一起来,而且有能力把种种不同的基频变化分别归人少数几个调类中去(林焘、王理嘉1992),然而二语学习者却难以做到。 以学习者上声感知的研究为例。李晟熏、李爱军(2008)的感知实验研究发现,对汉语母语者来说,感知上声时最重要的是上声的“拐点”以及最终的音高,而韩国学习者对这两点并不敏感,于是常常混淆上声和阳平。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无法感知到“合适的拐点”,上声的感知和产出的错误将会一直存在。李倩、曹文(2007)通过声学分析和合成听辨两个实验研究发现,日本学习者之所以在感知和产出上混淆上声和阳平,是因为两个声调有相似的基频(F0)曲线。同时,拐点的位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声和阳平的分辨:阳平虽然也有下降趋势但只占声调时长的1,而上声下降和上升的部分都很大,分别占时长的一半,而日本学习者对这一差别并不敏感,从而混淆了两个声调。另外,以上学者的研究都发现了Creaky voice是上声感知的一个重要特征。Creaky voice位于上声的拐点处,是人正常说话时声音的最低极限,此时声带振动非常慢,使用声学软件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到F0曲线在此处有中断,听起来是一种低低的、嘎嘎吱吱的声音。 最后,还有学者(孔江平2001)从发音生理学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在发声时,喉部肌肉活动的机制存在明显的不同。声调语言每发一个音节,喉部各个与发音相关的肌肉,包括声带都要发生一次迅捷的调节活动;而非声调语言中,有些音节有音高的变化,有的则没有,声带长期得不到锻炼,活动就不够敏捷,这给声调的产出带来了困难。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发单个声调时,声带肌肉尚可迅速调节松紧,但是在语流中声带就难以灵活地应对复杂的活动和变化了。
展开
目录
Global Mandarin:Promot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谈播客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改革中的重大突破
语体原理及其交际机制
现代汉语“起”类词的功能扩展机制及其感性教学
华语教学应重视语体差异——从“了1”“了2”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谈起
“行了”的话语功能及其扩展进程
“还”、“再”、“又”重复义的异同
“甚至”与“以至”——基于认知框架理论的虚词语义分析
留学生汉语口语语块理解的个案研究
基于语料库对比的常用动词V+N宾习得状况研究
第二语言声调习得研究综述
汉语精读教材如何突显汉语字词特点
国际汉语初级教材虚词释义研究——以“再”为例
对外汉语课文幽默性评价研究——以《很好》为例
台湾海外华语文教材研发策略及其对祖国大陆海外汉语教材建设的启示
论对外汉语口语句典的编写
从新西兰看国际汉语教学资料的需求
菲律宾华文教学二十年来第二语言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中引入案例分析教学的尝试——以教学测试与评估课程为例
上下位类别关系在HSK短文阅读题中的应用研究
韩国考生汉语口语面试中自我修正研究初探
从双语至单语:商务汉语考试接收技能进阶测试设计框架
学者访谈
语体、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冯胜利教授专访
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汉语教学——信世昌教授专访
ABSTRACTS
《汉语教学学刊》稿件体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