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技术基础主义研究/厦门大学科技哲学与科技思想史文库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1580141
  • 作      者:
    作者:葛玉海//曹志平|责编:文慧云|总主编:曹志平//陈喜乐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技术基础主义研究的困难是,由于它讨论的是关于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和技术哲学家都会有关于人与技术、技术进步、技术异化、技术的作用等方面的论述。超过以往的局部讨论,提出“技术基础主义”的概念并将它放在广泛的哲学背景中来讨论,是该书的一个基本特征。我们首先力图明确技术基础主义的概念,揭示技术基础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与之相关的哲学理论,阐述技术基础主义的基本观点或主张,探究其背后的存在论、价值论和认识论根据,分析其前景。第一章是技术基础主义的概念和哲学底蕴,讨论什么样的哲学理论或者哲学派别可以称作技术基础主义。第二章讨论了技术基础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即现代技术和古代技术的区分,阐述了马克思、杜威、海德格尔、埃吕尔等人在这方面的论述。第三章阐述了技术基础主义的第二个基本观点,即技术价值一元论,讨论了马克思、杜威的技术进步观,勃特勒、巴萨拉、斯蒂格勒、道希和齐曼等人的技术进化论,以及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雅斯贝斯的技术异化论和海德格尔的技术异化论等。第四章阐述了技术基础主义的第三个基本观点,即技术本质主义。我们认为,由于技术的特殊性,技术工具论和技术实体论一样都属于技术本质主义,马克思、杜威、海德格尔、埃吕尔等人对技术本质的论述构成了当代技术本质主义的基础。第五章阐述了技术基础主义的存在论、价值论和认识论的根据。在存在论上,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技术是存在者的出场方式、技术是社会建构的物质基础、技术构造了人类生存的空间等论断,都支撑着技术基础主义;技术满足了人类对真理、理性主义的进步、效益和美的追求,构成了技术基础主义在价值论上的支撑;而对克服技术不确定性的有效性则构成了技术基础主义的认识论根据。第六章阐述了技术基础主义受到的批判,如芒福德、维纳、巴萨拉等人对技术进步的批判等。第七章阐述了我们对技术基础主义前景的认识,技术基础主义是从理解技术进步的视角寻求确定性的新阶段,向“不确定性”敞开,显露出了技术基础主义的前景。
展开
精彩书摘
  技术基础主义的存在论根据,是从存在论上对技术基础主义的存在缘由和存在意义的追问。技术基础主义的存在论根据,与技术的存在论根据有区别,但联系非常紧密。追问技术基础主义的存在论根据,着眼点是技术对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表现为技术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技术是存在者的出场方式,技术是社会建构的物质基础,以及技术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构造者等方面。
  一、技术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在使用“劳动”这把钥匙解开人类社会的“历史之谜”之时,也表明了技术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
  1.技术表明了人的社会性,它使人获得以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
  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生产”“物质生产”“实践”等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一种广义的技术。正是运用工具和技能的劳动,即技术生存,使自然性的人,成为社会性的人。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技术体现着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恩格斯认为,人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能够从事生产,而动物最多只是搜集,即:“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①人通过技术让自然为自己服务、支配自然界,这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有的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社会属性。马克思也比较了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之间的本质区别。马克思说:“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①在这里,马克思很明确地指出了对象性活动、脱离具体物质的技术和抽象的规律对于人类生产的决定性意义,因为动物的“片面的”生产也运用技巧和尺度,但动物的这种技巧和尺度是物种与生俱来的,不能脱离具体物质和生物需要而存在;动物用技巧适应自然界,而人却用技术,并以对象性的技术活动改造自然界、支配自然界。
  其次,人类通过技术表明自己是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②作为“人的能动的类生活”的生产劳动,在将自然界改造成人类自己的作品和与精神相对应的物质现实的过程中,证明了技术是人类劳动的本质,人通过技术展示和延续自己的本质力量,也在他用技术所创造的对象性世界中直观自身。在现代社会,技术作为人的类生活,使人成为社会性存在的条件和本质力量的意义更为明确了。一个人只有成为“被技术”的人,才有条件、资格和力量被看作是“社会人”,否则,不仅他的生存和生活无法维系,就是要认识世界、理解他人和社会,都会没有立足点。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技术基础主义的概念
第一节 基础主义与技术基础主义
一、基础主义的界定
二、对基础主义的批判
三、技术基础主义
第二节 技术基础主义的历史条件与标准
一、技术基础主义的历史条件
二、技术基础主义的标准
第三节 技术基础主义的哲学底蕴
一、技术基础主义是一种理性主义
二、科学主义是技术基础主义的前提
三、技术基础主义是社会技术化时代历史唯物主义技术观的一个核心观点
四、技术基础主义深化了社会历史观的论题

第二章 技术基础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的区分
第一节 马克思在客体上对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的区分
第二节 杜威在观念上对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的区分
第三节 海德格尔对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在认识论一存在论上的区分
第四节 埃吕尔对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在现象学上的区分

第三章 技术基础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二:技术价值一元论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论
第二节 马克思的技术进步观与技术决定论问题
一、马克思的技术进步观
二、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问题
第三节 杜威与奥格本:社会因技术而进步
一、杜威的技术进步观
二、奥格本对社会历史的技术解释
第四节 当代技术进化论
一、技术进化论
二、技术的社会塑造论
第五节 技术异化论
一、技术异化
二、工具论的技术异化论
三、技术异化论的本体论

第四章 技术基础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三:技术本质主义
第一节 技术本质主义的概念
第二节 工具论意义上的技术本质观
一、马克思的技术本质观
二、杜威的技术本质观
第三节 实体论意义上的技术本质观
一、海德格尔的技术本质观
二、埃吕尔的技术本质观

第五章 技术基础主义的根据
第一节 技术基础主义的存在论根据
一、技术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
二、技术是存在者的出场方式
三、技术是社会建构的物质基础
四、技术构造了人类生存的空间
第二节 技术基础主义的价值论根据
一、技术满足了人类对真理的追求
二、技术满足了理性主义对进步的追求
三、技术满足了人类对效益的追求
四、技术满足了人类对美的追求
第三节 技术基础主义的认识论根据
一、技术的不确定性
二、技术的不确定性与技术基础主义

第六章 技术基础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芒福德:预设的进步
第二节 维纳:进步是一种“无力的信念”
第三节 巴萨拉:技术进化的多样性
第四节 沃林:消极的技术实体主义

第七章 技术基础主义的前景
第一节 作为哲学理解技术的新视角
一、技术基础主义为人们理解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二、技术基础主义为人们谋划未来提供了哲学的反
第二节 关于控制技术的问题
第三节 向不确定性敞开
一、不确定性的意义
二、“假象”不假
第四节 “技术的隐匿”
一、技术史与“技术的隐匿”
二、“技术隐匿”的实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