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活俗语,增添语言乐趣
民谚俗语中有不少是来自生活,它们既生动又有趣。比如当家庭不和时,俗语“家丑不可外扬”就会让矛盾得以缓解。生活中的俗语也极具诙谐力。如要姑娘嫁人时可以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懂得生活中的俗语,在说话时能增添无限生趣。
为何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在民间对岳飞与秦桧的关系,有这样的说法。岳飞的前世是西天如来佛祖头顶上的一位护法神鸟,名为大鹏金翅明王。而秦桧的老婆王氏,则是一只女蝙蝠精,时任西天星官。一日佛祖如来在大雷音寺讲解妙法真经,正讲到妙处,偶在莲台之下听经的蝙蝠精,忍不住撒出一个臭屁,惹恼了大鹏金翅鸟,展开双翅飞下来,一嘴就啄死了蝙蝠精,蝙蝠精一点灵光射出雷音寺,径往东土认母投胎为女,后嫁与秦桧为妻,残害忠良,以报今日之仇。而大鹏金翅鸟,因啄死蝙蝠精,受到如来佛祖责罚,被降落红尘投胎成为岳飞。秦桧与王氏联手害死岳飞,是为了报前世之仇。他们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这传说并非为秦桧开脱,实是民众为平息自己内心义愤的一种演绎。这就是“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由来。
后来就形容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也有人用来指婚姻缘分,《红楼梦》:贾母称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意思指他们的缘分。足可见这句话有暗含情人夫妻之意。
趣味链接:“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
现在也有一些关于岳飞的史料记载,把“尽忠报国”写作了“精忠报国”。岳飞在对抗金兵入侵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了表彰岳飞,当时的皇帝宋高宗御赐了“精忠岳飞”四个字给岳飞,并且让手下人做成了一面写有“精忠岳飞”的旗帜。以后凡是岳飞出征的时候,都会带上这面写有“精忠岳飞”的大旗帜。到了明清以后,“尽忠报国”就变成了“精忠报国”,这实际上是明清人的误解。
为什么说“家丑不可外扬”
家丑不可外扬,意即家里的丑事,不要往外传。这是一句旧时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特别重视家庭血统,门第尊卑。官位高低,社会地位上下全由此决定。所以,门阀观念相当浓厚。另一方面“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也越来越严。由于一些名门望族的男女,享受世袭,不愁衣食,不免饱暖思淫逸,常有不婚而孕、叔嫂相好、翁媳私通等丑事发生。这些事一旦传扬出去,就会受到褫夺官职爵位,沦为平民的惩罚。所以,一些名门大家一旦出丑,便捂着盖着,并制订家规:家中丑事不可向外张扬。时间一长,这种家规不仅上层社会普遍采纳,一些平民也相袭而行,故形成俗语。
趣味链接: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这是一句古俗语。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以及《水浒传》都引用这句话。
这里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赵匡胤年轻时好打抱不平,行侠仗义,是个好管闲事的祖宗,闯没头祸的太岁。这日,他在太原清油观发现锁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哭哭啼啼,一问才知她名叫赵京娘,被强盗所掳,寄顿在此,清油观道士慑于盗威,不敢放她。赵匡胤一听大怒,说道:“强人若再来时,只说赵某打开殿门抢去了。”便让马给京娘骑,千里迢迢送京娘回蒲州家乡。一路上两人兄妹相称,历尽艰险,并悉心照料京娘疾病。那京娘想起公子之恩,心中情动。
到了蒲州,京娘父母忽见女儿回来,喜出望外,设宴款待公子。千里送京娘本为好事,可赵公子回到太原后,太原却遍传公子劫掠京娘故事。年轻的赵匡胤有口难辩,哀叹:“真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何况我之作为并非恶事呢?可见人心不古。”
后人用“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这个典故比喻世风不好,专喜传恶,不愿扬善。(赵匡胤)
“鸡毛蒜皮”为何不说“鹅毛葱皮”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无关紧要,微不足道的小事时,常说“鸡毛蒜皮,不值一提”。然而,人们为什么不说鹅毛葱皮、鸭毛姜皮呢?
