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血融大地
0.00     定价 ¥ 6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521352
  • 作      者:
    钟程发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个平常的人生故事,一阕感人的时代传奇。
  把生命的坚强与勇敢给我,把人世的成就与光芒给你。
  一个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人,举着尊严与自豪感念大地。
  有一种磨炼叫苦难,有一座熔炉叫军队,有一种信仰叫忠诚,有一种精神叫奉献;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乐意倾听的故事,这是一个听了令人掉泪、令人感奋的故事。
展开
作者简介
  钟程发,江苏兴化市人,中共党员。1945年1月出生,1963年8月入伍,在部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参谋、战勤科长、师后勤部副部长、师后勤部党委常委。参加过我国首颗原子弹、氢弹试验的防空作战和援越抗美作战。1987年转业,历任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协副主席等职。退休后担任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区作家协会主席等职。编著出版了《京口掌故》《京口古韵》《京口与名人》《京口名胜》《京口群贤》《京口风物》《京口名人轶事》等二十余部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作品讲述了主人公从穷乡僻壤的孩子到出色的战士,最终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干部的人生历程。孩童时代的艰苦、部队生活的磨砺,使他成为了一个坚强、勇敢、乐观的人。一个人的经历就是时代的缩影,作者的成长伴随着祖国的发展与繁荣,他也以自身之力,加入到国家的建设中来,经历和见证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血融大地》记录了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故事,他的经历不只是他个人的精神财富,更是一个令人感奋令人掉泪的精彩故事。作品充满正能量,有不乏文字魅力,有较强的可读性。
展开
精彩书评
  ★一个人的经历就是小说,充满了故事和悬念。一切都具有未知性,一切都有传奇故事性。一个老兵的经历就是荣誉,通过回忆告诉这个时代的人:我曾经活得很艰苦,但也很辉煌;我经历过战争,也经历过胜利;我曾经与死亡擦肩而过,只为今日盛世的幸福。
  ——王川
  
  ★全人类的战争中,逝者的恩泽是让每一位存于世的人们从回忆与反思中感知、感恩,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一条康庄大道。《血融大地》的书写,正是缘于这样的感恩之心,守住世界和平的阵脚。
  ——蔡永祥
  
