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知识广度与深度,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通识读本“新核心素养”系列重磅推出!
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通识教育与通识阅读应运而生。本书系目的在于让读者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最终成为一个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
● 一本书读懂艺术的主要话题和作品,艺术入门读物shou选
本书涵盖了艺术的定义、历史、起源、形式、目的和争议几大主要问题,涉及的艺术品包括石器时代的雕像、中世纪的大教堂、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以及20世纪以来的现代艺术。直击艺术的重要主题和作品,是读者进入艺术学科的jue佳入门读物。
● 通过掌握艺术鉴赏方法,认识自己、历史和我们的文化
艺术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它揭示了艺术家的情感,更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通过鉴赏艺术,读者可以对自身和我们的历史、文化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
● 湛庐文化出品。
● 谁是米开朗琪罗的灵感来源?什么原因使一个便池价值数百万美元?伪造的东西能被当作艺术吗?千百年来,艺术与人类相伴相随,人类因艺术而得到治愈。本书从石器时代的小雕像讲到21世纪的视频艺术,米开朗琪罗、伦勃朗、德拉克洛瓦、莫奈、凡·高、塞尚、毕加索等艺术家齐聚于此,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艺术盛宴。
● 作者劳里·施耐德·亚当斯摒弃了常常让主题陷入困境的“主义”,将作品本身带到了聚光灯下。通过对艺术中的争议进行详细的探索,亚当斯将引人入胜的叙述和艺术理论的基础结合了起来。
● 本书是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新核心素养”系列图书之一。“新核心素养”系列致力于推广通识阅读,扩展读者知识广度,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涵盖哲学、心理学、法律、艺术、物理学、生物科技等诸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读本。
从艺术家的角度理解艺术品
图像分析法挖掘作品的图像意义和内涵,女性主义分析法从性别的角度解读艺术品。除此之外,传记和自传分析法可以让我们了解艺术家本人。我们对艺术家的生平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也越能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
接下来,我们以米开朗琪罗、毕加索和凡·高为例,阐述传记和自传分析法的作用与意义。除了现存的档案记录以外,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和自传中透露了大量的个人信息。阅读艺术家的自传,我们可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米开朗琪罗除了专攻雕塑艺术以外,也写过诗歌,他的部分作品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毕加索的个人传记和绘画成为供后人研究的文本;凡·高给他的弟弟写了很多封信,这些信件记录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艺术的看法。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是一件自传式的作品,它蕴含了艺术家本人的心理活动。在此之前,我们以图像分析法解读过《大卫》,接下来我们试着以精神分析法解读这件作品。粗略地观察,大卫是一名年轻的男子,他一手拿着石头,一手拿着弹弓,笔直地站着,姿态看似放松。但如果仔细观察大卫颈部和躯干的细节,我们会发现他其实很紧张。
