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你要去相信
0.00     定价 ¥ 4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7093541
  • 作      者:
    微奢糖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你要去相信,你能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获得人生幸福感的心理学

构建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四大心理资本

原创32张手绘元气图随机赠送

● 心理专家著作。作者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岛总工会特聘专家组成员,壹心理认证作者,张德芬空间、心乐土、慈怀读书会、十点读书、《婚姻与家庭》杂志撰稿人。文字温暖真实,照亮人生真谛。

● 本书从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对心理资本进行深入剖析,探索生活烦恼的根源,帮助读者认识到幸福并不取决于拥有什么,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本书通过一系列心理学工具,帮助读者掌握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打破烦恼痛苦的闭塞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状态,重拾对人生的信心,从而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 作者对咨询从业生涯中的案例进行分类归纳,挑选出大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分别对其中幸与不幸的人生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为读者提供极具可操作性的调节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 注释出处明确细致,帮助读者实现良好的延伸阅读,进一步完善自我心理。

● 日本人气插画师二村大辅绘制温馨封面,用圆润的笔法勾勒出直白的青春感,温柔中自带力量,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意气风发的希望。

● 随机附赠2张新锐画师手绘元气卡片,画风亲切温暖,高度概括主题核心,帮助读者重温书中金句,获得焕然一新的力量。


展开
作者简介

微奢糖:

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少儿情商培训师、沙盘引导师、EAP(员工帮助计划)援助师、青岛总工会特聘专家组成员,开设有少儿情商培训机构,擅长从情绪入手进行心理咨询。壹心理、张德芬空间、心乐土、慈怀读书会、十点读书等平台签约作者,央刊妇联旗下《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撰稿人,自媒体“糖糖心理社”主理人,擅长结合当下热点解读心理学原理。


展开
内容介绍

幸福感是我们衡量人生质量的*大指标,也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终指向。要想真正实现幸福,首要的是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本书从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对心理资本进行深入剖析,通过一系列心理学工具,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法,重获人生的信念,进而提升幸福感。书中,作者分享了大量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咨询案例,结合心理学原理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帮助读者找到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


展开
精彩书摘

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你觉得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是什么?

污染?战争?瘟疫?贫穷?其实都不是。据调查, 21世纪,人类每年由于心理问题而自杀的人数将近100万,远远超过任何战争、瘟疫、饥荒所造成的伤亡人数。因此,可以说幸福问题不仅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更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生存挑战。

关于幸福感,心理学家泰勒· 本-沙哈尔是这样解释的:“幸福感是我们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它是所有目标的终极目标!”

“唯一”“所有”“终极”都是心理学避讳的词,但在“幸福”这个话题上,本-沙哈尔教授说得如此绝对,可见,幸福有多么重要。

那我们幸福吗?

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互动话题——你幸福吗?参与互动的人群涵盖了白领、科研人员、农民、企业家等。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父母还没买房,我不知道我幸不幸福”“说不清楚,太麻烦”“我是打工的”“我要是高考多考几分就好了”等。

关于幸福,我问过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我说:“说到幸福这个词,你能想到什么?”她回答:“啊!我不幸福,我很辛苦。如果不练琴,我就幸福了。”

可见,不分职业,无关年龄,我们和幸福之间似乎总隔着遥远的距离,诸如成就、物质、遗憾等。

有人说没房子不幸福,没好工作也不幸福,那有了房子,有了工作是不是就幸福了呢?

其实不然。

来访者李姐因为儿子存在的问题前来咨询。李姐40岁,是一个企业家,开着百万豪车,住着高档别墅,还有一对健康的儿女。但在一个小时的咨询里,她一直说着儿子的拖拉和不懂感恩,说着老公的甩手掌柜作风,也说着不能照顾年迈父母的遗憾。总之,她一直在倾诉自己好苦,很不幸福。

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做点儿让自己幸福的事,她感慨:“哪有这个时间啊!”那么,有一个把所有时间、金钱都给自己的妈妈,孩子应该很幸福了吧!

