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顺丰传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1381576
  • 作      者:
    孟凡华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马云:王卫是我敬佩的人!

★王卫:我们做事不是为了向谁有个交代,我们要对自己有个交代。

★快递有两种,一种叫“顺丰”,一种叫“其他”!本书 360 度全景展现顺丰的发展之路及创始人王卫的奋斗历程,有助于中层管理者提升个人领导力,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协同进化,在变局中共同成长。


作者简介

孟凡华 编辑,记者,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供职于某杂志社。热爱写作,对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图书兴趣浓厚,参与编写了多部图书。已出版《南存辉:让梦想照进现实》等。

内容介绍

    本书 360 度全景展现顺丰的发展之路及创始人王卫的奋斗历程。

    王卫白手起家、摸爬滚打,从底层一路逆袭,将顺丰由只有几个员工的小公司,打造成逾 20 万人的商业帝国。他创造了无数个行业第一,却始终低调专注,每天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既神秘又充满感召力,成为无数中小企业管理者学习的标杆。

    从书中可深入了解顺丰不断变革的商业发展史,以及窥见王卫独到的管理哲学,有助于中层管理者提升个人领导力,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协同进化,在变局中共同成长。


精彩书摘

1. 顺丰,上市了

2017 年 2 月 24 日 9 点 25 分,深圳证券交易所内,钟声响起,悠悠而鸣,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沉寂,随着钟声的远去,又有一家企业登陆 A 股,正式成为股票交易市场的一分子。

对于快递企业顺丰来说,短短的钟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钟声的结束,宣告了“顺丰控股”的上市,预示着顺丰公司即将开启在资本市场上的角逐。

这一天,顺丰总裁王卫并没有西装革履地上场,他下身穿着一条牛仔裤,上身穿一件白衬衫,衬衫外面罩着一件黑色的工装外套,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这样的一身装扮让人很难将他与坐拥 40万员工的顺丰帝国掌控者联系在一起,相反,抛开商人的身份,带着些文人气质的他倒是更像一名学者。这一天,与王卫一同亮相的还有此前因车辆剐蹭事件遭到车主掌掴的顺丰快递员、顺丰航空的一名机长和顺丰深圳客服中心的一名客服代表,他们都是顺丰公司的基层员工。这次上市仪式的敲钟环节,没有邀请业内大腕、社会名流,受邀担任敲钟人的正是这些基层员工。此举,符合王卫的一贯作风,体现了顺丰对普通员工的关注和认同。

这一天,王卫依然是各路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在业界,王卫出了名的低调,他不爱出风头,不喜张扬,基本上不接受媒体采访。所以,各路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此次顺丰上市,希望能借此机会采访到王卫,深度挖掘顺丰及王卫背后的故事。

然而,这一次,众多媒体依旧没能如愿。办完企业上市应有的手续后,王卫没有过多地停留,就大步离开了证券交易所。与以往不同的是,走进交易所的时候,他是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的总裁;离开的时候,他多了一重身份——市值超过 2000 亿元的上市企业“顺丰控股”的掌门人。

“顺丰控股”上市的第一天,就受到了众多股民的追捧。当天,顺丰控股开盘价格为 53.5 元,不到上午 11 点,便以 2310 亿元的市值,超过万科和美的,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

“顺丰控股”上市当天,热情高涨的不只是股民,还有顺丰公司的员工。通常来说,成功上市的公司都会通过举办活动或者派发福利的方式以示庆祝。此时,顺丰员工的期待心情可想而知。总裁王卫的庆祝方式很特别,他以个人名义,通过公司内部系统,给所有的员工派发了红包。这些红包总共约 40 万个,每个红包的数额根据员工工作年限的不同而变化,最低 1888 元,所有红包的总额近 1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顺丰不是第一家采用这种方式庆祝上市的企业,但是派发总额超过 10 亿元的,顺丰恐怕是头一个。

顺丰上市的钟声敲响之前,王卫还做了一个公开演讲,这个演讲没有长篇大论,非常简短,核心思想却非常清晰,概括起来就是“感谢、提醒、承诺”。

王卫的感谢,送给了所有与他相关的人。感谢父母的爱赋予了他生命,感谢妻子的提醒让他时刻保持清醒,感谢员工的付出成就了今天的顺丰,感谢客户的信任铸就了顺丰如今的规模,感谢政府的支持造就了顺丰的辉煌。

王卫的提醒,送给自己,送给朋友,送给员工。他提醒自己:顺丰上市后,更要谨言慎行,“有些话不能讲,有些地方不能去”。他提醒朋友:“有些问题不能随便问。”他提醒员工:“少说话,多做事。”

王卫的承诺,送给了顺丰的 40 万名员工。他郑重承诺,对员工的关爱永远不会改变。在王卫看来,没有员工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地工作,就没有顺丰今天的成就。“顺丰不是我王卫做出来的,而是所有员工做出来的。不会因为上市改变对员工的关爱,而且绝对不会改变。”

