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欧亚之门:乌拉尔与西西伯利亚的青铜和铁器时代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8069160
  • 作      者:
    柳德米拉,克里亚科娃,安德列·叶皮马霍夫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由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的两位研究人员撰写,是一部突破军事封锁和语言壁垒、公开分享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里程碑式著作。

详细介绍了公元前两千纪到一千纪之间,欧亚门户地带——乌拉尔和西西伯利亚青铜时代的考古发现,以及铁器时代游牧世界的文化面貌。

本书为破解欧亚大陆史前文明提供了新的关键资料;还为了解中国的青铜技艺起源以及青铜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
作者简介

柳德米拉·克里亚科娃,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乌拉尔国立大学教授。近年来致力于领导乌拉尔地区辛塔什塔文化研究的国际项目。

安德烈·叶皮马霍夫,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博士、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副教授。主持多处辛塔什塔文化遗址和墓地的发掘工作。

译者陈向,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曾在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从事图书编目分类工作。后留学捷克,进修外语。业余时间从事世界古代史、内陆欧亚史的学习和翻译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乌拉尔地区在地理上是欧洲和亚洲的天然分界,历史上是不同文化和人群交流的十字路口。发端于此的诸多考古学文化席卷欧亚草原,影响了欧亚大陆的历史。随着“中国青铜文明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有一部分即来自欧亚草原地带”的共识逐渐形成,欧亚草原考古资料的共享日益重要。由于受到高度军事管制,直到本书问世之前,从乌拉尔山脉到西西伯利亚以及哈萨克斯坦北部,在俄罗斯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地图上仍是空白。

两位俄罗斯考古学家介绍了该地区公元前4000年晚期至公元前1000年早期的历史,对欧亚冶金技术的发展、游牧民族的兴起、社会结构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把了解欧亚大陆历史之门的关键之匙,突破地域壁垒,打开这扇久掩的“欧亚之门”。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本书非常重要,为非俄语读者更全面和清楚地了解欧亚草原考古资料打开了道路。本书应该放在任何一座涵盖旧大陆考古学和古代史的图书馆的书架上。

——《美国考古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这是第一部乌拉尔和西西伯利亚考古综合研究的著作,广泛地概述了史前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并提供出了解欧亚大陆长时段历史的关键信息。

——《印欧研究杂志》(Journal of Indo-European Studies)


两位作者写出这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引发了更多的讨论,本书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为读者提供了关于该地区考古发现有根据的解说。

                                             ——《古物》(Antiquity)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