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供应链金融(第3版)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288895
  • 作      者:
    宋华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

经典作品全新修订

 

【经济日报】本书是近年来中国物流供应链领域最重要的理论创新之一。

【万联网】本书的出版是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大事件。本书不可不读。

 

冯氏集团主席  冯国经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  余永定                     联袂推荐

著名流通经济学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  丁俊发    


展开
作者简介

宋华,男,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库专家,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等,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供应链金融越来越成为产业和金融发展的重要领域。该书作者对生产制造、流通分销、物流、商业银行等领域目前的供应链金融发展状况做了广泛的调研,深入分析了供应链金融所应厚植的产业基础。
  《供应链金融(第3版)》在讲述供应链金融时,对理论进行了精炼总结,并紧密结合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真实情况,呈现了精彩的案例分析,无论是对于金融部门的决策者,还是对于商贸企业、银行、互联网企业等产业链条上的参与者,以及相关研究者,都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该书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被《经济日报》誉为近年来“中国物流供应链领域重要的理论创新之一”。
展开
精彩书评

冯国经 冯氏集团主席,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

宋华教授多年来深入研究供应链管理,著作甚丰,对供应链金融尤有心得,深信此书能为此开创性题目提供重要的参考。

 

余永定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

宋华教授基于广泛的实践调研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全面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实质、产业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基本规律以及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对如何推动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如何真正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他的这本《供应链金融》是一本集专业性、可读性、思想性和实践意义于一体的好书。

 

丁俊发 著名流通经济学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

如何用金融推动产业供应链发展,真正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同时通过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实现金融的价值倍增,而不是一味追求虚幻式的金融创新?宋华教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实践洞察、活跃的思想思维,为我们全面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本质和规律。他所著的这本《供应链金融》值得推荐。


