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阴影与恶 : 如何在危难中发起反攻?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6824740
  • 作      者:
    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
  • 译      者:
    徐碧贞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Marie-Louise von Franz)(1915-1998)是公认Z杰出的荣格继承者,更是童话心理解读Z具权威性的代表人物。她擅长文学、语言学、拉丁文、希腊文以及古代历史,并于1933年18岁时遇见荣格后,即追随他直到他1961年逝世。其间,她不仅将跟随荣格所学到的概念与方法运用于童话分析中,也为人做心理分析,累计分析了65,000个梦。

冯·法兰兹博士一生致力于发展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成立“苏黎士荣格学院”,并四处讲学不辍,常受邀到各地授课,内容集结成书,涉及童话、梦、神话学、积极想象、共时性等主题,有多达20余部作品,著作常以大量实际经验与案例,佐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讲述。

 

译者:徐碧贞

台湾心理咨询师暨美国加州临床心理师(PSY29148)。曾任高中辅导教师,获取加州整合大学(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临床心理学博士、纽约市复旦大学(Fordham University)心理咨询硕士及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士。目前于旧金山荣格学院“国际分析心理学人计划”接受荣格分析训练,同时于加州奥克兰亚健社(Asian Health Services)担任临床心理师暨临床督导。译有《解读童话:从荣格观点探索童话世界》《我的荣格人生路:一位心理分析师的生命叙说》《阴影与恶:如何在危难中发起反攻?》《永恒少年:我们为何拒绝长大?》。


展开
内容介绍

切耳朵、烧死、变石头……

面对阴影与邪恶的代价到底有多少?

骷髅、巨人、女巫、魔法师……

荣格派童话分析大师冯·法兰兹最可怕又最吸引人的一本书!

  在简单纯粹的童话当中,冯·法兰兹找到许多超越个人、足以解释人类心灵与道德运作的基本法则。本次她聚焦在人类阴影面与邪恶面的观察,用22个童话搭配临床案例,辅以民族学、神话学、字源学及意象与象征的扩大比较,不仅还原这些黑暗故事背后隐含的深意,也指引了一条认识自己的路径。


展开
精彩书评

冯·法兰兹对童话的解读独到而深刻。 —— 心理学大师 荣格

 

荣格对人类心灵的贡献,是让我们更能把象征的语言转换成心理的语言,而冯·法兰兹则是让我们把遥远的、他人的童话放进当下的、自己的内在,让我们与自己相遇。      ——吕旭亚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荣格心理分析师

 

冯·法兰兹是人类心理学研究中的丰碑人物。作为荣格Z杰出的继承者,她以童话为桥梁,把荣格精深的理论以直白和幽默的方式加以呈现,增强了普罗大众对集体无意识分析的认识。这涵盖了潜能发挥、自性觉察、人生主宰、女性自醒及“永恒少年”之人生破局等主题。冯·法兰兹在这套代表作中,对上述问题均给出了她最诚挚而深远的答案。——岳晓东  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

 

可以把这套书比作被偶然发现的神奇洞窟,在我们睁大的惊讶的眼睛前,展现着一幅幅画得传神而绝美的壁画。——朱建军  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学博士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阴影面的概念



在进入本书正文前,请务必牢记心理学对于阴影面(shadow) 的定义各异,也并非我们一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荣格心理学中, 我们通常将阴影面定义为无意识人格中特定内涵物的拟人化,它 可被纳入自我情结(ego complex)中,却因着许多原因而没有被 纳入。因此我们可以说,阴影面是自我情结中黑暗的、被抹除及 被压抑的面向,但是这样的定义只能说是部分正确的。荣格相当 不喜欢他的学生极度欠缺想象力、紧抓他的概念不放并从中创造 一套思想体系,同时在尚未全盘了解他所说的内容之下就引述他 的话语。曾经在一次研讨会中,他一股脑儿抛出:“这全是废话连 篇!阴影面单单就是无意识全体。”他指出,对于这些内涵物是 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它们又是如何被个体所经验的,我们都忘 得一干二净了;此外,他也要我们时时关注被分析者当下所处的情境。

