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选择的自己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7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723595
  • 作      者:
    王彬彬、王丽、林吴颖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4年,40多个国家的近400位女性科学家南极之旅;

20个关于自我发现的人生故事;

5个自我认知提升的小工具;

20余幅南极考察照片;

《我们选择的自己》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用回顾整理人生故事的方式,梳理出一条自我觉察、坚定信念、引领激励的成长脉络。这些故事背后的杰出女性围绕 “家园归航”南极考察活动,分享了女性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历程。她们是无数女性的榜样,必能激励普通女性自强向上。


展开
作者简介

“家园归航”(Homeward Bound)是一个全球性的女性科学家南极考察计划,致力于提升女性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等领域的领导力和决策影响力。该项目由澳大利亚领导力专家菲比•达特纳(Fabian Dattner)和澳大利亚南极局海洋科学家杰丝•墨尔本-托马斯(Jess Melbourne-Thomas)联合发起。

“家园归航”项目计划从2016年开始,用十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内招募1000名女性科学家,帮助她们在环境保护和科学政策方面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从而为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每届入选的女性科学家都会接受为期一年的领导、沟通和战略能力培训,之后赴南极参与为期三周的南极考察和深入交流。

支持“家园归航”项目的人有:

★ 国际动物保护专家珍•古道尔(Jane Goodall)

★ Facebook(脸书)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畅销书《向前一步》的作者)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前执行秘书长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里斯(Christiana Figueres)

★ 切尔西•克林顿(Chelsea Clinton)


王彬彬

“家园归航”项目第三届成员, 2009年起跟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我国自主培养的气候传播方向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生物多样性项目组专家,致力于通过推动多元合作与协同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丽

“家园归航”项目第三届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武汉大学学士。一颗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种子带领她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在向外探索自然母亲的同时,30岁后,开始向内探索自己。这两条探索之路交叉融合,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即为科研领域的女性赋能。一位终身学习者,追求“自我成长和贡献他人”。

林吴颖

“家园归航”项目第三届成员,现任中国本土自然保护组织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BRC)科学总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鲎专家组成员,2018年皮尤海洋保护学者(Pew Marine Fellow),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士,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和美国费尔柴尔德热带植物园联合培养的环境研究硕士。致力于保护中国丰富而脆弱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自然保护的空缺生境和物种类群,一直推动基于公民科学的自然保护行动和社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模式。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选择的自己》的作者是“家园归航”中国队成员王彬彬、王丽、林吴颖等人。作者在书里分享了12个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和故事,同时从她们在南极进行的三周考察期间对几十名同船的世界各地女性科学家的采访中,精选了8个有代表性的人生故事。在这8个故事的主人公当中,有巴西未来的环境部部长,有战胜癌症的60岁妈妈,有巴基斯坦第天文学女博士,还有澳大利亚女性化学院士。本书的第三部分还介绍了培养女性领导力的五个工具。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自然,关心全球气候变化,勇于面对内心的自我,满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她们的故事和感悟能激励和帮助女性提升自我,增强自身影响力和领导力,同时启发读者关注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
精彩书评

我强烈推荐大家读这本书,这是一本“转型之书”,通过书中的人物故事,可以学到新知,收获勇气。     

——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里斯

 Christiana Figueres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前执行秘书长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感慨“如果我那样就好了”。因为,你已经无可挑剔。我的故事以及书中女人们的故事都会给你带来启发,这本书是一些母亲、姐妹提供的建议,是宝贵的礼物,会让你获益无穷。

——菲比•达特娜Fabian Dattner

梦想家、家园归航国际项目创始人

 

 

世界变得更好,从女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现开始。

 

——陈化兰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妇联副主席(兼)

 

在全球面临气候、生态和健康的多重危机之际,这些新女性对人生的探索和发现,可以成为新一代决策者和行动者的借鉴。

——李琳 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全球政策和倡导 主任

 

这本书的作者是十几位心怀大爱的中国优秀女性代表。她们用执着、勇敢、恪守和热情,为地球的健康和活力奔走疾呼。在自然世界里的领悟又赋予了她们原动力成长、探索、豁然开朗的原动力。她们是这个领域里珍贵的存在,代表着中国的声音和女性的力量。

——马晋红  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首席代表 

 

