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从周说塔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0136167
  • 作      者:
    陈从周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社科智库电子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纪念著名古建筑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特别推出。海上丹青大家陈佩秋先生题写“百年从周”。

◎书中收录文章均由陈从周先生的家人和学生广泛搜集、精心编校而成。自20世纪五十年代至20世纪末,作品跨度数十年,并有部分未曾发表过的文章。全面呈现了陈从周先生在中国古塔勘察、鉴定、评价方面的成果,也是陈从周先生在古塔研究方面的一本文集。

◎书中呈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高清手绘图稿、档案馆藏图,以及编者团队根据文章内容赴各地补拍的古塔照片,部分古塔为重新修葺,结合文字内容,读者可感知今昔对比。

◎陈从周先生文史学养深厚,兼工诗词、绘画,文章极具文人气息,古雅生动,富含情感。


展开
作者简介

陈从周,原名郁文,字从周,晚年别号梓翁。原籍绍兴,生于杭州,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学家,书画家,中国现代园林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18年11月27日,生于浙江杭州。

1938~1942年,就读于之江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46年,成为画家张大千先生入室弟子。

1950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同年,执教于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1951年,任之江大学副教授。

1952年始,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教研室主任,先后受聘为副教授、教授。

1985年,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

1989年,受聘为台湾《造园》顾问,同年获得日本园林学会“海外名誉会员”称号。

2000年3月15日,辞世。

陈从周先生不但对古建筑、园林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还参与了大量古建筑与园林的勘察、鉴定、保护修缮和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工作,如修复上海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如皋水绘园,设计建造云南楠园等,并把苏州网师园以“明轩”的形式移建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主要著述有《说园》《园林谈丛》《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绍兴石桥》《中国民居》《上海近代建筑史稿》《江浙砖刻选集》《徐志摩年谱》《春苔集》《书带集》《帘青集》《山湖处处》《梓室余墨》等。

陈从周幼承庭训,临池习画,先后师从袁次安、胡也衲、王竹人、武曾保、叶为铭、马叙伦等,1946年成为张大千先生入室弟子。出版有《陈从周画集》《通人渡我》等书画集作品。

 

乐峰,陈从周先生入室弟子,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著有《陈从周传》。

勾愫痕,陈从周先生再传弟子,艺术硕士。现执教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展开
内容介绍

《陈从周说塔》一册为作者研究和评价中国古塔的相关作品,收入陈从周先生文章共三十七篇,既有关于古塔研究的通论性文章,也有具体考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河南、山西、北京等地古塔的调研性文章。并配有大量历史照片、手绘图稿、后人补拍的古塔照片。图文相映成趣。


展开
精彩书评

旧时的城市必定有塔,塔是中国式的高层建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但是城市的标记,而且是乡情和爱的象征。

——陈从周


展开
精彩书摘

沪郊古塔话龙华

 

龙华在上海的西南郊。提起它的话,大家都记得两件事——桃花、古塔。这些自古到今不知吸引过多少游客、诗人、画家,产生了无数的题咏和画图。唐代皮日休的诗道:“今市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嫌残月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南宋陆放翁(游)更有:“乘月上浮屠,还见群峰影。金焦是耶非,一点渔灯冷。”都令人向往着当时的境界。

这塔据志书记载始建于吴孙权(大帝)赤乌十五年(247),到唐代李俨(僖宗)广明元年(880)塔毁,迨宋初太平兴国二年吴越钱弘俶(忠懿王)时(977)又重建,到南宋赵构(高宗)绍兴十七年丁卯(1147)赐鼎新宝塔殿宇。而我们从当时其他的塔,与该时期的经济文化来看,并证以该塔之结构特征,应是重建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不过到明朱由检(思宗)崇祯庚午(1630)大源禅师叩疏修葺。再证明这次修理塔“刹”时又发现明朱祐樘(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朱厚熜(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及清玄烨(圣祖)康熙四十一年(1702)等重修字样,可见明代的修理次数甚多,部分亦较广。我们从塔的部分手法,及底层壁面开洞置石踏跺木梯直至二层的不合理办法,便可见到。在清末载湉(德宗)光绪十八年(1892),塔底层被火烧毁,于是又重新修理,今日在较早期的龙华塔照片,就是这个样子。20 世纪上半叶又在外部加以修理过一次,弄得一个美丽的宋塔披上了一件不伦不类的外衣。这次的修理主要是在加固,并且尽量地恢复其原有的宋塔面目。

