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金融道.4,今天我们怎样做银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1710151
  • 作      者:
    陈琳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银行业的解构与重构

一本迈入银行业新时代的宣言书

一本银行规划新战略的指引书


经济学家张维迎、银行家雷蒙德·戴维斯 作序并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陈琳,银行战略咨询专家,财经作家,金融理财师,融至道咨询常务副总裁,上饶银行、长春发展农商银行独立董事。“金融道”系列丛书作者,从事银行管理和银行战略咨询17年,擅长银行战略规划、金融创新研究、金融企业文化设计、银行大零售转型等,对银行经营管理有独到的认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展开
内容介绍
  2004年至2013年这10年间,大部分银行的年均净利润增幅超过了15%,所以,这10年也被银行人称为银行业的黄金十年。而2013年之后,银行业正从过去相对稳定的行业,变成一个更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的行业。银行业整体性的大风口变得难觅踪迹,部分银行或多或少地找到了自己的小风口,大部分银行可能都将在懵懂中错过。但这新的小风口将再一次拉开银行之间的差距,决定银行未来10年命运的关键。
  这正是《金融道4:今天我们怎样做银行》试图探讨的问题。中国的银行业正处在巨变的前夕,一方面从优选银行业的跟随者变成了领者,一方面又面临着来自靠前科技巨头的巨大竞争压力。整个行业的基础——客户、技术、监管等都与过去截然不同。要回答今天我们怎样做银行,首先要弄清楚银行到底是什么,银行经营的本质逻辑是什么?银行就应该是我们看到的形态吗?
  《金融道4:今天我们怎样做银行》按照从2013年到2019年的大致时间脉络,详细解析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和银行经营管理的变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当下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银行业迈入新时代之后的变革和未来。书中展示了不少银行的成功案例,这其中有国外的银行,也有一批具有战略定力,不断创新迭代、深化定位、持续发展的靠前银行。这些银行会用它们的经历给我们启示和有益的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银行业大变局的开始


上海自贸区只是一个开始

2012 年11 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以下简称党的十八大)。

2013 年3 月16 日,吴敬琏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论坛发表“中国怎样重启改革”演讲时,解读了党的十八大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中国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怎么改,市场化是经济领域改革的关键。

市场化改革接踵而至。

5 月末,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的一份文件《关于2013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推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

电信行业:首批虚拟运营商名单公布,苏宁、国美、迪信通、乐语、爱施德、天音、阿里巴巴、京东八家企业已经就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与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签署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这八家企业将成为内地首批虚拟运营商。

铁路行业:3 月10 日撤销铁道部;8 月19 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指出“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

能源行业:发改委取消或下放油田气开发、水电站、燃气发电、风电、交流电网、油气输送管网等项目的审批权。

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这一指导思想在行业性改革中逐步实施,在一些支柱性行业开始攻坚。

同时,一个更具突破性意义的改革也在酝酿中。2013 年8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于9 月29 日迅速正式挂牌。上海自贸区将开放金融服务、航运

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等六大领域,这是中国大陆首个国际意义上的自贸区。

对政策敏感的人关注的不仅仅是上海自贸区将能够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8 月30 日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还表决通过一项重要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此区域内对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资,暂停《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试行期为3 年。

在一个特定的区域,暂停相关法律进行先行先试,这在改革开放30 多年以来尚属首次。

“如果说第一轮改革的起点是深圳特区,那么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是第二轮改革的起点,而且自贸区一定不会只有一个,制度性改革已经开始。”在这一年的中小商业银行CEO 论坛上,金海腾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为银行从业者,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中金融服务领域的开放,上海自贸区将要试行的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资产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这将推动银行业真正市场化的加速进行。”

作为经历了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中观及微观管理者,金海腾在物价改革、商品流通体系改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上一轮银行业改革时刚好都从事相关领导岗位的工作,对于政策变迁和宏观大势的把握有自己独到的判断力。

金海腾喜欢也善于用哲学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在某一个区域暂停相关法律,这是涉及修法的重要决定,这一定是引起新一轮质变的开始”。

这一判断的论调,斩钉截铁。

作为商业银行导向的中国金融体系,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是金融改革的关键一环,而此时,改革已不只是听闻脚步声了。

2013 年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此后,“自贸区”甚至成了一个特定名词,一些银行、企业在进行内部改革创新时,将创新试验田的名字直接定义为“自贸区”。


垄断的中国银行业


2013 年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标志性年份,而就在此之前的一两年,作为市场化改革进展最慢的竞争性行业之一——中国银行业,在业内还有许多至今仍被人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声音。

2011 年的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某银行行长说:“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银行的利润高到什么程度,有一个数据我们可以看一下。

2012 年,中国商业银行全行业的净利润突破万亿,达10 275 亿元,比上年增长17.42%,但是实体经济惨不忍睹。A 股2 469 家上市公司剔除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以及非银行金融企业之后的2 411 家上市公司同比利润增长率为14.82%。