十几位优秀的女性,在地球的边缘——南极的航行的中,回望地球,审视自己。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空所激发的,不仅仅是激发了激情与灵感,更让我们看到了女性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在地球面临着我们人类造成的生态与气候双重危机,并且这危机直接给人类健康带来风险的今天,女性的反思与领导力更显恰当逢其时。

——吕植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这是一群闪闪发光而温暖的女性,她们在各行各业从事着保护地球母亲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工作,本书里记录了她们生动而传奇的成长经历。南极是她们旅途的共同起点,也是她们共同的底色,希望读者能从她们的故事当中汲取能量,更好的地认知识自己,并成为保护地球友好的一份分子。

———王静(@飞雪静静) 登山探险家 、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首席执行官王静(@飞雪静静)

 

只有看过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成为谁。希望通过阅读本书,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坚定。星辰大海,一往无前。

———张逸帆(@皇家大白) 亚布力论坛青火项目创始人兼CEO


展开
精彩书摘

气候变化与我何干 王彬彬


在出发去南极前,我几乎要取消这趟行程了。


气候变化在很多人眼里是南极冰川融化或者北极熊无家可归,和日常生活距离很远。过去十多年,我一直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跟不同的人讲“气候变化与你密切相关”的道理,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当全球自下而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声浪越来越高的时候,我却被困在一个问题里—人们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有了相对高的共识,为什么还缺乏行动力呢?我越深想,越迷茫。我希望参加“家园归航”,和各国关心气候变化的姐妹好好聊一聊,给自己再打打气。没想到,出发前往南极前,我提前找到了答案。就在我反复思考要不要把“家园归航”的名额让出去的时候,我得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前执行秘书长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里斯将作为第三届的特别嘉宾与项目成员一同前往南极,我当即决定参加。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能得到世界各国尊重的人不多,克里斯蒂安娜是其中之一。我无数次和她在同一个“战场”上互相支持,就是还没有真正深聊过,能和她一起去南极真是太好了!


如我所愿,在“乌斯怀亚号”上再相逢的我们深度碰撞,惺惺相惜,将彼此引为知己。在临近行程结束的一次深谈中,我告诉克里斯蒂安娜:“我是因为你才来到这艘船上的。”她注视着我的眼睛,微笑着说:“现在你还这么想吗?”被她一提醒,我才意识到,自己在这趟行程中得到的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


黑马逆袭中央电视台


我出生在山东北部的一个县城,小时候,父母经常不在身边,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和村里的孩子们疯跑打闹。现在回忆起来,那感觉真是无拘无束。四岁多时,我跟着父母落户济南。被送到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发现周围的孩子能歌善舞,而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于是我使劲练习普通话,估计“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种子是在那时候种下的。从小学到大学,我都是家长眼里的好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邻居眼里的好榜样—中学保送大学,大学保送研究生。为了追求“别人眼里的完美”而加倍努力的我,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识一片空白。


硕士毕业后,我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新闻中心刚成立了一个机动行动组,叫综合组,目标是做“新闻联播里的焦点访谈”,要采制和《焦点访谈》同水准的内容,但要把时间从30 分钟压缩到3分钟内,在《新闻联播》里播出。综合组白天和其他组一样跑部委会议,晚上按照热线电话线索分头出动,采制各种调查新闻。组内同事大多是从各地方电视台抽调的有丰富经验的调查报道精英。


我以前真没干过调查报道,只能从大记者们看不上的“小片”开始练手,就是简讯、特写这类社会新闻。有一次,制片人把我写的稿子摔在地上,说我连新闻ABC 都不懂。我自尊心受不了,回到住的地方哇哇大哭。从第二天晚上开始,我就“长”在了电视台二楼的机房里。记者们采访回来都会在这里剪片、写稿、编片,只要发现有人在干活,我不管认不认识人家,都会凑过去站在旁边看他是怎么架构文字、怎么用编辑机、怎么上字幕的。我一点点从头学,每天撑到半夜才回去,白天照常报选题、跑“小片”。


一个月结束了,工作量统计出来,我发了30 多条“小片”。虽然我还做不出调查报道,但我发的“小片”也有几条上了《新闻联播》。当月我的业绩排进了全组前三。再见到我时,制片人说:“没想到你是匹黑马啊!”