我见到了她的儿子, 15岁的小伙子,打扮得时尚帅气,也很有礼貌,在一所很有名气的私立学校读高中。说到幸福和开心,他只是不屑地哼了一声,然后说“学习不好,谁会看得起啊”“幸福就是有方法搞好学习”“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考了第三名”等。

在他的心中,学习好不好决定了他是不是有资格幸福。一个是事业有成、儿女双全的中年人,一个是家境优渥、备受关爱的高中生,他们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但他们却感受不到幸福!

这是因为他们把幸福物化了。在妈妈的幸福观里,儿子学习好,她才幸福;在儿子的幸福观里,他有个好成绩才幸福。事实上,幸福不是如此定义出来的,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体验和感受。

我们之所以拥有很多却感受不到幸福,是因为从来不关注自己拥有和享受着什么,而是一味追逐着那些尚未拥有的东西。所以,我们常说:“要是……就好了!”“只有……我才会幸福。”带着这样的思维,我们只会沉浸在对未来的焦虑里,而无法享受当下的幸福。

沙哈尔把幸福分成了四个象限,代表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第一种是享乐主义,及时行乐,逃避痛苦;第二种是忙碌奔波,牺牲眼前幸福,追求未来目标;第三种是既不享受眼前从事的事情,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待;第四种是既享受当下从事的事情,也通过目前的行为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

这四种方式很难说绝对好或绝对坏,但第四种无疑是最佳的——享受当下的同时,积累未来的快乐。最宝贵的幸福就是做好当下你最能掌控的那件事。

很多人都说“要是我能买个大房子就完美了”“要是有个幸福的家庭就好了”“要是有个女儿就好了”等等。但真实情况是,他们拥有这些后,会进入新一轮的“要是……我就幸福了”。

这种不幸福是一个假想,元凶是“反事实思维”。所谓反事实思维,是指人们会习惯性地否定眼前真正发生的,而寄希望于那个幻想中的完美之事。

有这种思维的人,会一直着眼于自己没有的,只能看到别人的老公很会做饭,别人的孩子帮忙做家务等,而忽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所以,如果不幸福成为一种常态,那可能不是幸福出了错,而是我们出了错。

那你的幸福又是怎样的状态?今天,我想跟你说的是,如果你觉得幸福没有如期而至,你可以进行自我检测。

首先,从模式上看,是不是价值外化?比如,妈妈以孩子的表现作为自己幸福的标准,以有没有结婚、有没有生子作为幸福与否的前提。如果是这样,请告诉自己:幸福是我自己的感受,它不是别人给予的。一旦把幸福和外界关联在一起,你就走进了被动幸福的怪圈。

其次,从心理上看,幸福背后有没有“反事实思维”?留意自己的语言里会不会经常出现“要是……就好了”“只要能……我就会很开心”这样的话。

我们能够平安地活着,本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有爱人相伴、孩子绕膝本就是幸福。

幸福既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看到这里,我希望你闭上眼睛,对自己说:“我值得幸福,我坚信幸福,我愿意为我的幸福负责。”接下来的篇章里,我将从心理资本建设的角度,来澄清我们对幸福的误解,纠正那些影响我们的旧模式,帮助你获得主动创造幸福的勇气和能力。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幸福——做一个懂得幸福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为什么你总是深陷别扭的关系

智慧的父母,不做孩子的庇护伞

自律的人生,心想事成

无惧岁月,活出幸福人生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幸福

第二章 自信——敢于争取和付出

自信背后的心理学真相

每个人都曾和自卑交过手

怕让别人失望,就会让自己失望

自由需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拒绝爱暴力,别让爱成为消耗

就算不出众,你也很平等

走出不自信的孤岛

第三章 乐观——培养积极归因风格

乐观背后的心理学真相

认识乐观的拦路虎

别让 10% 的不幸毁掉 90% 的生活

高质量亲密关系的三大法宝

做积极的乐观主义者

你需要什么样的乐观

第四章 希望——相信一切会更好

希望背后的心理学真相

你的希望感,你说了算

不自设囚笼,看见另一种可能

远离低气压人格,拒绝情绪传染

你是谦卑还是被动内疚

因为想信,所以相信

名为“希望”的通关游戏

第五章  韧性——面对困境的复原力

韧性背后的心理学真相

痛苦从何而来

如何面对关系分离

创伤最大的意义是成长

不受控行为,源于内心缺失

道歉不是懦弱,而是一种策略

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韧性不会从天而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