大卫的人物形象源自《圣经》中大卫与巨人哥利亚搏斗的故事。大卫没有穿盔甲,所使用的武器只有手中的石头和弹弓,但最终,大卫战胜并斩首了巨人哥利亚。这座雕像原本打算被放置在佛罗伦萨大教堂,但最终却被放在佛罗伦萨旧宫的门口。我们此前提到过,这是因为《大卫》具有政治象征意义。
15世纪,佛罗伦萨共和国一直受更专制的米兰公国入侵的威胁。由于大卫是《圣经》中的年轻英雄,他带领自己的人民抵御并打败了强大的敌人,佛罗伦萨市政当局因此选择大卫作为佛罗伦萨的精神领袖。此外,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卫还是被奉为英雄的年轻人之一,他因勇气获得了永久的名誉,这反映了人们对个人及其成就的新兴趣,而不再只是关注信仰与神。那时的艺术家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而这也完全符合古希腊艺术对人和人性的赞美。
除了从政治、宗教和哲学的层面来解读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我们还可以采用传记和自传分析法来解读,雕像与艺术家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探讨。采用这种方法解读作品时,我们关心艺术家如何将自我投射在作品中,以及在没有足够证据作为支撑的前提下,我们的解读又在何种程度上成立。如今,我们对米开朗琪罗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瓦萨里,正是他的那本《艺术家的生活》使我们了解了许多艺术家的个人生活和奇闻逸事。《艺术家的生活》主要讲述艺术家的生平故事,时间跨度约为三个世纪,从13世纪末的拜占庭帝国到16世纪末的意大利风格主义(Mannerism)时期皆有涉及。
对于佛罗伦萨共和国而言,《大卫》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米开朗琪罗个人而言,大卫亦是精神寄托。在一张画有大卫手臂的草稿上,米开朗琪罗写道:“大卫的弹弓,我的弓。”“弓”是米开朗琪罗的雕刻工具。他把弓比作弹弓,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米开朗琪罗在这里自比大卫。有趣的是,米开朗琪罗创作《大卫》所用的大理石因为体积大、开凿难度大而被戏称为“巨人”。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米开朗琪罗化身大卫,战胜了自己的“巨人”。
想要在更深的潜意识层面上分析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我们可以运用精神分析法,这里不得不提米开朗琪罗的父亲。瓦萨里在《艺术家的生活》中对米开朗琪罗的父亲有所描绘。这是一个残暴的父亲,时常辱骂、殴打儿子,并试图阻止米开朗琪罗成为雕塑家。父亲认为,雕塑是低级的职业,而绘画比雕塑高级,因此只同意儿子去画家那里当学徒。
米开朗琪罗在16 岁的时候,他的艺术天赋就已得到显赫一时的美第奇家族的垂青。美第奇家族将自家大门向米开朗琪罗敞开,让他随意翻阅、浏览、学习家族收藏的艺术品,期望培养出一位优秀的雕塑艺术家。我们可以说,米开朗琪罗与父亲的关系有点儿俄狄浦斯情结。米开朗琪罗在获得美第奇家族的恩惠之后,尤其在获得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Medici,后世称之为“伟大的洛伦佐”)的赏识后,果断挣脱了父亲的束缚,找到了实现自己艺术理想的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说,洛伦佐取代米开朗琪罗的生父成为他艺术生命的“父亲”。这位“父亲”富有远见卓识,慷慨赞助米开朗琪罗学习艺术,帮助他成为流芳千古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
毕加索的绘画《阿维尼翁姑娘》的灵感部分源自他年轻时一次探访巴塞罗那妓院的经历。《阿维尼翁姑娘》的初稿中还有一名年轻的医学生,其实代表着作者本人,但毕加索在终稿中删掉了这名学生,只留下五名容貌扭曲而变形的妓女。这样,观众看到的内容不是一个故事,而只是女人的模样,绘画的叙事性因此消失。在与医学生一样的处境之中,观众走进这间充满性诱惑的房间,房中的女性容貌诡异,五官混乱,身体呈几何形,给人一种奇特的新鲜感和惊悚感,而这正是作者的感受,因为这是毕加索第一次接触妓院和性。
毕加索的初次性经历在有意识或无意识间唤醒了他的童年经历或性幻想。孩子对性的认识一般源于想象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之间的性行为。分娩是性的自然结果,但毕加索在传记中把分娩与地震相提并论,这是因为在他三岁那年,妹妹出生的当天发生了大地震。毕加索成熟期的著名反战画作《格尔尼卡》充满了混乱的暴力元素,我们可以推测《阿维尼翁姑娘》或许也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人物形象才被描绘得如此支离破碎。
