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沉默的黑板(实力榜·中国当代作家长篇小说文库)
0.00     定价 ¥ 6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525213
  • 作      者:
    高丽君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秋生荐书: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夫子如是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韩夫子如是说;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人如是说。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校园不再平静,师者不再谦和,学生不再温驯,往日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方净土,早成纷争无休止的油腻江湖:职称、文凭、升学率,已成无形枷锁,牢牢套住教师的脖子,境界难以提升,心胸无法开阔,所有视线都聚焦在几张试卷上。考、考、考,老师唯一的法宝。作业如山堆,试题如大海;眼镜厚如酒瓶底,血压似水往上挤。多少专业兴趣被埋没,多少个性自由被禁锢。救救老师,成了现实中一句不是玩笑的幽默话。
《沉默的黑板》是作家高丽君长篇小说系列“教育三部曲”(《疼痛的课桌》《沉默的黑板》《喧哗的凳子》)中的第二部。小说从一位退休中学校长告别讲坛前夕面对沉默的黑板发表演说的细节切入主题,“写信、读信,带给我和我的同事朋友们的,不仅仅是各种交流沟通,也不仅仅是各种教书育人的故事,它还告知我们,要耐得住清贫孤单,守得住认真勤奋,很不容易。不过,我们这些普通劳动者,能以安静、明朗、积极、质朴、慈悲、小完美,在三尺讲台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即使这些故事微不足道,但它们是真实而可信的、疼痛而刻骨的……” 安静、明朗、积极、质朴、慈悲、小完美,这种职业要求并不算高,可在现实中的老师身上却很难做到啊!小说通过书信体的形式,痛陈中小学一线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聚焦中小学教师教学管理中的各种困惑、焦虑:他们每天不仅要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教育背景、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还要面对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管理规定与处罚措施、来自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检查考核评比、来自网络世界及纸质媒体的各种拷问与非议;回家之后还有孩子的学业指导、家庭生活的无奈压力、夫妻家人的情感交流,成天就像绷紧发条的闹钟,准时而又单调、枯燥而又凉薄。特别是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 “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学生沉迷手机游戏、抖音刷屏快手上瘾等各种不良现象对中小学思想教育阵地的冲击与侵蚀,让教师更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何坚守与探索“教书育人”,如何面对“学生评价老师”的考核制度,如何面对教师“跳槽与回归”的尴尬现状,如何面对“义务教育与辍学流散”等令人头疼的社会现象,就显得格外迫切与严峻。
当然,作为教师与作家双重身份的高丽君,在为教师群体“鼓与呼”的同时,也对教师队伍自身的一些乱象进行了披露与抨击:比如,有的班主任仅凭自己的好恶对有个性的学生冷嘲热讽,用座位的安排来惩罚学生的过错,甚至恶语相向,咒骂嫌弃、孤立打击学生,动辄上纲上线,给学生贴标签;有的科任老师从不备课,不批改作业,只会题海战术,让学生无休无止地做题却从不解答,毫无同情之心,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冷眼相向;有的老师不尊重学生家长,对犯错学生的家长呼来喝去,极尽污辱谩骂之能事,甚至连最起码做人的品格都荡然无存,何谈传道受业……不偏袒,不藏私,坦诚沟通,善意交流,从这个角度去解读小说文本的社会价值,无疑是一部教科书式的长篇小说,有着上通天庭下接地气的参考与借鉴作用,适合广大中小学师生、家长、教育专家及各界人士阅读收藏。
实力小说家高丽君乃宁夏西海固某重点学校高三年级的一线老师。教学之余从事文学创作与评论,她笔下的故事来源真实感人,细节生动形象,情感扣人心弦,聚十年之功打造的“教育三部曲”第一部《疼痛的课桌》已获2020年度“梁斌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第二部《沉默的黑板》的出版面世,必将激起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小学教师这一群体的关注与重视、理解与尊重。如斯,则是中国教育之幸,师生成长的之幸。

展开
作者简介

高丽君,70年代生于宁夏西海固,固原五中高级语文教师,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六届高级研修班(文学评论)学员。出版散文集5本,有文字被译为英文。曾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近年来致力于长篇小说 “教育三部曲”(《疼痛的课桌》《沉默的黑板》《喧哗的凳子》)创作。《疼痛的课桌》(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版)出版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0年12月获第二十九届“东丽杯”梁斌小说评选长篇小说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沉默的黑板》是一部长篇小说。全书以书信为线索,讲述了一系列基层教师的故事。这些故事,涵盖了农村、城乡接合部、城市教师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职业特点、生活状态、个人提升、心理健康、突发事件、教育改革等热点焦点问题,力求呈现给读者一个较直观的、真实的西部基层教育的全貌,展示坚守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的真实工作生活动态。全书坚持立足时代、立足职业,以知识分子的良知,探讨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小我为切入口,以学校为窗口,从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社会等各个层面,去展示大时代下基层教育的各种现象,表述被消费娱乐冲击的人们,尤其是教师们精神领域的发展变化。

