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阻止变化”意味着有意识地提供有倾向性的内容以防止在公众中变化的发生。通常,这是指相同观点的重复或者有挑战性观点的缺失。我们有很多证据表明,媒介“无变化”效果由于有它自身长期的含义而应当引起重视。它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因为任何观念或信仰的变化都会在将来进入到社会过程并产生影响。
郎氏夫妇指出了另外一些已经被观察到的效果类型,包括“交互的”、回返和“第三人”效果。“交互的”效果是指被媒体报道的个人或者社团的结果。例如,一个预先设计的事件,常常因为被报道而改变。在媒介和被报道的事实之间常常有某种交互式的作用。吉特林(Gitlin)证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术运动是如何受到其自身报道的影响。回返效果是指一个预设的变化如何转变成相反方向的变化,这个现象在竞选中经常发生。2“第三人”效果指的是人们普遍认为别人容易受影响而自己却不受影响。“睡眠者”效果也用来指很长时间之后才显现出来的效果。
传播效果研究有着丰富的课题。首先,每一个具体的传播过程都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信息载体、媒介渠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等要素和环节构成的,每一要素或环节都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传播效果实际上是作为这些环节和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因此,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首先必须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课题: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考察传播者(包括媒体组织和传播工作者)的性质,他们在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传播者的信誉度与权威性等对效果的影响。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考察内容的主题、观点、价值取向等信息内在因素与传播效果的关联。文本分析是考察信息内容之效果的一种基本方法。
3.信息载体与传播效果——信息(message)是通过语言、文字、音声、图形、画面、影像等载体传递的。考察这些信息载体或象征符号的意义、功能和效果的特性,是这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传播技巧指的是唤起受传者注目、引起他们的特定心理和行动的反应,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的策略方法,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求法等,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受传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受传者的属性对传播效果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受传者的属性既包括性格、兴趣、关心等个人属性,也包括他们的人际传播网络、群体归属关系等社会属性。这些个人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以上这些课题,是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之际所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大众传播作为一个综合的、宏观的社会过程,相应地还包含着许多宏观效果的研究课题。例如,大众传播与人的社会化,大众传播对社会认知、心理和行为的导向作用,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等等。s
一、魔弹理论
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学说和行为主义理论被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宣传理论。这种理论把媒介对人的刺激看作是魔弹渗入受众的大脑,并迅速使受众将特定的概念与强烈的情感之间建立起联系的过程。宣传家相信,通过对这些魔弹的精心控制,能使受众本能地把正面的情绪(比如忠诚和崇敬)与自己的国家联系在一起,而把负面的情绪(比如惧怕和憎恶)与他们的敌人联系在一起。这些宣传家认为普通民众根本没有力量抗拒这种影响。
魔弹理论推断了一些行为主义理论没能充分验证的东西:外部刺激(比如那些通过大众媒介传输的观念),实际上能使所有的受众都按照高明的宣传家所期望的方式行事。该理论认为,受众无力自觉抵制媒介的操纵。无论他们处于何种社会地位,无论他们所受的教育有多高,宣传的魔弹都会穿透他们的思想防线,改变他们的想法和行动。在魔弹理论看来,理性只是形同虚设,完全不能抵制强大信息的侵入。受众没有能力对这些讯息进行筛选或批判。信息渗透进他们的潜意识,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
如果魔弹理论是正确的,那我们真是生活在一个可怕的世界里。想象一下,假设全国的电台听众正收听他们最喜爱的节目,忽然,高明的宣传家插播一个命令:“每个人都把脸涂成紫色!”第二天,骚乱便出现了,因为人们纷纷要求政府设立专门供应紫色颜料的供货中心。漆刷的价格暴涨至60美元。真是一场混乱!这看上去多像是一部过时的科幻片啊。然而,从20世纪初至中叶,这类说法却得到严肃对待。毕竟这类事情在德国、俄国、日本和意大利发生了,难道不是吗?
魔弹理论的倡导者引用无数例子来证实媒介的显著力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