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很多企业都选用与自身品牌相适应的明星来代言,这种“名人效应”从某一方面来讲就是一种借势行为。如早年的可乐饮料市场中可口可乐独霸天下时,百事可乐很难有市场进展,于是它们花巨资请当时最红的天皇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做代言人,在迈克尔,杰克逊强有力的号召下,百事可乐迅速打开了可乐市场,也第一次取得和可口可乐平起平坐的机会。现在,这种借势行为成为很多新产品、新品牌进入市场的“杀手锏”。
在经济活动中,善于借势从而获得发展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世界船王丹尼尔,洛维格购买第一艘货轮时,因为没有东西可抵押而被银行拒绝。情急之下,他找到一家信誉好的石油公司,设法跟这家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将自己准备购买的货轮租借给石油公司,租借费用来偿还银行的贷款本息。银行看好这家石油公司,就把钱贷给了洛维格。于是洛维格有了第一艘货轮。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买下了第二艘、第三艘、第四艘……最终成为美国实业界的巨头。洛维格的发家奥秘,其实就是靠借势才得以成功。
有些人做生意,两耳不闻窗外事,往往生意失败而不知其因。精明的商人经常研究形势变化,分析政府决策动向,然后决定自己的经营目标,决策超前一步,利润颇丰。“只拉车,不看路”被视为蛮干,路子不对,干得越多,结果可能越糟。做人做事都是这样,不注意分析身边的有利形势,机会就有可能给你带来风险。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勤奋就够了,我们要找到最有助于我们成功的力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可能事半功倍,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太多的时候,我们太过于不会寻找自己可以借助的力量,仅仅是一个人在那里孤军奋战,而我们的成就也就只有那么多了。
人们经常说,没有好的机会,其实机会又何尝不是一个人可以借助的力量呢?敢于借别人的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胆识,一种智慧。竞争中各种参与者各展身手,如果能够成功借势,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天下最有利的,莫过于势,善于借势,不仅会助困顿者从逆境中走出,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财力物力做成一件事情,为成功者锦上添花。借势未必是损人利己,恰当的、周密的借势,通常会带来双赢乃至多赢。借势的对象很多,可以是宏观环境的变化,可以是强大的对手,也可以是一向友好的伙伴。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善于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相传,大荚图书馆老馆年久失修,新馆建成后,要把老馆的书搬到新馆去。这本来是一个搬家公司的活儿,没什么好策划的,把书装上车,拉走,摆放到新馆即可。问题是按预算需要350万英镑,图书馆没有这么多钱。眼看着雨季就到了,不马上搬,这损失就大了。怎么办?馆长想了很多方案,但一筹莫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