展开
精彩书摘
2

一大早,当张存生把自己的疑虑说出来时,办公室里顿时议论纷纷。

哎,你还不知道,现在一年级数学里就有立体几何,二年级就要做逻辑推理题了。语文更是,不照标准答案写,全是错的。我前天给我家苗苗讲了道题,结果人家老师说答案是对的但解题思路是错的,就打了娃一板子。娃娃回来哭闹,说再也不要我检查作业了。我老公骂我不懂装懂,是个瞎指挥,我俩大吵。提起辅导作业,英语老师魏燕燕苦水一潭。

教化学的张雪大声说,我说道题大家帮我算算啊,这是昨晚我外甥女问的一道数学题,我不会做。小明钓鱼回来,小玲问他钓了几条鱼,小明答六条没头,九条没尾,八条只有半个身躯,你知道小明到底钓了几条鱼?

大家都不说话了,拿起笔在纸上演算,用公式推理了半天也没有答案。这是道啥破题吗?逻辑一点儿不严密,就没个规律可循嘛。

就是啊,我做了半夜,问了很多人,都觉得没个正确答案,可人家老师的答案是二十三条。

大家再次吵嚷,质疑答案的合理性。张存生心想,原来不会给自家孩子讲题的,不是我一个!

语文老师小王也抱怨连连,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孩子写作业。现在不但他写,全家人都跟着他转。你说小学作业咋布置得那么多?就拿写生字词来说,每天都是从第一课写起,一直到所学的那一课,还要组词造句,少布置几个不行吗?重复写有什么意思呢?这样下去,孩子就成个写作业的机器,对学习没兴趣不说,家长也跟着受罪。天天写到十二点多,压力这么大,谁能受得了?

埋头改作业的小冯倒大大咧咧,我才不管呢?我给他们班主任说了,我娃只要考进班里前三十名,你就别叫我。

谁不知道你女儿成绩一直是第一第二,要是真到了三十多名,你绝对不会坐在这里说大话,老汪揶揄道。

张存生怕他俩闹个不愉快,赶紧转移话题,现在小学作业难度咋那么大?各种练习册上的偏题难题怪题越来越多,还有奥数训练、思维训练、能力训练,咱们当老师都觉得难,更不要说学生了,问题是咱都不会做,其他家长怎么办?

能怎么办?花钱进补习机构呗。你不看竞赛班、辅导班收费那么高还人满为患?

和咱们一样嘛,新教材和考试内容本来就脱节,书本上的知识点例题较简单,学起来也很轻松,但一考试学生就傻了眼。现在的试题,越来越偏难怪,只能买其他辅导书来补习了。再说课本后的习题量小难度小,不能涵盖所有知识点,也不能和高考的难度广度深度相匹配,所以很多孩子跟不上,只能去上各种补习班了。

早自习铃响了,语文英语老师们都去跟自习,张存生见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带着各备课组长,走进了各班教室。

早读的教师都回来了,喝水吃东西闲聊。张存生拿出一套高考题做了起来,今早三四节课,他得熟悉熟悉讲课内容。

第三节课下了,刚走出教室,手机就响了起来,他看了看号码,校办公室的,就接起来。那边说有事来一趟,张存生边走边想什么事,听说高一的老杨有病请假了,一定是安排他代课吧。

好久没去过行政楼了,楼道里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励志图片,像个满头珠翠的女人。他有点儿遗憾地边走边想,这么雪白的墙,要么不贴,要么就贴点儿有品位的。

教务主任一向黑脸腆肚,官腔十足,开口便问,张老师,早上查作业,你布置的咋有点儿少?

张存生没想到会是这个问题,半天了才说,我觉得足够了啊。语文嘛,念背的东西相对多一些,主要靠平时慢慢积累,作业太多的话学生就抄,没有效率。

那可不行,人家带同头课的老师作业都是一周二十五次,你的只有二十二次,少了三次。

张存生急忙解释,学生从早上六点半进教室,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半,都在上课,都在做作业,就没个喘息的机会,成绩也不见提升,我觉得就是作业太多来不及消化的原因。

那不是你考虑的,你的任务就是要和其他人保持一致。作业少三次,一定要补上,不然的话,考核时就吃亏了。教务主任话虽说得软,但分量还是很重。

张存生想了一下,说,语文我觉得还是要多看多读,至于作业,特别有必要的做一做,重复性的就算了吧。再说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嘛。

那不行。量化考核时作业就是一大块,相应的打分也高,当然这一块扣分也严重,你就要评职称了,可不敢在作业批改上出了问题啊。

张存生转身走了出来,自己怎么忘记了考核这个主要环节呢?


……
展开
目录

一封写给黑板的信/1

体罚记/5

讲课记/18

蕾丝记/26

作业记/39

说话记/66

留守记/79

学习记/91

管教记/106

赔偿记/117

择校记/132

哺乳记/148

差生记/159

驻村记/169

化妆记/176

手机记/196

扶贫记/211

上访记/231

改行记/247

打分记/274

红裙记/287

黑板记/298

怀孕记/316

听课记/332

监控记/346

尾声:电子邮件永远不会有眼泪的痕迹/387

后记:总是无言最感人/38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