这塔从太平兴国二年(977)算起,到今年已有978 岁的高寿了。塔的砖身犹是当年遗物。塔平面作八边形,计高32.3 米。加顶部“刹”杆合计40.4 米。如此一个七层高的建筑物,充分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毛主席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保存古文物建筑,与发扬民族形式建筑的今天,政府修理这座古塔是含有深刻的意义的。

这塔在结构方面,很有足述的地方。先从基础来看罢。在塔边原有的方砖地面下170 厘米深的砖砌基础,每边比塔身大70 厘米,下面再有五皮“菱角牙子”砖,厚度计46 厘米,这许多砖砌的基础,是置于厚13 厘米的一层垫木上,垫木下则是木桩(我们只能量到一面,计14 厘米),桩与桩间满铺石子三合土。这种办法说明我们祖先知道上海的土质松,建造高层建筑的土壤荷重量太大,恐怕引起不平均的沉陷,于是应用了这个办法,实在是极聪明的事;今日我们有了土壤力学、材料力学等的科学知识,对基础问题,有时尚感到无法处理,可是我们的祖先在800 多年前已做了这样的发明。其次,这塔是八边形,从第二层开始,内部就改为四边形的方室,它的方向,每层依次掉换四十五度角,因此各层门的位置亦跟着变化,并使壁体重量的分布较为平均,在设计时亦是煞费思考。

我们从龙华塔俯视龙华寺,可以看出中国建筑的平面特征。它以一条自南往北的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地安排了次要的建筑物,形成均衡对称的布局,在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正殿、三圣殿与法堂。天王殿的左右两侧是钟鼓楼,正殿、三圣殿和法堂的左右两侧配上了其他的许多如东西配殿、客堂与方丈等。而中轴线上的最高顶是正殿,这些建筑物配上了各种不同的屋顶,一列都是南方式的做法,因此整个建筑物的权衡比较高峻,而“翼角起翘”又甚挺健,于是更觉玲珑可爱。每一个乘沪杭线列车的旅客,遥远地望见这寺与塔所组织的建筑群,便知道已经到了上海。

从高层建筑上鸟瞰建筑群,最能体会到设计时对总体布置的匠心。左眺龙华公园,千红万紫,隐约亭阁,环绕着曲折流水,点缀在江南绿野之中,而黄浦江漕河泾绕塔底而过,片片风帆,出落于旷空有无之间,其景物又非笔墨所能形容的;邻近还有冠生园农场、黄家花园、曹氏墓园、康健园等,都是上海人熟悉的郊游地方。这塔修理完工后,它的壁面是蛋壳色。“倚柱”是土红,如果浸在朝霞与夕阳中,或衬托在蔚蓝的晴空与朵朵白云中,再环绕了鲜绿的江南农乡,微风过塔,“铁马”锵然做声,那更是画意诗情。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产生出很多的画题与诗材,至此,充分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色彩上的运用,说明它是一个有整体性的艺术作品。

1955 年1 月23 日


展开
目录

一 古塔分布

二 我国古塔的高度

三 古代双塔

四 上海塔琐谈

五 沪郊古塔话龙华

六 龙华塔影园记

七 上海龙华塔古塔的塔基

八 松江县的古代建筑——宋塔、唐幢、明刻

九 说景

十 苏州北寺塔

十一 扬州文峰塔

十二 罗汉院双塔之修缮

十三 海青寺阿育王塔

十四 海青寺阿育王塔发现石函

十五 淮安文通塔考

十六 兴国寺毁于宋

十七 有关瑞光塔的重要史料

十八 涟水宋塔毁于战争

十九 春风得意上高邮

二十 浙江古建筑调查记略

二十一 杭州雷峰塔

二十二 谈西湖雷峰塔的重建

二十三 俞平伯所见雷峰塔倒塌的情形

二十四 杭州保俶塔

二十五 硖石惠力寺的唐咸通经幢

二十六 宣城勘察记

二十七 宣城广教寺双塔鉴定

二十八 广州怀圣寺

二十九 临江仙 勘察广州花塔

三十 约观琶洲塔

三十一 豫晋散记

三十二 开封祐国寺铁塔并非出自喻皓之手

三十三 应县木塔

三十四 太原天龙寺双塔题名

三十五 论塔与城

三十六 京师十塔

三十七 玉泉山周围诸塔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