假设对心理学一无所知的人进入了分析时段,而你试图对他 们解释在心智背后有个人们未觉察的特定历程,对他们来说,这 就是阴影面。因此在朝向无意识工作的第一阶段,阴影面就仅 仅只是我内在那无法直接认知的整体内涵中一个“虚构的”名 称。只有当我们开始挖掘人格的阴影域并研究其不同面向时,才 会在一段时间后,在梦境中出现无意识的拟人化意象;通常出现 的会是与做梦者同性别的意象。接着,此人会发现在这个未知的 区块中还有另一团的反应被称为阿尼玛(anima,或是阿尼姆斯 animus),它代表着感受、心绪及意念等,而我们也会谈论到自性(Self)的概念。基于实务上的考虑,荣格认为我们并不需要超出 这三个步骤。

阴影面的个人与集体面向

当我们谈及阴影面时,心中要牢记其个别情境,包括我们所 谈论的个体当时所处的个别意识及内在觉知的阶段。因此在初始 阶段,我们可以说阴影面就是你内在的一切未知。一般而言,当 我们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它包括部分的个人及部分的集体元素。实 务上,当我们第一次与之相遇,阴影面就只是那些我们分不清何 为个人、何为集体的混杂面向。

举个实务的例子,假设某人的父母身上带有截然不同的特质, 他也因此从父母双方都遗传了特定的特质,可说是化学分子结合 不佳。举例言之,我曾经有个分析个案,她遗传了父亲暴躁、蛮 不讲理的脾气,以及她母亲过于敏感的防卫反应,她如何能同时 成为两者?如果有人惹恼了她,她心中就被这两个对立的反应所 占满。孩童的内在可以同时有着双边无法协调一致的对立存在,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在对立双边中做出选择,因此其中的 一边得到较优势或劣势的发展,接着再加入的是教育的历程以及 后来的习惯养成,因而总是会对二择一的特质给予优先对待,成 为“习性”,而另一个特质虽然仍存在却被置之不理。这些被压 抑的特质,不受承认也不被接纳,因为它们与那些被选上的特质 是不兼容的,阴影面也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了。通过某些程 度的自觉以及通过梦境的帮助,人们对这些元素的辨识是相对较 容易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让阴影面意识化”,通常达成意 识化后分析也就随之结束了。但这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成果,因为 在那之后所要面对的是更困难的问题,大部分人都对此感到困扰: 他们知道自己的阴影面,但却无法表达,也无法将之整合到他们 的生命中。想当然地,生活周边的人们会不喜欢看见个体的改变, 因为改变意味着周边的人们也需要随之重新适应。当一直以来都 温驯如绵羊般的家人突然变得好斗且拒绝别人的要求时,其他家 人简直就愤怒难耐,引发许多批判声浪,而当这个受关注的个体 本身也不满意改变的情况时,阴影面的整合就可能会出差错,导 致整个问题陷入僵局。

要能接受个人内在压抑多年且不喜欢的特质,是需要极大勇 气的。但是如果个人不接受某特质,它就会在背后作祟。能看见 且承认阴影面的存在,是问题的一部分,说出“有些事情正发生 在我身上”或“某事某物露馅了”,只是其中的一回事;但是,当 个体决定有意识地表述他的阴影面时,才开启了关键的伦理议题。 如果不想要造成纷扰,就需要有相当程度的观照与反思,接下来 我将以一个案例来说明。

情感型的人评论朋友时,倾向于带点残酷且小心眼。一方面 他们对他人的感觉相当敏锐;但在人后,他们对他人则有着最负 面的想法及评断。某天我和一个情感型的人同在一家旅舍,我本 身是个思考型的人,当我们初次相会时,我正为某事而心急,匆 匆地向她打个照面就走过,而她当时就因此深信我讨厌她,认为 我对她生气不满,所以才压根儿不想花时间在她身上,还觉得我 是冷淡、欠缺关怀之心的人。情感型的人突然就转入负面的思维 中,并萌生了好些负面的想法以解释我为什么匆匆走过。