展开
精彩书摘

前言



近些年来,伴随着供应链的智慧化,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对供应链运营的变革推动,供应链金融活动开始呈现出与信息通信技术高度融合的趋势,并且使得基于供应链运营的金融活动变得日益高效、智慧。供应链金融智慧化与供应链智慧化是相同的,都是因为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使得业务的再造变得更高效。具有工具性、相互关联、智能化、自动化、整合性和创新性的融合性信息通信技术,诸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同时推动了供应链运营和金融运营的变革,借助于综合性的信息、信息技术、流程自动化、分析技术以及活动的整合创新,两个领域高度融合,产生了供应链以及金融活动的决策智能化、主体生态化、活动服务化以及管理可视化,有效减少了产业活动以及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实现了由金融推动的供应链生态化发展,同时,借助于供应链运营,实现了金融生态的拓展和增值过程。
现代供应链金融的一个特质是融合性信息通信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全面运用,亦即各种功能迥异但相互关联的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成一个体系,为供应链金融活动全面赋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供应链金融主要依托产业供应链运营,是一种集物流运作、商业运作和金融管理为一体的管理行为和过程,它将贸易中的买卖双方、第三方物流以及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用供应链物流盘活资金,同时用资金拉动供应链物流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过程,产生了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供应链金融运作,这种不同类型或阶段的供应链金融运作可以从供应链金融的结构特征、流程特征和信息特征加以区分。
首先,在结构特征上,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业务,换言之,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提供和管理都由商业银行或传统的金融机构负责,它们立足于核心企业的产业供应链及信用,提供相应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诸如应收应付类业务(如保理、反向保理、反向采购、票据池融资等)、存货类业务(如仓单质押、存货融资等)、预付类业务(如保兑仓等)。在这一状态下,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并不直接参与到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它们充其量是供应链运营的间接参与者,即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资金、管理资金风险。而到了产业核心企业推动的供应链金融阶段(俗称供应链金融2?0),供应链金融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推动者是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它们基于自身的供应链体系,结合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为自己的上游或下游提供资金融通服务(注意,不是直接提供资金,而是提供媒介信息服务,为金融机构有效控制风险和提供资金发挥桥梁和管理作用)。然而随着产业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的逐步发展,这种类型的供应链金融又显现出了相应的局限性。第一,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这是因为只有自身具有较强的资源和管理能力,在自身供应链体系相对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够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而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尚未建成,此时由其去推动供应链金融会力不从心。第二,第二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往往只能服务于核心企业的一级供应商或一级客户,无法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在多级供应链中的穿透,即为供应商的N级供应商或客户的N级客户服务。也正是因为如此,供应链金融发展到了第三阶段,即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阶段(也称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或供应链金融3?0)。这一阶段所形成的结构不再是“链条”式的供应链,而是平台,尤其是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的虚拟产业集群,即产业生态与生态之间的协同与合作。这种合作结构既包括了上下游不同环节的垂直合作,也包括了同一环节之间的横向合作,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斜向合作。因此,供应链结构一方面趋向于松耦合,但是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的组织者又处于较高的中心度,整个供应链结构呈现高度组织化的网状结构。这种网络平台生态化的供应链金融带来了管理上的巨大挑战:一方面,参与主体非常广泛,不仅涉及企业的直接上下游、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也涉及其他直接或间接参与者;另一方面,各个主体之间的活动也千差万别,涉及各种经营活动和金融行为,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通信技术的赋能和支撑,这种网络平台生态化的供应链金融难以为继。
其次,从供应链金融流程特征看,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主导的供应链金融主要关注的是资金流,即借贷资金是否用于真实的贷款意图、借方能否安全归还本金和利息,至于供应链中的交易过程和物流过程,金融机构由于不直接参与到供应链活动中,因此,它们并不能真正把握交易和物流的细节,这也就是为什么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征信的基础主要是财务报表和抵质押的资产。而在供应链金融2?0阶段,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者主要是通过对交易流和物流的把握来带动资金流,也就是在介入和管理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以及物流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业务的特点和融资方在供应链运营中的地位与角色提供相应的资金融通服务。进入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阶段,由于网络的复杂性以及参与方的广泛性,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者无法直接介入所有的交易环节和物流运作。因此,要减少网络平台生态化的供应链金融存在的巨大风险,就需要在供应链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采购与供应商关系管理、服务与分销管理以及财务资金管理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必然需要借助于综合性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以便全方位地把握整个供应链网络中的状况,否则,任何环节、任何管理活动的缺失,都可能给金融活动带来巨大的风险。
最后,在信息特征方面,不同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在商业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阶段,为了克服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主要关注的是财务信息和企业信用,而克服事中、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通过抵押担保以及贷后风险控制。与之相反,在核心企业推动的供应链金融阶段,对事前信息不对称的管理主要凭借的是交易信息和融资方的交易信用,并且通过让融资方嵌入供应链运营过程,以及在控制其行为的基础上减少事中、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但是,进入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阶段,事前、事中、事后信息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变化,事前信息就不仅仅是直接的交易信息和交易信用,因为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者并不直接参与所有的供应链运营活动,因此,要想全面地了解融资方的状况,就需要借助于各类信息通信技术获取更为客观和广泛的信息,以刻画融资方及其利益相关者真实的交易信用和信息。同样,在事中和事后管理中,也需要获取和把握各参与方的行为数据、业务数据以及相应的资产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得、整合、分析和决策也都需要综合性的信息通信技术的保障,只有通过这些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撑,才能增强供应链金融的说服效应(即因为信息介入性的增强,使得资金借贷的意愿提升)和信息效应(即因为信息获得性的增强,加速了企业之间的学习过程,并帮助贷方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增大资金借贷的可能性。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和理解,第三版做出了较大修订。在撰写本书第一版的时候(2014-2015年),中国供应链金融的运营模式正发生从商业银行主导向核心企业推动的转型与变革,因此,当时第一版反映了产业各个领域核心企业如何与金融机构协同,从而开展供应链金融活动,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运营资金问题。第一版出版后得到广大读者的鼓励和支持,出版一年内连续印刷了多次,并且获得第十四届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面对这些鼓励和肯定,我一直诚惶诚恐,但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只有及时对中国的实践创新进行理论梳理和反映,才能不愧对广大读者的厚爱。此后(2017年)考虑到物流领域供应链金融制度环境的改变,我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第二版。自2017年以来,如前所述,供应链金融无论在运营模式上,还是在风险管理要素上,都发生了重大突破和革新。此外,对供应链金融的重视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尽管此后为了及时全面反映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又连续出版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主要介绍平台化导向的供应链金融)以及《智慧供应链金融》(主要介绍科技驱动的供应链金融),但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我沟通《供应链金融》的第二次修订时,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全面阐述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以及全球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态势。因此,第三版在凝练此前版本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三章内容,包括第7章“平台化的供应链金融”、第8章“数字化赋能的供应链金融”,以及第9章“全球供应链金融发展态势与模式”。希望这一修订能够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把握供应链金融变革发展的脉络,以及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展开
目录

第1章  现代供应链金融:发展背景与内涵
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
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与特点
供应链金融的功能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
本书的结构与内容安排

第2章  供应链金融再辨析:对各类产融形态的认识
物流金融、贸易金融与供应链金融
套利套汇金融及其运作
套利套汇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区别

第3章  供应链金融交易形态与单元
应收账款融资
库存融资
预付款融资
战略关系融资

第4章  核心企业推动的供应链金融
生产制造领域核心企业推动的供应链金融
流通分销领域核心企业推动的供应链金融

第5章  综合物流服务商推动的供应链金融
物流金融的实质与基本形态
物流金融的制度创新与实践
物流领域供应链金融类型化
区域变革发展型物流金融模式
广域变革发展型物流金融模式
知识网络拓展型物流金融模式

第6章  商业银行推动的供应链金融
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与贸易融资
商业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现状
商业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创新类型
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

第7章  平台化的供应链金融
平台化供应链金融的实现框架
基于融合服务和客户归属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基于价值回路和大数据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基于产业生态和产融迭代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第8章  数字化赋能的供应链金融
数字化平台与供应链金融赋能
供应链运营及金融活动中的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平台赋能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第9章  全球供应链金融发展态势与模式
供应链金融在全球的发展状况
全球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形态
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10章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
供应链金融风险因素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趋势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