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湖滨谜案
0.00     定价 ¥ 4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7862776
  • 作      者:
    高罗佩
  • 译      者:
    田明刚
  • 出 版 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高罗佩“狄公案小说”是西方历史侦探小说的成功“范例”,备受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小说家的推崇。小说的背景设置在久远的初唐社会,讲述却是完全现代的讲述。随着充满悬疑的小说线索,极具西方探案小说特质的“狄公案小说”次第展开,中国文化特质的服饰、器物、绘画、雕塑、建筑甚而情绪逐渐清晰,绚烂的中国文化图景遂一一呈现。读者沉浸其中,不但没有丝毫的隔膜感,甚而有很多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公案小说,素材取自宋代笔记《棠阴比事》,讲述则糅合了西方历史小说和侦探小说的写法,让读者不自觉被带入其中,至今仍为广大读者喜爱。

展开
作者简介

 

当我为自己的头三部“狄公案小说”(《铜钟谜案》《迷宫谜案》《湖滨谜案》)寻找素材时,我参考了古老的中国公案文学作品,由此找到了一部13世纪的法学侦破手册《棠阴比事》。由于我的藏书都已封存,我无法进行深入的汉学研究,但对这本书的研究却可以在不参考其他资料的情况下进行。于是,我以《棠阴比事》为研究对象进行著述,并于1956年成书出版。


——高罗佩(荷兰海牙)

译者简介

 

田明刚,江西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一直从事英语文学和英汉翻译教学及实践工作,已出版汉译英作品《客家山歌的文化研究》一部、文学评论《爱丽丝 ·默多克的后现代叙事研究》(英文),另有实用翻译文稿若干。

 

展开
内容介绍

《湖滨谜案》出版于1960年,是高罗佩早期稍晚些的作品。小说仍保留了中国公案小说的楔子、章回目体例,故事紧凑,环环相扣,但叙事和架构却具有极强的现代西方小说的特质。小说讲述的是狄公来到毗邻京城的汉源县,其独特的风土及复杂的社会环境,令他这个新任县令印象深刻。一场花船宴,歌妓离奇被杀;美满姻缘新婚夜,新娘被杀,新郎失踪;致仕的朝廷重臣老迈昏聩……但是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前朝被剿灭的邪教——白莲会。重重危机之下,狄公如何化解?与其他探案小说不同的是,《湖滨案》更关注的是时代大背景下个体的生存,更关注深藏于案件背后的社会根源就,所呈现的不仅是精彩的故事,更注重具有中国传统内核的文化和思想的解读。

展开
精彩书评

 

这部小说通俗易懂,作为一部情节交错的侦探小说,从单纯欣赏的角度来说它就给他很愉快的阅读体验,而其中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历史让他觉得这部书更有趣了。

——美国小说家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C.Rogers)

 

《狄公案》是中国“古而有之”的众多公案小说中的一种,历来看的人就不比其“姊妹篇”《彭公案》《施公案》《包公案》来得多。以常理看,高罗佩此时重写《狄公案》,似乎是一件愚不可及、注定要失败的事情。然而,结果却相反,这套系列小说越写越神,畅销世界各地,居然成为当时西方一般读者了解中图文化的一个特殊窗口,影响极大……其心中的《狄公案》读者对象,不是华人,而是洋人。据我看,高罗佩一生能如此成功,可断其是一个极能在关键时刻判断机会、驾驭环境的人。他敏感看出并抓住东西方文化在这一特定点上所聚焦的兴趣落差,熔上述几个“与众不同”于一炉,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才创造出了“高罗佩版”《狄公案》在西方一时家喻户晓的奇迹。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陈珏

 

现代西方对传播中国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恐怕要算荷兰人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高罗佩的英文《狄公案》系列小说(Judge Dee Mysteries)影响远超过任何中国研究著作。非汉学圈子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往往来自《狄公案》。哪怕汉学专家读,也没有“硬伤”败了胃口;而西方大众了解中国,往往是“狄公的中国”,这个中国,是一个多姿多彩相当引人入胜的中国,比起中世纪灰色的欧洲有趣得多。甚至专门家也受狄公小说影响,伯克莱加州大学法学院长贝林教授研究中国法制史,就是从狄公小说入手。

—— 赵毅衡(四川大学教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