情归阿里,属于你的世界可以更大


在中央电视台的日子过得飞快,我逐渐适应了作为机动组成员的常规状态:24 小时随时待命,哪里危险去哪里,白天西装革履上“两会”,晚上乔装打扮下基层。调查报道成了家常便饭,我没少和采访对象斗智斗勇。只用了一两年的时间,我跑遍了所有省份,见识了各色人等。我尽管表面上经历丰富多彩,但常常有不能深入了解、只能略知一二的遗憾。


2005 年,西藏自治区成立40 周年。新闻中心派队伍进西藏,兵分几路,做专题报道。我们这支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被分到了条件最艰苦的阿里地区。阿里在很多书里被描述为“最后一片净土”。净土,换个说法就是条件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我们一路采访,一路拍摄,一个月内走遍了阿里七县。阿里有一座非常有地位的神山—冈仁波齐,它被称为“万山之源”,是苯教和藏传佛教的发源地。那里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信徒来朝圣,他们用转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信仰。我们赶到冈仁波齐山脚下拍摄转山人,看他们一步步叩着长头,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是一样的虔诚。


冈仁波齐一日有四季,刚才还艳阳高照,转瞬就可能乌云密布。正拍摄的时候,鸡蛋大小的冰雹忽然砸下来,我们赶紧收了机器往车里跑。这时候身后传来悠扬的歌声,开始是一个人唱,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歌声萦绕在半空中,在云雾里盘旋,和冰雹抗争。我被歌声吸引,拽着摄像师往回走。眼前的画面让人震撼,那些转山人,无论男女老少,没有一个因为突如其来的冰雹而惊慌失措。他们的脸上呈现着超然的平静,在此起彼伏的歌声里继续行着长头大礼往前走,不在乎前方有没有泥泞,不在乎冰雹砸在脸上疼不疼。我赶紧蹲下来,尽量把话筒举得离他们近一点儿来收录歌声。我想,打动我的一定可以打动观众。那一刻,外面的世界被按了暂停键,纯粹的歌声直击心灵,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扑簌簌流了下来。


当晚,因为淋了冰雹、吹了风,加上长途劳累,我开始发烧。在海拔5 000 米的地方发烧是有生命危险的。我吃了药昏睡过去,第二天一早睁开眼,神清气爽,烧退了!走到屋外,冈仁波齐钻石形的山顶正从朝霞中露出来,光芒万丈。远处的转山人都停下来,朝着山顶的方向膜拜。我也闭上眼睛,默默感谢神山的眷顾。


在阿里的街头,我还遇到过一个乞丐,他走过来问我要一角钱。当时我的钱包里只有一元的,我顺手抽出一张递给他。他愣了一下,低头在自己的包里找了一会儿,两只手捧了九角钱递给我。我说,没事,一元都给你。乞丐说:“我只要一角。”他坚持要把九角钱还给我。我很奇怪。他却说:“这辈子你给我,下辈子我给你,世间有轮回,不能多贪多要。”


在阿里,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们尽管不一样,却并不冲突,反而因多元而美好。从阿里回来,我离开了中央电视台。世界很大,我想去更远的地方看一看。


很快,我入职一家旅游杂志社,成为专题策划,专门负责和各国驻华使馆、旅游局打交道,开发高端旅游线路,第一时间去踩线体验,我选择这份工作就是为了能去更远的地方。随后几年,我去了十多个国家,头等舱、奢侈酒店、米其林餐厅是每次出差的标配,我要做的就是衣着光鲜地尽情体验广告上经常出现的各种感官刺激和物质诱惑,回来把自己的感受写成文字,刊登在杂志上,吸引更多游客。第一年,这种高端奢华真让我兴奋。可是第二年,我就开始觉得哪里不对劲了。我像是飘在空中,没有着落,我的工作状态和我在当记者时了解到的这个国家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距离太远。很快,“花花世界”失去了吸引力。我开始专挑艰苦的线路跑,穿越柴达木盆地,徒步于巴丹吉林沙漠;干干净净地进去,面目全非地出来。同事们都觉得奇怪:这个人怎么自己找罪受?他们不知道,只有去这样的地方,我才能找回自己真实的心跳。


