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美育融入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0444607
  • 作      者:
    龙娜,韩亚伟,张云华,王天泽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美育内涵极为丰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美育融入研究》中,美育特指学校美育。首先,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对德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借助美育的工具手段可实现德育目标,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本身就是教育的目标。美育既作为工具手段推动德育发展,同时,它又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的教育,是一种追求人性和谐发展的教育。这是美育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它实现了手段与目的的融合。最后,美育不仅是单纯培养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它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自觉以美的态度对待人类、社会、自然,从而使学生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理想。
展开
精彩书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美育融入研究》:
  其次,立德树人对培养时代新人的德育要求是什么。新时代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学校德育是主要阵地。从我国教育体系来看,狭义的学校德育又由不同层次教育来承当。基础教育也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相比,具有心智不成熟、可塑性较强、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等一系列特征,这要求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同时,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式、评价制度等做了具体规定,体现了国家意志,因此抓好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工作不仅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意义重大,对学生自身的健康成才成长同样意义重大。而且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的德育课程主要由高中思想政治课来承担。当前指导基础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同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反映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①。课程标准对各门学科教学具有根本性指导作用,最新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与初中阶段和高校阶段德育课程相互衔接的课程,共同承担着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力度,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首先,积极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作用。基本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期,学校教育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坚持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树立崇高社会理想,在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少年“要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要从小学会做人,就要学会做人的准则,就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②。同时,我国青少年要做奋斗者和追梦者,青少年要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新时代青少年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既要志向远大,又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勤学苦练,练就过硬本领。其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不仅说明了教师这一职业历史悠久,还阐明了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肩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和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也要牢记“四有”好老师的基本要求,并将这些基本要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进行充分挖掘并深入思考,坚持在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基础教学中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能够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普通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为例,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正在进行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并不矛盾。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和细化,高中阶段各门学科“要充分挖掘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体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属性,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综上,从国内外教育发展大势来看,我国教育发展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大势,积极主动吸收国际上先进办学经验,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是如何办好高等教育,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为学生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为铺垫性的教育,因此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同样适用于并且能够指导我国基础教育工作。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美育的基本概述
第一节 美的定义阐释
第二节 美育的界定与特征
第三节 近代以来我国美育发展历程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美育的理论考察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
第二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育思想
第三节 国外文化中的美育思想
第四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的心理学构建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美育的背景透视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人美育的必然性诠释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人美育的重要性诠释
第三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人美育的可能性诠释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美育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人美育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人美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第五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美育的策略探究
第一节 教师通过内外兼修给学生传递美
第二节 充分利用课程本身所蕴含的美进行审美化教学
第三节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美修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