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概念来描述它都不为过:“巨变”、“剧变”、“激变”、“大转折”、“深刻转型”。英国政治经济学家波兰尼曾有一本影响颇大的著作,书名为The Great Transformation,中文版有不同译法,《大转型》、《巨变》等。这本书分析了自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在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深刻变迁。我们认为,用“The Great Transformation”来描述改革开放以降的中国社会变迁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实践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社会转型”,其变迁的程度和范围是空前的,其影响波及社会文化的所有领域。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1[1]
本课题的主旨是研究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既是这一转型的产物,也是这一转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所以,探究社会转型期的视觉文化,就必须聚焦于社会变迁与视觉文化演变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导论中,我们首先需要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加以描述,界定社会变迁与视觉文化这两个概念的意涵,解析两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接着,对视觉文化的若干核心概念加以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转型期视觉文化须考量的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节 文化视角中的社会变迁
一、社会转型与主体性建构
在文化学上,关于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类型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一种对文化变迁三类不同量级的区分值得关注,按其影响大小分为三个量级。第一种是以十年来计,各种时尚风潮属于此类,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即如是;第二种是以一个世纪的百年为单元,在西方这种说法尤其普遍。比如瓦萨里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史的考察,引入了诞生、发展、高峰和衰落的进化论视角,把文艺复兴三百年区分为14、15、16世纪三个单元,形成了以世纪百年为单元的发展、高峰和衰落的历史构架。[2]除了这两种以时间段落来界定和描述的方法之外,另一种不能用时间范畴规定的变迁是所谓“激变”,它是一种更为激进的,甚至颠覆性的变革。比如西方的现代主义运动即如是,以至于有人认为它是西方文化史上一次深刻的“灾变”。[3]如果引入此一视角来衡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当属一个伟大的“激变”。
关于社会变迁,历来有林林总总的不同定义,国内外学界对此已有很多的争议和讨论。本课题研究倾向于采用社会学的视角来讨论,即社会变迁特指一个社会随时间推移在社会结构、组织和行为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比如以下两种定义:
社会变迁是指个人、群体、组织、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Ritzer et al., 1987)
社会变迁是指行为模式、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Farley, 1990)[4]
这两个定义看起来大同小异,都是强调外在的社会结构、组织和行为层面的变化,这的确是社会变迁最直观的方面。第一个定义指出了从个体到社会一系列逐步扩大的范畴之间关系的变化;第二个定义则点出了从人们的行为模式到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复杂关联。个体行为通过群体效应最终作用于组织、文化和社会,导致了行为模式与社会关系、制度和结构关系的深刻变化。但是,仅有社会学的视角是不够的,还必须辅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因为社会变迁并不只限于外在的社会关系或制度层面,还有更隐秘甚至难以观察的主体经验的层面,尤其是社会变迁的客观事实对身处其中主体的心理、精神或心态等主观层面的影响,对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公民的主体性的建构。本课题的研究基于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社会变迁一方面导致了外在的社会层面的巨大转变,同时也改变了身处其中的社会行动者的内在心态、心理和精神。因此,对变化及其影响的考察显然不能局限于一些客观的事实分析,更要考量社会行动者对这些变化的社会事实的主观体验。更重要的是,变化了的客观事实导致了变化了的主体经验,反过来,变化了的主体经验又推动或深化了客观事实的进一步嬗变。我们认为,社会变迁其实是一个社会的客观层面与主体的精神层面之间复杂的互动过程。从变迁的动因上看,任何社会变迁首先取决于社会物质实践,但物质实践的变革往往又有赖于主体的观念变革,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这一点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中体现得非常显著。[5]
由此来看,从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双重视角来审视社会变迁,有必要采用语境化的方法,进入中国当代社会复杂的长时段,还原特定语境与其主体性建构的复杂关系,进而揭示出社会变迁所带来的主客观层面的互动性变化。据此,本课题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的社会变迁来审视视觉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通过视觉文化的演变来审视社会的变迁;另一方面,本课题的研究始终聚焦于身处这一伟大转型潮流中的社会实践主体,考察视觉文化如何推动人们积极参与和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由此建构出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现代公民的主体性。基于这样一种方法论的预设,我们有理由认为,社会变迁不但是一个被社会实践主体所外化了的物质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被他们经验到并自觉加以建构的主体性建构过程。
至此,涉及本课题的一个关键性设计,就是社会变迁有赖于主体的观念、行为和社会实践,而社会变迁又反过来塑造甚至改变了实践主体的观念和行为。进一步,社会变迁不仅包含了人的行为、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等可观测的客观层面的变化,更有潜在的、隐而不显的实践主体的主观层面的重构。一言以蔽之,社会变迁在重构社会的同时,必然也重构了其主体性,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恰似一枚硬币之两面。我们认为,这种关系性的考察对本课题来说极为重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重心并不在于社会变迁的事实本身,而是聚焦于社会变迁与视觉文化的交互关系,解析这一交互关系中视觉文化如何建构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实践者的主体性。
视觉文化是改革开放以降中国社会变迁中最显著的文化发展趋向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所导致的伟大社会变迁,就不可能有中国当代视觉文化。当然,在这几十年间,视觉文化本身也有一个渐趋凸显的发展轨迹。改革开放之初,视觉文化尚未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主导形态;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媒体文化和视觉技术的进步,当中国社会越来越显现出消费社会及其文化的特征时,视觉文化便由隐到显,由边缘到中心,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形态。所以,我们把视觉文化视为中国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形象表征的方式的创新,参与了中国当代社会的伟大实践,有力地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社会转型;同时,视觉文化又建构了参与转型的实践者的主体视觉经验及其社会认知,从而塑造了当代公民的主体性。正是在社会变迁与视觉文化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本课题将集中研讨视觉文化与社会实践主体的视觉建构关系,这种建构关系具体体现在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上,即社会的视觉建构和视觉的社会建构。
由周宪教授带领的这支由优秀青年学者组成的视觉文化研究团队,从中国本土的视觉经验出发,从各个层面深入梳理了中国本土的视觉性特征,探究了中国视觉文化在社会转型期的种种问题。……本书提炼出了具有中国问题意识的,具有高度实践价值的视觉文化研究理论,在我国学界有开先河之功,可谓是视觉理论落地性研究的一次重要探索。
——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在国内关于视觉文化的研究中,本书是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层层推进的系统性厚重著作,一方面显示了宽阔的国际视野,一方面凝聚了强烈的中国意识。……在国际相关学术话语中,这将是我们自己发出的可贵的中国声音。
——陆扬(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