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编程的逻辑:如何用面向对象方法实现复杂业务需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394027
  • 作      者:
    李运华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1)面向对象基础
通过对面向对象相关的历史、发展、与面向过程的对比等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让读者对面向对象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并深入的阐述了面向对象的各种概念,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面向对象方法
通过一个实例,完整的介绍面向对象相关技术如何在软件开发流程中落地,整个面向对象的开发流程一环扣一环,步步为营,让读者避免“拍脑袋”、“头脑风暴”式的开发方式
3)面向对象技巧
对“内聚耦合”、“设计模式”、“设计原则”、“UML”等最常见的面向对象技术进行了深入和别具一格的阐述,让读者不但知道“What”(是什么),还能知道“Why”(为什么)和“How”(如何用)
4)面向对象架构实战
通过在朋友圈增加踩、ZooKeeper的源码分析两个实战案例展示如何在实际开发项目中使用面向对象方法。

展开
作者简介

阿里前资深技术专家(P9),15年软件设计开发经验,曾就职于华为、UCWEB、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承担架构设计、架构重构、技术团队管理、技术培训等职责;专注于开源技术、系统分析、架构设计,对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先后负责过阿里游戏异地多活、飞鸽消息队列、交易平台解耦、蚂蚁国际澳门钱包等项目,对于高性能、高可用、业务架构、系统解耦等有丰富的经验,著有《面向对象葵花宝典:思想、技巧与实践》、《从零开始学架构》2本书籍,极客时间专栏《从0开始学架构》作者。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面向对象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开发的流程、面向对象的各种技巧,以及如何在实际开发项目中应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设计和开发。在讲述相关知识或技术的时候,除了从“是什么”这个角度进行介绍外,更加着重于从“为什么”和“如何用”这两个角度进行剖析,力争让读者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既能正确又能优秀地应用面向对象的相关技术和技巧。

本书内容涵盖面向对象技术的方方面面,由浅入深,不同水平的读者都能从书中获益。

l 如果你是刚入门的程序员,则书中通俗易懂的概念和方法,完整的面向对象开发流程,能够帮助你快速掌握面向对象开发的基本技巧,从容不迫地完成开发任务;

l 如果你已经初步掌握了面向对象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则书中详细阐述的面向对象技术的各种技巧,例如SOLID原则、设计模式、UML等,能够帮助你快速提升自己的设计和开发水平;

l 如果你有了一定经验,能够熟练应用各种面向对象技术和技巧,却没有深入地探索,则书中对面向对象独辟蹊径的解读,能够让你“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在晋升或者面试的时候游刃有余。


展开
精彩书摘


1.5  为什么要面向对象

可以说,面向过程和计算机是如影随形的。从计算机诞生之日起,面向过程就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思想,即使到了现在,面向过程也是无处不在的,C语言、操作系统、协议栈、驱动系统,都是面向过程的代表。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面向对象的诞生并流行呢?当然是因为面向过程存在某些不足,如果面向过程足够好,那么谁还费心费力地去搞另外一套呢?

前面我们提到,面向过程是一种机器的思想,以流水线作为类比,那么我们先抛开面向过程,来看看流水线有什么不足。

举个简单的流水线例子:啤酒生产流水线。啤酒生产流水线分为“洗瓶”“灌装”“压盖”“杀菌”等几个阶段,从总体上来说,这些阶段和生产一瓶醋是差不多的,但是一条啤酒生产线能够生产醋吗?应该是不行的,即使行,估计也要换一些东西,但是换了东西后,又不能生产啤酒了。

面向过程同样也有流水线的这个缺点,即流程和原料相对固定,扩展比较麻烦。

对于工业系统来说,流水线的缺点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工业化讲究的是效率,而扩展性却不是那么重要,一旦一条生产线建成,至少需要运行几年,甚至运行十几年的都有。

而对于软件系统来说,很难想象一个软件开发完成后,几年都不变,大部分情况是,软件可能1年扩展多次,甚至还没有开发完,客户的新需求又来了。

在软件系统这种环境下,面向过程就显得比较吃力了,每次需求的变更,可能都要对流程的每个步骤、原料、中间产品进行修改,这样的代价在软件系统中几乎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每次修改都需要对全系统改动一次,不但工作量会大大增加,同时风险也在大大增加。