原来,它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做小买卖的,一个是卖鸡的,一个是卖蒜的,两家是东西邻居。卖鸡的整天杀鸡,家里是鸡毛满地,卖蒜的整天剥蒜,家里蒜皮乱飞。刮东风时,卖鸡的家的鸡毛常被刮到卖蒜的家里去,刮西风时,卖蒜的家里的蒜皮常被刮到卖鸡的家里去。为此两家常常互相指责。有一天又发生了争吵,两家便告到县大堂。知县听了两家的诉说,觉得为鸡毛和蒜皮而伤人打官司,实有不值。为了教育两家,县官判道:“鸡毛蒜皮,何值一提?大堂来讼,纯属斗气。各打十板,反省自惕。要再来诉,重刑击毙。”
有人说这个县官断案不公,各打十板,没断清官司。也有的说这个县官清明,告诉人们不得为鸡毛蒜皮小事而形成争讼之风。断案公不公,至今难说清,不过鸡毛蒜皮这句俗语却流传下来,直到现在。
为何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是民间一句十分流行的俗语,它认为某二人结成夫妻是必然的。民众普遍认为,人的婚配是由上天决定的,具体则由专司人间婚姻之事的月下老人掌管。月下老人暗中用一根红绳将二人拴住,任凭天涯海角,也终有一天会成为眷属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民间还作为一种家庭和睦的俗语而被传信着:既然进了一家门,就是前世有约,今生有缘,就是一家人,就要亲密无间,互疼互爱,白头到老。这样一来,一些小摩擦,小打小闹,也会被“一家门,一家人”的观念所化解,所消除……
民间对待外出老人有哪些信条
民间对待外出老人“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的信条,是说年龄越大发生不测的可能性越大。民间所说违背这一信条带来不吉和灾难,主要是指万一老人发生不测,会给接待老人的亲友家带来许多意外的麻烦。
许多地区的人们认为,老人到了七十岁以后,如果到了亲戚或朋友家,主家不应该强留其住宿;到了八十岁以后,便不要再强留其吃饭;到了九十以后,如果老人自己想走,便不要再留他多坐。如果违背这种俗信,人们认为可能会给老人家和自己家里带来不吉和灾难。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句民间俗话。俗信认为人活到七十三岁是一道“坎”,老人往往因迈不过这道坎而死去。八十四岁又是一道“坎”。如果再过了八十四这道生死界限,就可算得上是寿星老人了。从现实生活中看也确实有这种现象,许多老人都死在这两道坎上。七十三、八十四真是阎王爷为老人们设的两道坎吗?当然不是。人们认为“七十三、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最初的原因很简单,据说是因为孔子和孟子分别活了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在人们心目中认为,连圣人都活不过这两个年龄,作为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那么为什么有许多老人都死在这两道“坎”上呢?原来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心理暗示现象,影响了活到这两道坎上的老人们的情绪,而使许多本该还有更长的寿限的老人们,死在了这两道坎上。
房上没安插花兽,别想攀那高门楼
插花兽是坐落在屋脊两端的饰物,是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只有富贵学识人家的屋脊上才装饰有此种饰物,一般平民百姓家的房子上是没有的。插花兽分“张嘴兽”和“闭嘴兽”两种式样。“张嘴兽”表示该户人家有功名,而没有功名的人家即使家里再富也只能使用“闭嘴兽”。
高门楼同样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住高门楼、阔院墙的宅第,一般平民百姓家不可能住高门楼的房子。“房上没安插花兽,别想攀那高门楼”是说婚姻当中讲究门当户对,富贵人家找富贵人家结亲,平民百姓找平民百姓结亲。就门当户对而言,也有典故。有一种说法,所谓“门当”,是指古时富贵人家门前精雕细刻的两面石鼓门枕,如果石鼓上面镌刻花卉图案,说明该户人家为经商世家;如果石鼓为素面无花卉图案,则表明此为官宦府第,书香人家。这与插花兽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户对”,则是指宅第大门框上方凸出的四尊木头雕刻的漆金“寿”字门簪。古时富贵人家儿女定亲之前,一般都会暗中派人到对方家的门前看看其门当户对是否与己相似。“门当户对”由此演化成男女婚配的客观条件。
趣味链接:“门当户对”原指什么
我们常用“门当户对”来表示男婚女嫁条件相当。但您知道吗,这个词理解起来,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门户”条件“相当”或“对等”的意思。因为“门当”、“户对”原来是两个词,而且都是古代大门建筑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门当”原本是指在大门前左右两侧放置的扁形的雕有花纹图案的石鼓;而“户对”则是指位于门楣上方或门楣两侧的圆柱形木雕或雕砖——由于它总是位于门户之上,而且总是双数而得名。
一般而言,在中国的建筑学原理中,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所以常被合起来并称大门外的门饰。在古代,门当、户对的大小、数量和所雕图案,都与主人的家境财势直接相关,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所以,慢慢地,这个成语就作为家庭条件的代称,专门用在男女婚嫁领域中了。
“黄花闺女”是指卖花女子吗
“黄花闺女”不是指卖花女子,在民间,人们常把未婚的姑娘称为“黄花闺女”。
古时候的女子十分注重梳妆打扮,尤其是一些名门贵族的姑娘。传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非常爱美。有一天,她躺卧于宫殿的檐下,适逢腊梅盛开,北风吹得梅花片片飞落,几瓣梅花掉在了她的额头。梅花渍染,留下了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了,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到前额。
寿阳这种打扮称为“梅花妆”。传到民间,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于是又有人开始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人们便叫做“花黄”或“额黄”。也有将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在额上或两颊,作为装饰。久而久之,黄花也就成了女性的特征。《木兰诗》中就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诗句,可见当时已经很普遍了。从此,“黄花闺女”就成了未出嫁的年轻女子的代名词。
这种习俗直至金、元的游牧民族入侵中原以后,才慢慢消除。妇女们虽不再贴黄花了,但人们仍爱把没有出嫁的年轻女子称为“黄花闺女”,一直流传至今。
趣味链接:古代“丫头”指小女孩吗
在古代,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要在头上梳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如同一个“丫”字。所以小女孩被称为“丫头”。唐代刘禹锡曾写诗《寄赠小樊》:“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其实,“丫头”不但可以指小女孩,也可作为对小辈女子的亲热称呼。如《红楼梦》三十五回,贾母说过:“当日我像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在书中,凤姐并非小孩,而是贾母的孙媳。
另外,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丫头”又用以称呼婢女。宋代王洋在《弋阳道中题丫头岩》一诗中咏道:“不谓此州尤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疏。”并自注说:“吴楚之人谓婢女为丫头。”可能由于“丫头”称呼流行于吴地,北方人不明白,所以王洋写诗为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