2012 年A 股上市银行的利润之和占所有A 股上市公司总利润的52.57%,已经超过了一半。这可能是让银行从业人员引以为傲的事情,但也让大多数非银行业的人感到郁闷和气愤。

一位知名的企业家就点评道:“金融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实体经济是主人,金融业是保姆。现在主人都要上吊自杀了,保姆在一旁数钱,偷着乐。”

这畸形的利润分布就源于中国银行业长期以来的垄断。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建立了“大一统”的金融体系,直至20 世纪80 年代,银行业的改革才初步开始。

第一阶段是1986—1994 年,分设农、中、建、工,基本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四大国家专业银行为骨干的银行体系;成立了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9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开办邮政储蓄银行。

第二阶段是1994—2003 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阶段,各地城市信用社改制成立城商行,部分农村信用社改制成为农商行。

第三阶段是2004—2013 年,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2003 年银监会成立(2018 年和保监会整合入银保监会),2007 年首批村镇银行试点。

进入21 世纪后,相继有3 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获批成立:2003 年,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更名为恒丰银行;2004 年,浙江商业银行改制为浙商银行;2005 年,渤海银行成立。

从中国银行业前期的这个改革脉络当中可以看出,除了2005 年新成立的渤海银行,在1996 年之后至2013 年,几乎没有成立其他新的银行(村镇银行除外)。

这样的制度性安排,使得银行体系以外的机构和资本难以享受银行业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收益,各个银行可以专享政策性红利。

虽然说银行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特许经营的行业,但是因制度性限制所形成的独特垄断体制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原有体系中的银行从产权结构上看,均由国家资本或者地方政府资本实际控制,所以在经营理念上带有强烈的中央部门银行或者地方政府银行意志的行政化色彩,这个行政化的色彩是造成中国的银行强烈同质化的根源之一。

垄断所带来的是银行拥有极强的议价能力,在客户选择、服务定价等方面拥有绝对的主动权。消费者能够选择的是这家银行的服务,或是那家银行的服务,而除了银行,好像找不出其他什么机构可以提供类似的服务。

同时,由于利率的管制,银行的垄断经营还能获得极大的利差收益,2012 年,中国大部分银行的利差收入比重高达70%~80%,部分市场化程度更低的中小银行,这一比重甚至更高。

也因为这样的行政化垄断,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名词和现象应运而生。一是“跑贷款”。“跑”字很形象,因为银行贷款是一种资源,银行家们是“朝南坐”的,所以你得不断地“跑门路”。网上流传着一个关于王健林“九天九夜没睡跑贷款,最后一分钱没拿到”的段子。

王健林曾说:“为了拿到银行贷款,有一段时间我九天九夜都没有睡着觉,什么安眠药、什么打针就是睡不着觉。到后期整个人都有点精神恍惚,失常了。”那时,银行8 点半上班,王健林8 点就去等行长,就在门口站着,甚至站到6 点下班行长也不出来。银行里等不到,就去家里等。就这样,王健林整整两个多月一共跑了55 趟,最终还是一分钱都没拿到。

而一些更善于“跑”的人,则成为资金需求者与银行之间的桥梁,于是一个附属的行当也产生了——资金掮客。二是“银行乱收费”。服务收费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

提供服务需要付出成本,你作为消费者就需要出钱。而中国银行业诸如办理贷款还要搭售理财产品、高额的刷卡手续费等服务收费质价不符、贷款捆绑、转嫁经营成本和巧立名目乱收费等现象却成了行业性的通病。

三是每家银行几乎都是一样的。在国内很多城市,如果从百度地图上看,大概银行网点的密度比许多公共设施的密度都要大很多,但是当你走进某个银行的网点,你所能体验到的服务却是没什么差别的。有人戏称:“你把A 银行的招牌换成了B 银行,把B 银行的招牌换成A 银行,你再去哪家银行,都会觉得没什么变化。”

而在高峰期有数万家银行的美国,各家银行几乎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就如2008 年金融危机后成为美国市值最大银行的富国银行——存款市场份额在美国的17 个州都名列前茅,是全美第一的抵押贷款发放者,全美第一的小企业贷款发放者,拥有全美第一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同时是美国唯一一家被穆迪评级机构评为AAA 级别的商业银行,它有自己的特色。

沃伦·巴菲特这样评价:“很难想象一个企业做到这么庞大的规模还能具有独特性。你会认为,随着它们的规模扩张至如此庞大,在经营上就会与其他银行没有什么差别。但并非如此,富国银行继续坚持走自己的独特之路。”