与米开朗琪罗的父亲相反,毕加索的父亲全力支持儿子的艺术事业。据说毕加索的父亲也曾是一位艺术家,但名气不大,才华也不出众。在认识到儿子的天赋后,毕加索的父亲就放弃了绘画,把画笔传给了儿子,鼓励儿子创作。有这样一位父亲,毕加索自然没有经历过俄狄浦斯式的斗争,他不需要挣脱父亲的束缚去寻找艺术之路。
将米开朗琪罗与毕加索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二者的差异源于他们与父亲的关系不同。毕加索一生极其高产,很少遇到创作瓶颈,也很少压抑自己。而米开朗琪罗一生都与他的主要赞助人教皇朱利叶斯二世(Julius Ⅱ)争吵不断,气得他数次留下未完成的作品而离开。如果我们把教皇视为米开朗琪罗的另一位“父亲”,那便可以说他一生都无法与父亲和解。
同样,画家凡·高的人际关系也不佳,而且一贫如洗,终身未娶。凡·高出生于荷兰,起初他想追随父亲进入神职部门工作,但后来只在比利时做了一段时间的矿工。凡·高喜欢工人和农民,这也是他画作的重要主题。凡·高的父亲并不了解儿子,不相信儿子有什么艺术才华。在他看来,凡·高性格古怪、爱好奇特,因此一直没能当上牧师。凡·高在决定当一名职业画家后,去了叔叔在比利时开的艺术品经销店工作,他也曾短暂学习过艺术,还在英国的一间学校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师。最后,凡·高和弟弟一起搬到了巴黎。
在《星月夜》中,凡·高描绘了梦幻般的荷兰乡村夜空。凡·高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已经因精神崩溃住院。《星月夜》是此时凡·高的心灵写照:画面洋溢着强烈的自由感,体现了画家内心激烈的冲突。群星发出夺目的亮光,照耀漆黑的夜空。一轮明亮的黄橙色月亮挂在一旁,大片云朵从左到右螺旋式地飘过天空,山丘从右向左倾斜着翻滚而下。两种自然力量相互对峙,画面极富动感,让人感到天旋地转。山谷脚下有一座教堂,教堂的尖顶垂直而下,稳固了画面构图,最左边的两棵深绿色柏树则稳固了观众的视线。
有人认为,图画正中央的教堂代表着凡·高的父亲,由于凡·高没有继承父业,教堂意味着他对父亲的抗拒与挣脱。左边的两棵柏树象征着凡·高与弟弟的关系,柏树使构图完整,对动感的画面起到了固定作用,也可以理解为弟弟安稳了凡·高的内心,给他带来了安全感,成为他的精神支柱。通过分析艺术家的精神状态和内心冲突,我们对《星月夜》的意象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更能欣赏凡·高对色彩和事物形状的天才般的把控,也反映了他被送进医院后的焦虑。
序言 开启艺术之旅
01 艺术的定义
02 西方艺术简史
03 艺术的起源
04 艺术形式与艺术含义
05 艺术的目的
06 艺术的争议
结语 艺术的未来
致谢
译者后记
这是一本讲述艺术发展脉络的书,思路清晰,内容翔实。无论读者是否了解艺术,本书都非常适合成为他们初步或进一步与艺术进行对话的入门读本。
——理查德·伍德菲尔德(Richard Woodfield)
英国伯明翰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的艺术史荣誉高级研究员
亚当斯以非常精妙和通俗的语言讲述了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并阐述了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的意义,这对读者来说十分有益。
——玛丽·戈尔茨坦(Mary Goldstein)
纽约市立大学哲学荣誉教授
这是关于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清晰、实用、吸引人的书之一!亚当斯在书中表现出一种开放且清醒的思考方式,而这正是如今充斥着偏见和短视的社会中非常急需的。
——威廉·约曼(William Yeoman)
《西澳大利亚人报》(The West Australian)作家
这本书关于艺术品用途的内容非常独特,比如艺术品的创作是为了追求美观和卓越,或者凸显国王的权威,或者出于政治和经济动机等。这大大拓宽了我们对艺术品的认识。
——安德鲁·麦凯(Andrew McKie)
《艺术季刊》(Art Quarterly)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