有一次,我到了西昌螺髻山,与彝族的管理站站长一起登山。站长领着我看漫山遍野的杜鹃古树,真是太美了。闲聊的时候,我了解到管理站很穷,第一反应是在山顶盖座庙,赚点儿香火钱补贴一下。站长说:“王老师,您去过很多国家,我一辈子就在这个小地方,我的见识肯定没您多。我只知道,彝族祖先说这片山、这些树不是我们的,是子子孙孙的。我要替我的子孙看护它们,不能动这里的一草一木。”那一刻,我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啊。足迹踏遍万水千山又如何?我的世界观还不如哪里都没去过的人。


哥本哈根,一脚“踹”出个新大陆


2008 年,汶川地震。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灾区一幕幕人间悲剧,泪如雨下。心里的声音说,我想去灾区帮助那里的人。可彼时彼刻的我除了会扛摄像机、写稿、出镜、编片子,还会什么呢?我去灾区能帮上什么忙呢?


这时一家国际人道救援与扶贫发展机构在中国招聘媒体官员,帮助他们写灾后重建工作报告。这份工作太适合我了!我加入了这家机构,去往灾区,通过走访灾民完成自己的工作。那段时间虽然辛苦,但我心里很踏实。


5•12 地震一周年工作报告顺利发布,帮助捐款人了解了他们捐的每一分钱都花到了刀刃上。我刚从繁忙的工作中喘口气,领导就把我叫进办公室:“年底要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你去吧!”联合国?气候变化?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也不懂啊!领导鼓励说:“没事,咱们没开这个方向的业务,当然没人懂。你去了,一边干一边学,回来就懂了!”


就这样,2009 年12 月,我被一脚“踹”到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作为该机构代表团第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代表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 次缔约方会议(COP15)。这次大会被媒体称作“人类拯救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而它也开启了我和气候变化这个议题的缘分。


我在出发前看了大量气候变化的资料:气候变化是在一定时间尺度内年平均温度的变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过量温室气体造成的,近百年来呈全球变暖的趋势。概念有点儿抽象,于是我专门去甘肃农村考察,想了解当地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情况。


在村口,我们遇到一位盖房子的老人家。考察就从唠嗑开始,我随口问了一句:“大爷,您知道气候变化吗?”我原以为直接问气候变化这么专业的术语,大爷肯定不知道,没想到大爷把手里的铁锨一撂,说:“我当然知道啊!以前这个地方十年九旱,这十几年是十年十旱。原来3 月会下点儿雨,现在雨不下了,今年还下冰雹了,我的玉米全被砸死了!”大爷带我们来到玉米地边上,顺手掰下一根玉米棒子。表面上看不出这根玉米棒子有什么问题,可打开一看,里面的玉米粒全是瘪的。这一幕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农民靠天吃饭,天变了,农民就吃不上饭了。这就是气候变化最直观的负面影响。


这次调研让我心里有了底。在哥本哈根,我和国际团队的同事们跑前跑后,张罗发布会、组织媒体培训、协调会议,还要抽空自己补课,忙得不亦乐乎。两周内,我们白天过哥本哈根时间,晚上过北京时间,顾不上吃饭成了“家常便饭”。


第二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到哥本哈根大会现场会见联合国和各国领导人,积极斡旋,希望推动这次大会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会,实在是众口难调,最后不但没有达成各方期待的法律协议,西方媒体还顺手把谈不出成果的责任推给了中国。和所有在场的其他中国同事一样,我觉得心里堵得难受,塞满了委屈。


回国后,我开始积极推动多方合作,搭建对话平台,气候变化成了高频词。在国际场合,不能只强调政府怎么说,民意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2012 年,我组织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公众气候变化认知调查,了解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情况。结果非常令人振奋,超过93% 的受调查者对气候变化有一点儿了解,并支持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在年底的多哈气候大会上,时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长的克里斯蒂安娜引用我们的数据,肯定了中国的贡献,鼓励中国有更积极的表现。


没过多久,机构要在中国组建第一支气候变化专业团队。毫无悬念,我成了这个新团队的负责人,设计战略,带新人,和国际同事、国内伙伴一起开展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政策研究,动员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我每天都充实地忙碌着,工作涉及的主题从农业到生物多样性,从贫困到公正,从性别平等到青年领导力。我这才发现,只要是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议题,都和气候变化有扯不开的关系。我们一边学一边干,访村入户,组织专家调研,设计试点,发布研究报告,抓住各种机会组织公共演讲,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鼓励公众行动。对团队每一个人来说,那都是一段闪光的日子。