在最初的阶段,阴影面是无意识的全部,是倾巢而出的情绪、评断等。你可能会说我的朋友正忙着应付负面的阿尼姆斯 思维,但事实上这同时是负面想法的爆冲(此处所指的是劣势功 能)、野蛮的情绪(即阴影面),也是特定的破坏性评判态度(在 这个例子中是阿尼姆斯)。如果你研究这类负面爆冲,就能够区 辨以下两者的分别:我们所谓的阴影面,以及在女人身上我们称 作阿尼姆斯的评判机制。在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得以发现自我内 在的这些负向特质,同时也能在看见之余加以表述,这里意指着 要放弃某些特定的理想及标准,同时在未对周遭造成毁坏的情况 下,承担许多的思量及想法。因为我们也能在梦境中发现一些非 关个人的事物,因此我们可以说阴影面同时包含着部分的个人元 素,以及部分非个人的集体元素。

所有的文明,特别是基督教文明,也都有其自身的阴影面。 这是个老掉牙的论述,但是如果你研究其他的文明,你将会看见 其中较我们所处的文明更优秀之处。举例而言,印度在一般灵性 及哲学的态度上就比我们先进得多,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他 们的社会行为则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如果你曾在孟加拉国地区街 道上行走,你会发现许多人显然就快饿死了,这些人处在生命极 度危险的状态,但是却没有人把这放在心上,因为这是他们自身 的“业”,而人们也只需观照自己及自我的救赎,去照顾别人不 过就代表着对世间因缘的干涉。对我们这些欧洲人而言,这样的 社会态度毁坏了整个国家,看见人们受饥饿却置之不顾是令人深 恶痛绝的。我们会说这样的状况是印度文明的阴影面,他们的外 倾面向是不及格的,而他们的内倾面向则高于水平。有可能是光 明的那一面向对于黑暗的面向毫无察觉,但若从其他文明的角度来看则是再明显不过的。 如果某人独自生活,从务实面来说,他不可能看见自己的阴影面,因为没有人从外面的角度来回馈他的行为表现。我们需要 有个旁观者。如果我们能考虑旁观者的反应,我们就能谈论不同 文明的阴影面。举例来说,多数东方人认为我们西方人集体意识 的态度对于某些形而上学事实是完全没有觉察的,他们觉得我们 就是单纯地陷在假象中。在他们看来,我们就是这样的景况,但 是我们自己却看不见。我们必然带着尚未实践的阴影面,并且仍 然对之毫无意识,因为人们的相互盲从,也让集体阴影面更显糟 糕;唯有在战争中,或是在针对其他国家的仇恨中,集体阴影面 才得以展现。

因此,你可以说欧洲人有着某些不好或是矛盾的特质,这些 特质被个体所压抑,而个体也带着所属群体中不好或劣势的特质, 并且通常对这些特质没有觉察。集体阴影面还会以另一种形式出 现:我们内在的某些特质在小团体中或是当我们独处时会消失, 但一旦置身在较大的团体中就会遽增。这样的补偿现象,特别能 在孤僻的内倾型人士身上看见,他们强烈渴望在人群中成为才气 洋溢的大咖;外倾型的人则正好相反。独处时,内倾型的人会说 他一点也不具企图心而且也不在乎,他不会作出任何野心作为, 他会真正地做自己,同时也安于他的内倾性。但是一旦把他放在 一群野心勃勃的外倾型人群中,他马上就被感染了。这就好比女 人冲入店里抢便宜,还有另一群女人也跟在后面涌进去,但她们 回到家之后却会问:“我究竟是为了什么买这个东西?”

