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侦探》:
一辈子的租客
凡遇到对公众,特别是对某些人来说重要非凡的事,我们侦探总是探路的先驱。当然,我这么说的时候,自然是男女侦探都包括了。
例如,就有这么一件案子,是在事发几周后才引起我的注意的。
有一位独身而居的贵妇突然死在了家里。这位夫人一向寡言少行,家中除自己外只有一位女管家。奇怪的是,这位夫人的儿子在她咽气的两个小时前去过她家。贵妇的家宅离城镇很远,而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儿子几乎立刻就返回了伦敦。当中有一段时间,这所宅子只由前文提到的女管家照管——与其说照管,不如说任她控制更为恰当——而这位女管家的脾气在已故女主人居所附近可没得过什么好名声。
这个例子我就不详述了,毕竟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让大家见识一下警探的办事效率。简单地说,在儿子离开和到达之间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入室抢劫。
邻居都怀疑是谋杀,儿子听闻也相信这个说法,认为是抢劫案。
女管家被带去问话,听了指控后粗鲁地否认了,警察也立即释放了她。她还愚蠢地威胁警察,要以诽谤名誉为由起诉警局。
已故贵妇的儿子拒绝就抢劫一事采取任何措施,坚称不想让自己母亲的名字和丧事与刑事诉讼掺和在一起。他任由此事逐渐被人淡忘——这也正是他期待的效果。不过此时应该能看出,他因为某些文件尚未办妥而备受困扰,而这些文件都与他母亲的死有关。
四个月过去后,警方终于出面调查此案,其效率又一次证明了侦探一行的重要性。警方自然听说过前文提及的抢劫案,但按照正常程序,他们没法介入调查,因为无人报案就没法立案侦查。但警方没有进行调查,并不意味着他们忘了这件案子。
后来这一地区发生了一起抢劫案,警方拿到了搜查令,依法进行搜查。他们在一间小屋外的牲口棚里找到了一个漆过的钱匣。这间小屋属于一对夫妇,他们与前文提及的女管家相识,在贵妇宅邸只由女管家一人全权负责期间,这对夫妇曾去过那宅邸。
找到钱匣的警探几乎立刻就认为,这个钱匣与已故贵妇家发生的抢劫案有关。经过一番仔细检查,他发现钱匣盖子上刻有贵妇姓氏的首字母。如此他就十分确定,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于是出于职责,他将涉案小屋的租客带回拘留。
案情对这位不幸的人明显不利。而警方通过一系列侥幸的猜测和一番辛苦的调查,查到了死者儿子身上。此人能拿到他已故母亲所持有的一整套钥匙,其中一把就能打开涉案的钱匣。他复制了一把钱匣钥匙,并以此打开了钱匣,所以钱匣并未受损。
然而这位先生拒绝起诉,而被抓的租户除了因被拘受审受了些惊吓外,也没遭什么大罪。
至于这位先生和这位警探谁尽到了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我就留给读者自行解答了。我引述这个体现了刑侦系统运作方式的例子是想让大家知道这个系统能发挥多大的价值。本该提起诉讼的人都犯了这样的错误:认为行事宽和容忍比追求公正的惩罚更恰当。
警探总是查了一件案子后,却发现原告丝毫没有作为原告的自觉。
……
展开
——《卫报》
开创了女性侦探的先河,秉承了侦探小说传统。
——《独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