这个演讲虽然简短,没有讲很多大道理,也没有喊什么口号,却是王卫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传达出真实的感动与感恩。低调的王卫几乎从不在公开场合长篇大论,也多次婉拒媒体的采访,比起站在聚光灯下展示自己,他更喜欢在他的快递王国中,做着简单而平凡的工作。在王卫的心中,顺丰上市了,但他创办顺丰的初心不会改变,他对事业的执着不会改变。

顺丰的成功上市,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王卫,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上市前,更确切地说是在 2013 年顺丰引入外部资金前,王卫是顺丰唯一的股东,他主导着整个顺丰集团的发展;引入外部资金之后,顺丰不再是王卫一个人的企业,他需要更多地从公司的战略层面思考问题,做出决策。而现在,公司上市以后,做一切决定都要更加小心、谨慎,因为顺丰又多了一份责任,它满载着股民的期待。

顺丰上市,影响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有整个快递行业的发展。从 2016 年开始,中国的民营快递企业纷纷开启了上市的闸门,圆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快递均通过借壳上市登陆 A 股市场,而中通快递则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五大民营快递企业中,顺丰是最后一个登陆 A 股市场的。

在顺丰控股的上市公告中,一组数据显示了顺丰的发展成效与运营能力。

从业务涵盖的地域范围看,顺丰已经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状态。全国 320 多个地级市、2500 多个县区级城市、7800 多个乡镇都有顺丰的业务。

从航空运输能力看,截至 2016 年,顺丰投入全运营的货机有 45架,其中自有 30 架,外包 15 架。在自有航空网络和民航航空网络构成的综合航空网络里,顺丰每日开航航班超过 3200 架次,覆盖24 个国家和地区。

从公路运输能力看,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顺丰约有 1.5 万台运输车辆,开通了 6 200 多条运输干线和 72 000 多条运输支线,运输线路已遍布全国。

从“最后一公里”覆盖范围看,截至 2015 年年末,顺丰已通过与顺丰商业网点、合作代理点、物业管理顺丰控股及智能快递柜的合作,与近 3 万个代办点、超过 500 个物业公司开展合作。由顺丰控股参股的丰巢科技,已在深圳、北京、上海等 54 个城市的 9 000多个小区安装运营智能快递柜。

尽管实力强劲,但是王卫深知:前行的路上仍有诸多障碍,顺丰未来的发展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竞争会更加激烈——有来自国际国内快递公司的竞争,有一些大电商自办的物流体系的竞争,也有自身转型谋求增长点的竞争,等等,王卫和他的顺丰控股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太多。

在过去的 20 多年中,全球的快递业务量疯狂增长,而在未来,快递业务量的增长将继续保持在高位状态。日前,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 2020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预计将达到 700 亿件,相较于 2015 年提高 3.4 倍;快递业务收入将达8000 亿元,相较于 2015 年提高 2.9 倍。如何布局,如何发展,如何竞争,是每一家快递企业都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顺丰上市,就是在谋划未来。


2. 观念的转变

自 2013 年顺丰引入外部资金, “顺丰会不会上市,顺丰何时上市”的问题在社会上引发热议。有一种观点认为,顺丰之所以引入外部资金,就是为上市做铺垫,甚至有人断言:顺丰上市“是迟早的事”。追溯顺丰上市的历程,就会发现王卫在其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正是因为王卫转变观念,才有了顺丰的上市。从“不上市”到“上市”的转变,是王卫根据顺丰的发展需要做出的决策。

但是,这些说法都只是猜测。因为就王卫一贯低调的行事风格而言,人们很难从他那里得到有关顺丰上市的“有用的信息”,所以,人们只能玩一玩“猜谜”游戏。

顺丰的上市,绝不是王卫一时兴起的决策,而是顺丰战略布局的必然选择。王卫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上市的准备工作,顺丰做得很充足。对于此次上市,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顺丰公司自当秘而不宣,至于王卫究竟何时有了“上市”的打算,当属商业机密,王卫自己不说,顺丰公司的管理层也不敢对外透露,外界自然无从知晓。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内部消息”与“小道消息”。2016 年春节刚过,一则“小道消息”就开始悄悄流传:顺丰要上市了!很快,这个便一传十、十传百。只是,在这个“小道消息”还没有过多地发酵之际,王卫就迅速地展开了行动。

2016 年 2 月 18 日,顺丰速运正式发布《上市辅导公告》,称:顺丰控股有限公司正在接受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辅导,拟于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消息一出,无疑是在广而告之:顺丰上市已成定局。但是,顺丰究竟何时上市,以什么方式上市,公告中并未提及,这就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3 月 15 日,曾经与顺丰有过多次深度合作的上市公司红旗连锁停牌,其停牌公告中称:“正在筹划可能涉及公司股权变更及合作的重大事项。”顺丰公司的关注者纷纷猜测:莫不是顺丰要借红旗连锁登陆 A 股?