2015 年,我们和伙伴共同推进的陕西低碳适应与扶贫综合发展计划宇家山试点项目入选“改变先锋—发展中国家可持续低碳发展”优秀案例。那年12 月,我在巴黎气候大会现场见证了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巴黎协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我觉得自己看到了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一面。


南极,打开十年心结


2019 年是我入行气候变化领域的第十个年头儿。这十年,我和不同阶段的战友们紧锣密鼓地推进气候治理,把自己变成了一杯“行走的鸡血”;这十年,我当了妈妈,有了儿子马达和女儿斯加,两个孩子的名字加起来是我挂念着的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这十年,我“回炉再造”,一边给马达喂奶一边复习考博,怀着斯加准备博士学位论文,就在《巴黎协定》通过的那个晚上,我落笔完成了毕业论文定稿。


十年是人生中不长不短的一个节点,参加“家园归航”考察南极是我送给自己的最好纪念。期待中的考察收获不少,我对自己坚守的事业也更有信心,而和20 多个国家的女性科学家日日夜夜的交流开启了我对人生和自我的不同层次的思考。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航行途中的夜谈,这次谈话帮我解开了十年前的一个心结。


夜谈主持人是克里斯蒂安娜,她这次的任务是带大家学习自我、他人与环境的关系。她邀请三位成员上台,分享自己用什么方式影响了自我、社区和政府。我被点名从与政府合作的角度分享自己的经历。我有点儿犹豫,说实话,我最想分享的是在哥本哈根感受到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成见。可看着台下坐着的这几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伴,要是我把我的真实感受说出来,她们能理解吗?


既然这是一直梗在心里的结,既然被推上台了,那我就说出来吧! 我讲了十年前我在哥本哈根看到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的进步,讲了最后时刻中国受到的不公正的对待,讲了过去十年我看到的各方的努力,讲了推动合作过程中的挫折与坚持。我说,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够看到一个进步的中国。讲述的时候,我有种豁出去的心态,不管有没有人能理解,反正我把在心里憋了十年的话讲出来了!克里斯蒂安娜激动地说:“中国从2009 年被动地跟随,到2015 年成为《巴黎协定》的重要推动者和贡献者,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又一次,我的眼里充满泪水,这一次是感受到自己和自己的国家被接纳、被尊重后从内心迸发的喜悦的泪水……


你好,人生!


直到硕士毕业前,我还在问自己:我究竟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有一天,一个实在被我问烦了的朋友说:“嘿,老天爷给你一辈子时间,如果你这么早就找到了答案,那剩下的时间你干什么?”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后来我一路走,一路找,一直找。直到从南极归来,我知道,我终于接近答案了。


我要的人生,就是我正在经历的!也就是接受当下的自己,卸下“坚强的面具”,与习惯追求“别人眼里的完美”的那个我握手言和,感受内心深处的柔软和力量。


在正前方,我还有很多书要看,有很多知识要学习,有很多朋友要认识,有很多成见要打破,有很多次成长要经历。


我的朋友,你呢?


(关于王彬彬:“家园归航”第三届成员,气候变化行动研究者,户外运动爱好者,马达和斯加的妈妈。)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我们的故事

第一节 气候变化

姚松乔:为了地球母亲而远航

王彬彬:气候变化与我何干

王春光:全心投入可呼吸的人生

卢之遥:路漫漫兮 真挚前行

王怡婷:身体力行 协行方远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

王丽:如果我的人生是一本书

林吴颖:接纳自己 改变世界

罗易:谁人可以定义我


第三节 人与自然

孙翎: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胡婧:向着未知 步履不停

胡熙:深度好奇 挑战人生

张雪华:寻寻觅觅的精神家园


第二章 她们的故事

第一节 气候变化

娜塔丽:我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莫妮卡:探索南极20年的神奇队长


第二节 动物与海洋保护

库琳:城市女孩儿的丛林之路

梅拉尼娅:上天入海追寻我

玛姬: 当爱像海洋那么深


第三节 人与自然

塔雅芭:美丽星空下的抗争

弗朗西斯:找到你的位置 占领这个地方

凯伦: 涅槃重生 与癌共存


第三章 领导力工具箱

第一节 我需要领导力吗

第二节 那些关于自我认知的事儿

第三节 是什么影响着行为改变

第四节 换一个角度思考人生

第五节 人生战略图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