在2012 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一年一度的年会上,富国银行的高级副总裁,也是其小微业务的创始人萧兵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这是一次官方性质的邀请,萧兵演讲的主题就与银行差异化经营相关。“中国的银行如何差异化经营”已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差异化的真正出现还有待时日。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1  市场化思维下的解构与重构 张维迎 / VII

序2 中小银行的生存之道 雷蒙德·P. 戴维斯 / XI 

序3 角度·逻辑·辩证法 章伟良 / XV  


第一篇 

第一章  银行业大变局的开始 

上海自贸区只是一个开始 / 003 垄断的中国银行业 / 006 资金价格的“双轨制” / 011 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 / 014 首度跌破50% / 017 黄金十年的结束 / 021  


第二章  银行的窘境 

银行踩了多少雷 / 023 传统的客户正在老去离去死去 合规靠制度 / 030 绩效主义的误区 / 037 战术勤奋,战略懒惰 / 041  / 027  


第三章 另一种“银行”

美国的特色银行们 / 045 靠并购成长的最好的银行 / 048 像风投基金的硅谷银行 / 053 做银行业务的数据公司 / 056 可以解决短贷长用问题的“银行” / 058 互联网金融对手横空出世 / 063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降临

央视《对话》首次连续两期同一话题 / 067 所有数据都是信用数据 / 070 从人大重阳到与省长侃大数据 / 073 一名银行行长首创金融扶贫 / 078 拿信用换钱 / 081 试水综合征信建设 / 084 从信用生态到社会生态到自然生态 / 085 阿里巴巴的成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 088 银行首席数据官与运营大数据战略 / 092 


第二篇


第五章 在不确定性中引领

银行业进入“无人区” / 099 率先抢跑的互联网金融 / 103 银行业的黑天鹅 / 106 不与银行家交流的银行家 / 110 网点建设的标准:不像银行 / 115 欢迎来到世界上最伟大的银行 / 120 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引领 / 125 


第六章 不是所有“社区银行”都能叫社区银行

社区银行是零售银行的救命稻草吗 / 131 此“社区银行”非彼社区银行 / 134 从社区银行到儿童银行 / 138 都是跨界,为什么儿童金融模式成功了 / 146 管理驱动式转型 / 149 


第七章 旧同质化走向新的同质化

同业成瘾 / 158 没有电商基因的银行系电商 / 163 直销银行的迷局 / 167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糊涂账” / 173 同质化的零售转型和零售银行的本质 / 177 一日三文挺“三农”——乡村振兴 / 179 


第八章 新对手入局

收放之间:第三方支付的“第三劫” / 184 重要的变局:民营银行开闸 / 188 新生事物改变银行 / 193 银行主动定位的开端 / 197 分化:民营银行的生存现状 / 200 汇丰银行零售业务独立 / 204 


第三篇


第九章 银行业新顶层设计的确立

巨变的前奏曲:“股灾”  / 211 “十三五”规划的关键词:创新与转型 / 215 “互联网+”加了什么 / 218 存贷比的“远去” / 222 利率市场化的“临门一脚” / 226 


第十章 为什么资产荒

不良资产卷土重来 / 231 战略定力也能趋利避害 / 236 全面风险管理的辩证思考 / 240 风险管理的苦功夫 / 245 被疯抢的马桶盖 / 251 所谓的“资产荒” / 255 


第十一章 大平台

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 / 259 信息时代的企业 / 262 抢银行生意的大平台 / 267 平台经济时代的银行 / 273 顾客,而不是客户 / 278 


第十二章 站在可能的未来看现在

穿越“虚无”:让战略走下“神坛”  / 284 颠覆传统:构建式战略的诞生 / 288 战略立意与战略制高点 / 292 闲棋冷子与“无中生有” / 295 战略、战役与战斗 / 300 战略是目标与能力之间的协调 / 304 


第四篇


第十三章 回归本源做银行

进入强监管的新时代 / 311 金融领域的顶层设计:金融工作会议的解读 / 314 回归商业银行的本源 / 319 强监管时代的银行公司治理与监事长履职 / 321 


第十四章 银行数字化转型

互联网经济为何青睐中国 / 326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 330 我们的客户在哪里 / 335 科技的祛魅 / 338 硅谷文化和银行文化的碰撞 / 341 一个银行互联网爆款产品的诞生 / 345 


第十五章 从产品金融走向产业金融

难以触摸的新产业新业态 / 351 破局之道:新产融结合 / 355 从旅游金融到旅游信用生态建设 / 357 “链家金融”现象的再思考 / 365 K12教育产业金融与交易银行 / 368 农民工住房金融 / 374 从产业金融到产业银行 / 376 


第十六章 文化决定未来

自上而下植入创新基因 / 381 一家有银行牌照的科技公司 / 386 有这样一家敏捷的银行 / 389 信用文化是银行文化的根基 / 393 文化驱动力的打造 / 396 从思维原点入手打造队伍 / 400 


跋 空想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