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
1.1 企业
1.1.1 企业的内涵
1.1.2 企业管理
1.2 职业教育
1.2.1 职业教育的内涵
1.2.2 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关系
1.3 校企合作
1.4 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
1.4.1 校企合作理论基础
1.4.2 校企合作的困难及原因
1.5 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1.5.1 技术技能人才调研范围
1.5.2 技术技能人才特征分析
1.5.3 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1.5.4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分析
第2章 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
2.1 校企合作的基本内容
2.1.1 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2.1.2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2.1.3 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则
2.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问题
2.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2.3 校企育人做到“六化”
2.2.4 人才培养做到“五个”对接
2.2.5 校企一体,产教融合,校企共同育人
2.3 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2.3.1 专业建设的内涵
2.3.2 职业院校专业布局的要求
2.3.3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2.3.4 专业标准建设
2.3.5 课程标准建设
2.3.6 校企一体化课程建设
2.3.7 职业院校学生专业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
2.4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
2.4.1 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2.4.2 实训基地的基本模式
2.4.3 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2.4.4 实训基地的管理
2.4.5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第3章 创新开展现代学徒制
3.1 现代学徒制概述
3.1.1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3.1.2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
3.1.3 我国学徒制发展的主要阶段
3.1.4 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3.2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3.2.1 课程体系的内涵
3.2.2 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3.3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3.3.1 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基本原则
3.3.2 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选择
3.3.3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求
3.3.4 现代学徒制课程的实施
3.4 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
3.4.1 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的内容
3.4.2 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3.4.3 建立相关配套的政策和机制
3.4.4 模拟工厂教学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
3.4.5 案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第4章 创新开展混合所有制
4.1 混合所有制概述
4.1.1 政策导向
4.1.2 混合所有制的内涵
4.1.3 我国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4.2 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4.2.1 所有制产权难以融合
4.2.2 校企双方的服务和价值取向不同
4.2.3 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
4.3 开展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
4.3.1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的形式
4.3.2 职业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的要求
4.3.3 开展混合所有制的主要任务
4.3.4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
4.3.5 案例——混合所有制下的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运营
模式探索
第5章 “1+x”证书制度试点探索
5.1 “1+X”证书的内涵及特征
5.1.1 “1+x”证书的内涵
5.1.2 “1+X”证书的性质、功能与特征
5.2 开展“1+X”证书试点责任与分工
5.2.1 开展“1+x”证书制度的主要要求
5.2.2 开展“1+x”证书制度的意义
5.2.3 各部门的职责
5.3 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及保障
5.3.1 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重点工作
5.3.2 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保障措施
5.3.3 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衔接
5.4 “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5.4.1 培养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5.4.2 构建“1”和“x”课证融通体系
5.4.3 构建校企融通教学管理体系
第6章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
6.1 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6.1.1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思想品德
6.1.2 实践能力较弱成为教师发展的短板
6.1.3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需要转变观念
6.2 立德树人是教师发展之本
6.2.1 师德是教师立足之根
6.2.2 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
6.2.3 “传、帮、带”是培养年轻教师师德高尚的有效途径
6.2.4 教师的专业精神——工匠精神
6.3 “双师型”和“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
6.3.1 “双师型”和“一体化”教师的内涵
6.3.2 制约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6.3.3 搭建教师企业实践平台
6.3.4 搞好教师企业实践鉴定
6.4 强化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4.1 教学设计能力
6.4.2 实践教学能力
6.5 教育教学评价方案
6.5.1 生产性实训评价
6.5.2 课堂教学评价
6.5.3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
6.6 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6.6.1 从课堂教学中寻找课题
6.6.2 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寻找课题
6.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