  ★每个人的个人史,都是一部古老的历史机器重启后完整的世界史,透过这个窗口瞭望,我们能从时代的镜像中懂得悲悯、仁爱和文明。该书以个人亲身经历的视角对应细节,以道德化的传记纪实叙事,融入宏大历史的总体性记忆,向未来飞跃。
  ——钱兆南
展开
精彩书摘
  《血融大地》:
  童年于我,如春天的河坡上一簇簇鲜嫩的芒草,无论天翻地覆,这根与大地都不离不弃;又如万丈高楼地基下的桩芯,深深插进地心,无论这楼有多高,它的根基永远像一个楔子一样钉在那里。几十年后再回望,绵延不尽的苦涩背后,亦有苦尽甘来的意韵。童年对我一生的影响之大,一时竞沉重得无法启齿。
  每个人的一生中,无论历经多少事,长大了无论离家有多远,童年的记忆永远抹不掉。童年是人生宏大背景的基础,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地理上的;无论是民族的、家国历史的背景,抑或人类、地球和宇宙时空的背景,哪怕再细微,其本质是巨大的、富有力量的。童年,是人之初巨大的宝藏。
  我们里下河地区有一句俗语:三岁看到老,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意思是:小时候的样子,到老了都不可能有大的改变。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口里含着乡音,背负着家族的愿望走出家门,当兵第二年便走进茫茫戈壁。面对荒凉无边的大漠时,年轻的我如一粒滚烫的沙子,在沙漠上备受煎熬,但只要想起里下河清凌凌的河水和田垄上郁郁葱葱的青草,就不觉得孤单。那里有我的兄弟姐妹们,父母亲坟茔上的青草绿了枯,枯了绿,我感情的触角时常伸向那个绿绿枯枯的坟头,那方寸之地的泥土下有一股强大的热能催促着我只许前进,不能后退,我的魂落在那里风雨几十年。
  离家越远,那份渴望回到故乡的心越深重。可是,近乡情怯,越是想,越是怕,怕那些碎片式的回忆切断自己与故乡连接的精神脐带。
  在写下这本自传的时候,无数次想过,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语言来描摹童年和故乡,描写我苦难的童年,以及在艰苦的大西北荒漠,与年轻的战友们在原子弹试验基地执行任务,在援越抗美的崇山峻岭中,炮弹、炸弹把耳膜震破,两手鲜血,却不知道疼。最终确定,就用纪实文学的写法来述说这大半生的真实故事,把这些真实的故事说与我同甘共苦的妻子陈兰英听,并留给我可爱的女儿惠惠、女婿眭尔佳、外孙女乐乐共享,让他们记住我们这一辈人所走过的艰难奋斗之路,记住我对他们的珍爱,记住一个曾经苦难的家庭和从弱小成长起来的强大国家所经历过的重大事件。还要告诉更多的后来人,如果没有上一代人的昨天,怎么会有今天的太平盛世,并希望他们珍惜当下的每一天每一刻——一个人活在世上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一个人童年时的样子,就是他年老时的模样。
  1945年正月十五,我呱呱坠地。这一天,兴化下圩乡朱南村的元宵节过得有些不同寻常。一个贫穷的家中,一个弱小的生命出现在疼得死去活来的母亲面前时,茅草屋檐上挂下的尺把长的冰凌子,在太阳的鼻子底下闪着晶莹的光。
  我是家中的第六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母亲怀我的那年,家里穷得经常揭不开锅,一天只能勉强吃两顿。为了保存体力,父母让哥姐们少出门,没事坐在家里。父亲和母亲背着破竹篮子出去找野菜,把能吃的草根、榆树叶子、树皮都弄来,反正只要是听人说能吃的,都弄回来煮一锅菜汤。直到最后这些都吃完了,村里人开始吃观音粉(一种细腻点儿的泥土)。
  我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也没过到什么好日子。那时候,全国还没解放,抗日战争进入尾声,到处是战争留下的伤痕。我家没田,靠租地主家的几亩地过活,收的粮食有一大半交了地租,留下的一点儿粮食根本吃不到下一个收获季节。这点儿粮食中还得留下种子。乡里人说,谁要是吃了种子,嗓子眼要长毒疮,再好的东西都不能吃,最后会活活饿死。其实这恶毒的诅咒是专门为了对付那些可能守不住种粮的人家,给他们善意地提个醒:哪怕饿得前心贴后背,也千万别打种子的主意。
  灾难来临的前夕,大家都在死撑活挨着,十天半个月好忍,想办法到野地里寻点儿掉在田里的粮食,比如,胡萝卜地里掉在土里的半截胡萝卜,玉米地里落下的几粒玉米籽,花生地里几株发了芽的花生苗。等这些全吃光了,乡亲们忍无可忍,开始打种子的主意,哪管那些恶毒的警告会一语成谶——谁吃了种子要挨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那一年春天,村庄里除了种子,已没有一粒余粮,村民们饿得前心贴后背,饿得胃开始痉挛,眼珠子发绿,最终忍不住把手伸向了种子。当这些种子被填人胃中没多久,大地上所有的植物神秘失踪,残忍地背叛了全村的人,让整个村庄陷入了无边的困境之中。
  ……
展开
目录
经历就是财富 王川
自序
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
第二章 追梦蘑菇云
魔鬼训练
秘密行动
高层决策
沙场磨炼
惊天一爆

第三章 血染的青春
南国燃起硝烟
炮神驰骋疆场
勇士痛歼飞贼
热血铸就忠魂
战地黄花芬芳
战争不让女人走开
异国趣闻趣事
情深告慰英烈
思念昔日战友

第四章 雨后复夕阳
转业后的使命
政协与统战,民众的桥梁
关工委,青少年的渡口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