如果某人只有在群体中才会陷于野心,你可以说这是集体阴影面。有时候你安处于内在自我,但可能会在进入团体之后,恶 魔如同脱缰一般,搅乱一池春水,正如同有些德国人出席纳粹聚 会时所发生的状况一样。在他们参加聚会当时,某些事情被转动 了,而他们变得如同人们所说的:“仿佛被恶魔附身。”他们暂时 陷入集体阴影面而非个人的阴影面。

集体阴影面仍然通过对恶魔及邪魔的信念而在宗教系统中得 到体现。中世纪时代的人们如果从这样的聚会中返回,就会说他 们当时被恶魔缠上,而现在又重获自由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 以说,一旦我们被这样的集体恶魔缠上,就表示我们身上原本就 带有些许恶魔的成分,不然他们是没有办法缠上我们的,因为我 们的心灵不会对感染敞开大门。当某些个人的阴影面没能得到充 分的整合,集体阴影面就能从门缝溜入。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两 个面向的存在都有所觉察,因为这是攸关伦理的实务问题,否则 我们就会在人们身上施加过多的罪恶。

假设有个被分析者在团体中表现得蛮横无理,如果我们试图 让他看见这一切都是他的错,他会被击倒;但客观上来说,这并 不正确,因为有一部分是属于集体阴影面。如果只怪罪于个人, 罪恶感会过于强烈;一个人到底能忍受多少的阴影面,似乎有个 隐微的内在常模在其中。无视于阴影面是不健康的,但是承担过 多的阴影面也是同样不健康的。个体如果承担过多的阴影面,心 理将无法有效运作。只要个体是居心不良的,就应该承担多些阴 影面;但最糟糕的一点则是,个体通常看不见自己的良心所在, 当你太靠近去看阴影面时,视线就模糊不清了。

前面提到的内容是为了清楚说明,当我们谈到阴影面时,其中有个体自我的面向,同时也有集体的面向,亦即群体阴影面。 就某种程度来说,后者自然是阴影面的总和,同时这些事物在群 体中并不对内造成影响,但从群体外的角度而言则是明显可见的。 从实务上来看,如果你将三四个拥有共同学术兴趣的典型理智型 的人聚在一起,他们会说这是个充满智性讨论的美好夜晚,不会 认为这样的互动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你在团体中加入一个乡下 小子,他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可怕的夜晚。如果大家都有相同的问 题,就会自我感觉良好!大概所有的欧洲人身上都有着我们自身 没发现的许多特质,因此对我们来说这些都很正常。

在此我要提出更正,在前面的论述中提到,只有当一个群体 起而对抗另一个群体时,前者才会觉察到自己的阴影面,但是这 并不全然正确,因为在许多文明中,宗教仪式让群体更容易觉 察自身的阴影面。在我们的基督教文明中,这就相当于黑弥撒 (Black Mass),仪式会咒诅基督其名,并以恶魔之名亲吻动物的 肛门部位等,仪式的重点在于施行一切与神圣全然相反的行为。 这些反宗教的庆典活动已然消失、被遗忘,但是这些仪式所企图 达成的是对群体展现其阴影面。在许多原始文明中,会有一群丑 角,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出一切与团体规范相反的行径。在需要严 肃的场合中他们会大笑,当其他人开心大笑时他们会放声大哭。 举例而言,某些北美的原住民部落,会选出某些人以仪式性的方 式表现出违反团体准则且令人震惊的事物。此举可能是为了模糊 地表达一个讯息:事物的另一面也应该得到公开揭露。这是个阴 影面的宣泄会。如果你想在瑞士看到这类事物的零星面貌,你可 以去一趟巴赛尔狂欢节(Basel Fasnacht,不过如今因为过多的外国人到访,破坏了整个氛围),在那儿你得以看见一群人以真诚 精彩的形式对团体展现阴影面。瑞士的陆军里也有部队小牛的说 法,在部队非意识运作的情况下,此人被选出扮演代罪羔羊的角 色;被选上的人通常有着虚弱无力的自我情结,他被强迫表现出 集体的阴影面。家庭里的异类也有相同的模式,他被迫背负着其 他家人的阴影面。

说明了我们所理解的个体阴影面及集体阴影面的内涵之后,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所谓的阴影面是否呈现,以及如何呈现在神 话学中。童话表现了什么?未表现什么?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 将童话视为心理素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