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冷知识》:
没有卫生纸的世界里的蹲坑必备良品
从古至今,吃喝拉撒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俗话说:“人有三急,如厕第一。”饿了渴了还能忍上半天,可要是内急了,不管你是衔金含玉的天潢贵胄,还是清静无为的得道圣人,都要屈服于排泄的本能一上厕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桩有伤风雅却无从回避之事。
要上厕所分几步?找厕所,蹲坑,擦屁屁。看似简单的三步,却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变,才发展成为今时今日便捷的样子。
我们不妨来玩一场模拟经营游戏。
系统“哔哔”一响:玩家需要建造一间厕所。
虽然这个新手任务有些怪怪的,但是入乡随俗嘛,还得照办。打开装备包一看,嗯……只有一把铁锹。
那咱只能吭哧吭哧埋头挖个坑了。
哎,成了,这个坑就是我们先人关于厕所的最初构想。
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公用厕所,叫做官厕,因为建在路边,又名“路厕”。最早的厕所出现在5000年前的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位于房舍外面的土坑,虽然极其简陋,但足以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已开始重视如厕问题了。
不过要在人来人往的路边嘘嘘嗯嗯,周围也没个遮挡,想想就浑身别扭啊……拒绝,实力拒绝!
系统嫌弃地“哔”了一声:看在任务完成得不错的份上,给你点砖石当奖励啦。
很好,我们现在有建材了,可以盖个屏障把坑围起来,不仅可以挽救屁屁于风吹日晒之中,还能避免惨遭路人侧目。
至于厕所围墙怎么盖、盖多高,古人也有规制要求。
《墨子·旗帜》记载:“为民圂,垣高十二尺以上。”困就是厕所,垣即指围墙,也就是说建造民用厕所,墙壁应在2.7米左右(现代住宅楼房的室内净高大约也在2.7至2.8米之间)。蹲在坑上瞅瞅四面高耸的墙壁,顿时感觉踏实、轻畅、舒坦!连嗯嗯都变得享受起来了呢。
才不是嘞!
在古代上厕所,简直就是用生命在嘘嘘嗯嗯。
我们都看过类似的新闻报道:有人在卫生间不小心滑了一跤,把脚卡在了便池坑口里,拔不出来只好求助于消防官兵,在腰斧、撬棍、润滑油齐上阵忙活了大半天后终于得救,厕所也被拆得七零八落。庆幸身处现代吧,如果在古代如厕时失足摔倒,整个人跌进厕坑里溺毙的惨剧都时有发生。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晋景公姬獳,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6月6日中午,姬孺正准备品尝新麦,突然觉得肚子发胀,便去厕所方便,结果不慎跌进粪坑而死。身为君王都能死于厕所里,可见先秦时宫厕的寒酸——很可能就是深坑上搁两块踏脚板,而便坑之大足以淹死一位成年人。
上个厕所还有人身危险,太不划算了,就不能别挖那么深的坑吗,要不咱干脆别蹲着了?嗳,又让您说着了,古人也是这么想的:到秦汉时,权贵阶层已经开始坐着嗯嗯了。
在河南商丘芒砀山梁孝王刘武墓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石质坐便冥器,这个建造于2000多年前的坐便器不仅有靠背和石质扶手,在其正后方的墙上,还凿出了一条冲厕的水管,被认为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冲式厕所。
小命是保住了,可问题又来了,这固定的坐便器没法移动,要是皇亲国戚上朝办公或聊天磕牙时忽然内急,岂不是要抱着肚子狂奔八百里找厕所?
一生狂放不羁的汉高祖刘邦表示:寡人说嘘嘘就要嘘嘘,那谁,你的帽子不错,取下来让我当尿盆。在刘邦当众往儒帽里小解之后,后世的皇帝们许是受此启发,纷纷开始使用便壶、便器随时随地解决问题。
这就是马桶的初级形态,不过那时它有另外一个酷炫霸气的名字——虎子。相传西汉时“飞将军”李广射杀猛虎后,觉得百兽之王也不过如此,为了表示轻蔑,就让人铸造了虎形的铜质溺具,供皇帝小便时使用,于是,尿壶便被称为“虎子”。后来,唐朝皇帝因其先人有个叫“李虎”的,便改叫为“兽子”或“马子”,再往后就俗称为“马桶”或“尿盆”了。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宫廷还有用美玉制成的虎子,觉得有点奢侈?相信我,在魏晋权贵面前这点小排场都不够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