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4191634
  • 作      者:
    作者:汪平西|责编:丁丁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城市旧居住区作为城市最基本的生活单元,一直以来都是城乡规划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尤其是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而居住环境对于疫情发展的影响又至关重要。为此,如何紧随国家政策,把握旧居住区更新机遇,探索后疫情时代的旧居住区更新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随后,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最后,本书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本书适合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和城市管理者阅读参考。
展开
目录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O.1.3概念界定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O.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0.4.1 研究方法
O.4.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年)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年)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年)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年以后)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1.4 _3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3.1 -3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3.3.1 访谈
3.3.2 实地观察
3.3.3 问卷调查
3.3.4 文献研究
3-3.5 认知地图
3-3.6 数据分析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4.21 3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5_3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3.1 文献回顾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5.4.3 模糊综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