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代序)
第一章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文学本义论”与文学实用说
一、“文学革命论”:取“写实”而弃“空想”
二、“文学本义论”:“文”与“言”合一
三、批评标准论:自足与实用并行
四、批评方法论:文学与历史分界
第二章 李大钊:文明“差异”论、“美在调和”论与文学“崇今”论
一、文明“差异”论与“第三新文明”的生成
二、“美在调和”论与民族习性的涵育
三、文学“先声”论、“崇今”论与“心理表现”论
四、文学批评论:写实与理想的辩证统一
第三章 瞿秋白:“文学革命”的批判与“革命文学”的建立
一、文学思想:从“人生即艺术”到“政治即文学”的演变
二、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从“写实主义”到“唯物辩证法的现实主义”
三、大众文艺与文学语言:用“活的语言”表现“活的现实”
四、鲁迅研究:文学批评个案中的目的、方法与文体
第四章 周扬:政治“正确”视野下的文学本质论
一、大众文学:形式与内容
二、与“第三种人”“自由人”的论争:文学“真实”与政治“真理”
三、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及其典型论:政治“正确”下的理论“修正”
四、“两个口号”的论争:“新的配置”与“重新排列”
第五章 胡秋原:超越“阶级性”与“工具论”的“文学自由”论
一、文学的阶级性:是单一的,还是复杂的?
二、文学的功能论:为人生,还是为艺术?
三、文艺的自由论(价值论):精神的不羁、创造的无碍与人格的独立
四、文学批评个案:对钱杏邮文学批评之批评
第六章 冯雪峰:“原则之论”与“具体批评”的矛盾与调和
一、“并非浪费的论争”:文学的阶级性与“创作自由”论
二、大众性、民族性与民族形式:形式与内容之辨
三、“原则之论”与“具体批评”:批评实践中的矛盾
四、鲁迅论:“中国特色”及其“精神谱系”
第七章 鲁迅:在“文学的自觉”中实践“真切的批评”
一、文艺与政治(革命):歧途中的“文学的自觉”
二、文艺的阶级性:“都带”,与“只有”及“超阶级”
三、文艺的大众化:“将文字交给一切人”
四、文学批评的建设:“真切的批评”
参考文献
附录:文学观念变迁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