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我撕裂式地检视了作为亚洲人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时的内心的复杂、耻辱和小胜利。作者从个人的成长和生活经历出发,揭露了美国种族歧视的种种形式和问题,真实呈现了亚洲人在美国的生存困境。从最初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时身为亚洲人的自卑感,获得美国社会认可后的胜利感,以及最后真正找到属于亚洲人自我认同感的经历让这本书真实且充满了说服力。作者的足迹遍布世界,从美国到中国,日本、菲律宾,他用双眼看清世界,也感受真实的自我。
我曾以为,像我这样的人是赢不了其他人的。像我这样的亚洲人后裔,永远敌不过西方人。那些白皮肤的神灵,快步行进在历史长路上,一路征服。亚洲人弱小,易被征服。他们十战九输。他们让自己的祖国被征服、占领,让自己的女人被欺辱、蹂躏。亚洲男人别无选择,他们在西方人面前吓得腿软。
他们带着这种软弱漂洋过海,到了新的定居地。在我长大的地方——美国,亚洲男人是最低等的男性,在政治、商务和运动场上,他们总是被无视。而在电视和电影里,他们的境遇比被无视还惨:难堪。我们很难堪。电影里的亚洲男人通常都很没用,需要逃跑场景的时候,亚洲人就派上用场了,这正是他们擅长的。当然,他们肯定当不了男主角,因为他们是亚洲人,既不高大也不性感。他们甚至和性感沾不上边:他们毛发少,缺乏激情,还傻里傻气的。他们是小奴才,是仆人。
这一丝丝、一缕缕,造就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这样的观念,因为无法与他人言说,所以影响力更大。不过,它也无须言说。然而,长久以来,我并没有把它当作一种错误观念,而是亲身体验了一系列怀疑如何被日常生活所证实。我怨不得任何人,因我所了解到的看起来都无所依存。在学校,有太多东西学不到。亚洲人几乎不会出现在历史课上,即便出现,要么是受害者(菲律宾人、朝鲜人、越南人),要么是注定会失败的、狡猾的敌人(中国人、菲律宾人、日本人),要么是虽勉强取胜却损失惨重的敌人(朝鲜人、越南人)。亚洲就像一个舞台,精力充沛的西方人在这个舞台上表演自己的戏剧和幻想,而亚洲人只是“闲杂人等”。我高中毕业时甚至叫不出一个东亚伟人的名字。
诚然,我的学习成绩很不稳定,有些学年成绩很差,这可能和我们家的流浪生活有关。但我每到一处所遇到的人中,教育程度比我高的,对东亚的了解却还不如我。我随处都能见到亚洲人从事家务劳动、体力劳动和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他们戴着头罩在餐馆里洗碗、端盘子、倒垃圾。摘苹果的是他们,挖沟的是他们。他们像蚂蚁一样在黑屋里、地窖里挥洒血汗,在屠宰场把动物开膛破肚,披着雨衣刮肠子。他们在酒店和医院里换洗床单,他们扫大街、耙树叶,让别人去干更重要的事。我在各个国家旅游时遇到的亚洲人大多是园丁、裁缝、洗衣工或门卫。他们都干着脏活累活,而且总是恭顺地埋着头,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说着“先生”。
这个关于亚洲男人的误解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年少时听到《蝴蝶君》4里的宋丽伶唱“我是东方人。正因为我是东方人,所以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彻底的男人”时,我只能羞愧地闭上眼。
然而,我也知道那不是真的。我打内心深处知道那个观念是错的,这种意识就像藏在表层下的一个血细胞。多少次悄然独处时,我感觉自己内心有一种坚韧,而且我在父亲和兄弟们的身上看到了同样的东西。它发着微光,指引着我。回顾往昔,我发现自己需要更多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以供养我秘密的希望。
第一章
杀死麦哲伦
1
第二章
巨人之地
23
第三章
东方人
45
第四章
寻找亚洲辣妹
67
第五章
继续女孩们的故事
85第六章
亚洲男孩
99
第七章
大屏幕上的小男人
117
第八章
它的颜色决定了它的尺寸
137
第九章
长高
151
第十章
文武
165
第十一章
黄色龙卷风
181
第十二章
“男人应该做什么”
201第十三章
“我们中的一个,不是我们中一个”
213
第十四章
高大的小斗士
227
作者的说明
247
致 谢
249
部分参考文献
251
《何以为我》是一本观点新鲜又非常诚实的书。”—纽约时报
《何以为我》的内容令人信服,也让人大开眼界,感触深刻。 - 书单
“普利策奖获奖记者亚历克斯·提臧将历史、回忆录和社会分析结合在一起,在主题、背景和凝视之间流畅的叙述,使本书节奏流畅,引人入胜。”—出版人周刊
一部分是坦率的回忆录,一部分是精辟的文化研究,《何以为我》解决并揭露了对亚洲男人的刻板印象。阿列克斯·提臧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勇气写作,这是一本既具有启发性,又具有解放性的书。"
——彼得·何·戴维斯,《财富》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