而面向对象正是为了解决面向过程的这个缺点诞生的,因此面向对象其实也不是什么复杂和玄妙的技术,面向对象思想的核心是“可扩展性”!有了面向对象,我们可以将变化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避免产生全流程或者大范围的影响,从而降低风险。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1部分 面向对象基础
第1章  面向对象概述
1.1  程序设计思想的发展
1.2  面向对象语言的发展历史
1.3  面向过程
1.4  面向对象
1.5  为什么要面向对象
1.6  面向对象的应用范围
1.7  面向对象的迷思
1.7.1  面向对象会导致性能降低?
1.7.2  面向对象语言=面向对象编程?
1.8  小结
第2章  面向对象理论
2.1  类
2.2  对象
2.3  接口
2.4  抽象类
2.5  抽象
2.6  三大核心特征
2.6.1  封装
2.6.2  继承
2.6.3  多态
2.7  小结
第2部分  面向对象方法
第3章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全流程概述
第4章  需求模型
4.1  需求详解
4.2  需求的重要性
4.3  需求分析
4.3.1  需求分析的目的
4.3.2  需求分析的方法
4.4  用例方法
4.4.1  用例的具体写法
4.4.2  要画图吗
4.5  功能
4.6  用例图的陷阱
4.7  SSD
4.8  常见问题解答
4.9  小结
第5章  领域模型
5.1  领域建模三字经
5.2  找名词
5.3  加属性
5.4  连关系
5.5  常见问题解答
5.6  小结
第6章  设计模型
6.1  设计模型总览
6.2  类模型
6.2.1  第一步(照猫画虎):领域类映射
6.2.2  第二步(精雕细琢):应用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
6.2.3  第三步(照本宣科):拆分辅助类
6.3  动态模型
6.3.1  模型分类
6.3.2  建模实践
6.3.3  建模技巧
6.4  小结
第7章  实现模型
7.1  编程语言的差异性
7.2  C++
7.2.1  类
7.2.2  访问控制
7.2.3  继承
7.2.4  多态
7.2.5  抽象类
7.2.6  接口
7.3  Java
7.3.1  类
7.3.2  访问控制
7.3.3  继承
7.3.4  多态
7.3.5  抽象类
7.3.6  接口
7.4  小结
第3部分  面向对象技巧
第8章  设计原则
8.1  内聚
8.1.1  内聚究竟是什么
8.1.2  内聚的分类
8.2  耦合
8.2.1  耦合究竟是什么
8.2.2  耦合的分类
8.3  高内聚低耦合
8.4  类设计原则
8.4.1  SRP
8.4.2  OCP
8.4.3  LSP
8.4.4  ISP
8.4.5  DIP
8.4.6  如何应用设计原则
8.4.7  NOP
8.5  小结
第9章  设计模式
9.1  设计模式简介
9.2  设计模式只是一把锤子
9.3  设计模式之道
9.3.1  知易行难―设计模式应用的问题
9.3.2  拨云见日―寻找设计模式之道
9.3.3  庖丁解牛―解析设计模式之道
9.3.4  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设计模式之道
9.4  原则vs模式
9.5  模式详解
9.5.1  Prototype模式
9.5.2  Decorator模式
9.5.3  Facade模式
9.5.4  Observer模式
9.6  小结
第10章  UML
10.1  UML简介
10.2  UML只是语言
10.3  UML应用
10.4  需求分析阶段
10.4.1  用例图
10.4.2  用例图的关系
10.5  设计阶段
10.5.1  类图
10.5.2  类关系图
10.5.3  动态图
10.5.4 结构图
10.6 部署阶段
10.7  小结
第4部分  面向对象实战
第11章  实战案例:朋友圈“踩”
11.1 需求模型
11.1.1 5W分析
11.1.2 1H分析
11.1.3 8C分析
11.1.4 功能列表
11.2 领域模型
11.2.1 找名词
11.2.2 加属性
11.2.3 连关系
11.3 设计模型
11.3.1 系统设计
11.3.2 详细设计
11.4 代码模型
11.5 小结
第12章  实战案例:ZooKeeper源码分析
12.1 ZooKeeper介绍
12.2 需求模型
12.3 领域模型
12.4 设计模型
12.5 代码模型
12.6 小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