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做优刑事检察之网络犯罪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第十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
0.00     定价 ¥ 14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0224973
  • 出 版 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张军检察长关于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的指示要求,我们将今年论坛的主题确定为“做优刑事检察——网络犯罪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并着重就“刑事检察基础理论与实践”“网络犯罪惩治基础理论与实践”“网络犯罪相关罪名研究”“电子数据相关问题研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与数据安全犯罪问题研究”“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广泛讨论,为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建言献策。
  本届论坛得到高检院及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最高人民检察院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研究指导组办公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共同参与主办论坛。同时,论坛将诚邀有关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代表、司法人员、律师代表等就网络犯罪治理开展深入探讨。
  本届论坛共收到检察系统内外论文700余篇,我们从中择优挑选出105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结集出版,其中,22篇优秀论文拟被《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检察》《中国检察官》《检察论丛》等知名期刊录用刊发。广大法学同仁、政法同行更多关注支持和参与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
展开
精彩书摘
  《做优刑事检察之网络犯罪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第十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
  四、新时代检警关系构建的现实路径
  新时代检警关系构建的现实路径,实则是解决“检警分离”模式下,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审前主导体系,形成检警协同高效完成刑事控诉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刑事控诉法律知识共享和审前主导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加强责任追究机制配置,有助于形成检察机关主导下公安机关独立行使侦查权的检警协作机制,提升刑事控诉效率,这无疑是基于“双赢共赢多赢”理念下,提升检察机关审前主导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建立刑事控诉法律知识管理体系
  简言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其遵循积累、共享和交流三大原则。据著名知识管理平台印象笔记调查显示,信息孤岛、知识流失、碎片化是造成团队效率低迷的主要原因。在构建检警控诉协作关系中,借助知识管理方法,可以更好形成检警控诉一体工作格局,克服因刑事控诉法律信息孤岛而造成审前主导效率低下的痛点。
  1.制定类案侦查取证指引
  检察机关应当根据庭审指控犯罪证据要求,会同公安机关建立常见罪名刑事案件侦查取证指引,以及分类汇编因侦查质量问题导致案件败诉、无罪、轻判的典型案例集。具体而言,就是对某一类犯罪特定控诉需要齐备哪些证据,如何取证才能具备庭审效力,证据的证明力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有效指控犯罪、常见罪名有哪些可能导致庭审不利的证据问题等,都以知识管理的形式收集整理,形成有侦查取证流程,有工作标准、工作依据以及相关指导案例的法律知识共享体系。通过常见罪名刑事案件指控犯罪取证指引,方便公安机关在侦查程序启动之初,根据庭审指控犯罪的标准,按照正确侦查取证方向、采取正确方式方法,避免出现重大错漏,从源头上减少证据质量问题,保障诉讼顺利进行。
  2.制定类案证据移诉标准
  在现行刑事案件受理通用标准基础上,与公安机关进行协商,制定近几年退查率高、常见多发罪名类案的移送标准,实现清单式地审查。类案证据移送标准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明确常见类案移送时通常应当备齐哪些基本案件材料和证据,具备特定情形时应当具备哪些特有的证据,以及证据的合法性需要达到什么要求等。公安机关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前,就能对照证据移送标准进行清单式筛查,提前做好查漏补缺,尽量将一些证据错漏、程序瑕疵等简单易补的问题解决掉,减少程序倒流情形。
  (二)建立审前主导质量控制体系
  以审判为中心的本质是以庭审为中心,实质是以证据为中心。①因此,审前证据质量控制是决定检察机关庭审控诉成败的关键所在。
  1.建立审前证据质量控制体系
  一是配置证据交换质量管理软件。在检察机关统一业务系统中配置证据交换信息化管理模块目,从提请审查逮捕开始,对公安机关移送证据和检察机关提出捕后继续侦查取证建议或退查问题进行清单式管理,并形成相关管理台账和分析报表。如对审查逮捕或审查起诉环节,公安机关提交了哪些证据、存在哪些问题,在统一业务系统上进行清单式填录。对检察机关要求公安机关继续侦查或补查哪些问题,继续侦查或补查的结果如何,哪些问题没有完成以及没有完成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等,也都在统一业务系统上进行清单式填录。同时,对上述环节产生的相关材料建立专门电子卷宗项目进行上传。通过证据交换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检察官快速了解案件整体证据状况及补查进程,也有利于公检两家证据交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侦查案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馈整改,为检察机关更好主导侦查取证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建立案件质量协同研判机制。与公安机关建立案件质量协同研判工作机制,定期对检察机关提出的侦查取证要求进行会商分析。一方面,通过检察机关定期分析研判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公安机关依法履行侦查职能,引导公安机关更好配合开展侦查取证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公安机关对检察机关侦查取证要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帮助检察机关提高侦查主导的合理性和精准性。
  ……
展开
目录
一、刑事检察基础理论与实践
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的实证研究——以“捕诉一体”刑事诉讼改革为视角
新时代检警关系重构之探究——以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实证分析为切入
检察机关逮捕权的法释义学解读
正确审查、有效引导侦查依法准确办理刑事案件
审查引导侦查的重新定位——从检察机关“案一件比”质效评价体系视角展开
比较视角下的检察官主导责任
认罪认罚程序中控审关系的研究
刑事案件审前管辖相关问题探讨
检察机关刑事“案一件比”现实状态及改进策略探究——以2019年度广西检察机关刑事检察业务相关情况为起点
大数据时代智慧刑检建设研究
大数据时代智慧刑检建设研究
新时代智慧检务建设的“三化”原则思考——兼论智慧刑事检察辅助工具的研发重点
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刑检发展路径之探析
法律知识图谱在刑检智能辅助办案中的运用研究
远程视频庭审之正当化事由研究——以质证诘问程序为中心
检察信访数据推动精准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
网络时代经济刑法变革的系统阐释
网络大数据视野下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途径探究
办理黑恶势力犯罪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刑事风险及防控
知识产权犯罪数额体系重构探析
涉众型经济犯罪追赃挽损措施实践探讨
论我国涉罪企业暂缓审判协议制度的构建
网络时代破坏生产经营罪的法教义学形塑
……

二、网络犯罪惩治基础理论与实践
三、网络犯罪相关罪名研究
四、电子数据相关问题研究
五、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与数据安全犯罪问题研究
六、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