3 月 16 日,一则来自顺丰内部的消息显示,顺丰仓配事业部即将重新划归速运事业部,这是顺丰内部架构的又一次大规模调整。这一举动,被业界解读为优质资产注入,为上市做准备。由此可见,顺丰速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业内人士的心。

中国的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上市把控严格,但也并不意味上市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尤其是近两年来,中国上市企业的数量更是日渐增长,几乎每周都有企业踏入 A 股市场的大门。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顺丰的上市为什么能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呢?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有的人关注顺丰上市带来的显著的财产收益,有的人关注顺丰上市所引发的或明或暗的效应,更多的人则关注的是顺丰上市背后的故事:顺丰一向是快递行业的领头羊,也是快递行业中的“另类”。顺丰总裁王卫为人低调,曾多次拒绝资本的诱惑,这几年来更多次对外宣称顺丰“不上市”,此次突然改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寻根溯源,我们就会发现,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企业当前的发展所需。作为一家民营快递企业,顺丰有着 20 多年的发展历史,留给业内的印象是:这个公司很特别。规模很大,业务员很多,业务量很广,收费很高,走直营的路线,不打价格战。其业务不仅限于快递领域,还涉及电子商务和金融领域。这么大的盘子,王卫自然面临着不小的发展压力。

王卫的创业之路很特别,他从零开始,一步步将顺丰做大、做强。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将顺丰看作一个平台,一个可以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平台;他多次强调,自己做企业的目的不单是赚钱,更多的是想让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让一批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过去,对于公司上市的提议,王卫持反对态度。在他看来,一旦上市,股价的每一次变动都将牵动企业的神经,这对企业的管理极其不利。更进一步来说,一旦上市,企业的生存环境就发生了变化,因为有了众多股民的参与,所以企业必须肩负起对股民的责任,尽量让股票价格保持上涨,如此一来,提升利润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王卫始终坚持着一种企业精神:做企业,心中要有目标,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要敢于放手,敢于增加投入;对于企业的未来,要勇于大胆地布局。王卫的心中有个远大的愿景,那就是要将顺丰做成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

从某种程度上说,顺丰就是王卫的孩子,是他一手带大的孩子。顺丰初创时,王卫只有 22 岁,他既是老板,也是员工,他每天都骑着摩托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只为尽快将货物安全送到客户手中,尽可能地与一批客户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在顺丰发展遭遇困境时,他抵押家产,带领顺丰渡过难关。这种深厚的感情,这种做企业的精神,恐怕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低调的王卫做出了一家高调的企业,因此,人们对顺丰抱以极大的关注。此次顺丰将要上市的消息,更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有人猜测:顺丰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开启自己的资本盛宴了。

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和质疑,王卫始终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因为归根结底,上市是一个企业行为。顺丰上市与否,取决于顺丰的发展阶段,取决于顺丰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多年来,独自带领顺丰在快递行业拼搏的王卫,对于“流言蜚语”,早就习以为常,无论是赞扬还是批判,都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影响,他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的企业要什么,对于顺丰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他心里最清楚,转变观念、调整决策是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审时度势后的选择。


展开
目录

01 顺丰,上市了! 

1. 顺丰,上市了/003 

2. 观念的转变/009 

3. 投身资本市场/014 

4. 首次融资/018 

5. 借壳上市,是无奈,也是必然/022 

6. 他超越了曾经的华人首富/025 

7. 将中国快递业做大做强/028 

 

02 落地生根的顺丰

1. 高中毕业的“水货佬”/035 

2. 靠“人肉运输”的特快专递/039 

3. 抛弃“携带”,开启系统化模式/042 

4. 守成还是扩张,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045 

5. 危机中的转机/049 

6. 向国际化快递企业进军/052 


03 由加盟到直营 

1. 加盟之利,加盟之弊/059 

2. 轰轰烈烈的收权运动/062 

3. 直营征服客户/064 

4. 直营中的困境/067 

5. 当直营遇上电子商务/070 

6. 将直营网点开到乡下/073


04 战略与战术 

1. 以商务件为主,定位中高端/079 

2. 只收小件,拒绝重货/082 

3. 细分市场和客户/084 

4. 开启个性化服务/087 

5. 精细化的价格策略/090 

6. 借助高科技的力量/094 

7. 营销也要与众不同/099 


05 跨界转型,布局电子商务 

1. 试水 E 商圈/103 

2. 顺丰尊礼会/106 

3. 顺丰优选/109 

4.“嘿客”的前世今生/112 

5. 跨境电商全球顺/115 

6. 顺丰大当家/117 


06 与金融“联姻” 

1.“顺丰宝”挂牌“营业”/121 

2. 顺银金融落地/123 

3.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版图/125 

4. 开启移动互联网终端/128 


07 顺丰的企业管理

1. 探寻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135

2. 练好内功,打造“经营五元素”/141

3. 靠心法四诀避免“走火入魔”/144

4. 让所有人心态归“零”/147

5. 诚信管理/150


08 这些年,与顺丰并肩而行的同行

1. 相似的发展轨迹/155

2. 与“EMS”一起成长/158

3. 来自国际快递巨头的挑战/162

4. 是对手,也是伙伴/167

5. 从市场竞争到资本对决/171


09 创业者的气质

1. 低调做人,高调做企业/177

2. 最有信仰的工作狂/180

3. 专注与专一/183

4. 信仰让人自律和感恩/187

5. 王卫的企业家情怀/191

6. 公益之路/19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