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好父母是这样教养女孩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824871
  • 作      者:
    张静著
  • 出 版 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今天的好父母培养明天的优雅自信、独立坚强的“公主”

好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和榜样

一本书掌握好父母教养女孩必知的教育法则及父母言传身教的艺术

家庭教育不能凭感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

 


展开
作者简介

张静,教师出身,擅长创作心理学、家庭教育读物,文笔独到犀利,语言优美凝练,深受读者喜爱。


展开
内容介绍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书以亲子教育为主题,面向养育女孩的父母,依据普遍性的教育原则与理念以及当今女孩成长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为父母提供教育观念及实践的指导,帮助父母从品格、气质、能力、修养等各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好父母就是好老师

 

 

 

 

爱中有教,教中有爱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同样,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对于女孩的父母而言当然也是如此。

      “没有教不好的女孩”,这个“好”字该怎样理解呢?有人认为,“好”是指让孩子将来学习上争得第一,长大后嫁个好人家,养个好儿女,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华,这些对于女孩而言,对也不对。现今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女孩一样能撑起半边天。当然,对于女孩的评判标准不一定与财富、地位、名声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每个女孩都是不同的,因此,“好”的标准也因人而异。教育“好女孩”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使其潜质充分发展,不能单纯地以社会成就(如财富和名声)作为培养目标,而是要让她们做最好的自己。

      在教育女孩时,父母应根据自己“小公主”的自身特点选择教育方法,让她能开心地、健康地成长,让她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不过遗憾的是,许多父母都局限在自己的经验里,以成人的认识以及社会的要求为教育孩子的目标,或者以自己的“需求”来“教育”孩子、“塑造”孩子,甚至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这样的父母显然就是“不会教”的父母。

      其实,在教育自己的女儿时,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所有经验和认识,以及感觉、需要,都跟成人有很大的差距,要教育孩子,首先要清楚孩子应该有的特点以及自家孩子的特点,了解自家孩子的想法,找准教育的目标,并从孩子的发展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孩子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父母养育女孩是一门科学,要想使教育有成效,就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因材施教。原则和方法正确,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原则和方法不当,就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那么,在培养女孩的过程中,父母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坚持“严”与“爱”相结合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对女孩往往更加宠爱,但爱也要有度,不能溺爱。父母要把对女孩的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把握好疼爱与溺爱的界限。

      父母对女孩既要疼爱,又要对她严格要求,如果只疼爱而不严格要求,就成了溺爱,而溺爱会导致父母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对其身心发展和品格养成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父母不能因为疼爱女孩便由她任意妄为,基本的教育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能变。反之,如果只有严格要求而没有疼爱,也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受到伤害。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把疼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女孩,她们处于需要父母更多关心和爱护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一方面要给她们充分的爱心和照顾,另一方面也要严格要求她们,帮助她们培养良好的习惯,以使她们更好地成长。

      2.坚持教育上的一致性

      这里所说的“一致性”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家庭所有成员的教育理念必须一致;第二,家庭与学校及社会的教育理念相一致;第三,父母不能因自己心情好坏而改变教育方法,要保持自身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一致性。

      有些父母在教育女儿时往往随着自己情绪的变化来改变教育方式。高兴时,拿女儿当宝贝,宠爱有加,女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高兴时,拿女儿当“出气筒”,女儿即使没有做错什么也会被责骂。这种喜怒无常、时冷时热的做法,会对女孩的心理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不同的家庭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女孩的教育要求也应一致,否则就会使彼此的教育影响相互抵消,使女孩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甚至给女孩提供了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的“可乘之机”,使她们觉得反正有人“护短”,便有恃无恐。所以,不同家庭成员对女孩的教育应做到要求一致、态度一致。这样,女孩会感到家庭成员的意见统一,非“服从”不可,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得到强化和巩固,而不良的行为习惯会逐渐消除。在教育女孩上,除了家庭教育观念要一致外,家庭与学校与社会的教育要求也必须一致。只有上述各种教育互相配合,才能将各种教育因素汇聚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帮助和引领女孩健康地成长。

      3.注重培养女孩的社交能力和集体意识

      心理研究表明,女孩只有在与伙伴的共同交往、游戏活动中,才可能真正理解集体生活的各种原则。因而有女儿的家庭,父母要培养女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团结合作等优良品格。还要培养孩子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而这种习惯也可以从集体生活中培养。为了保证女孩健康性格的形成和良好的社交能力的养成,父母必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集体环境,让女孩学会交往、学会共处。

      比如,父母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女孩选择一些年龄相仿、性格相近的“小闺蜜”,使她们彼此交往。同时,鼓励女孩把自己的图书、玩具等拿出来和伙伴们一起玩,使她具备“分享”的意识。

      父母还可以让女孩多去公共场所,多参加一些兴趣小组,多去少年宫等有许多伙伴可以一起学习、娱乐的地方,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女孩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她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社会经验,为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4.培养女孩的独立性

      女孩既是父母抚养和教育的对象,又是成长的主体,她们是在生活中不断积极主动积累经验而成长起来的。父母要敢于让孩子去承担风险,不必事事插手甚至包办。因为孩子只有亲身经历生活的磨炼,才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并拥有坚强勇敢的品质。如果父母总是替孩子处理生活中的大小问题,就无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会使其产生依赖心理,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在当今时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受到普遍的重视和推崇,而这种独立精神,需要女孩的父母对其从小加以培养和锻炼。

      5.发挥“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最早、最直接和最经常的模仿对象,因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关系到孩子的个性形成,对于女孩来说当然也是如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应首先加强自我教育,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感染、教育孩子。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都不能做到,那么这样的要求和教育显然是无效的,甚至会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6.坚持“适度”原则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要求、批评和表扬时都应做到适度,过度或不及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父母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进步和退步应给予正确客观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度的鼓励或批评、指正,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过分的夸奖、表扬会使孩子沾沾自喜、骄傲狂妄;过度的批评、责罚则会使孩子胆怯、不自信甚至自卑;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减弱;而过于放任孩子又会使其变得自由散漫、任性蛮横。因此,父母只有正确把握教育孩子的“度”,才有可能使培养女孩的健康人格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才可能使女孩健康成长。

 好家教需要好家风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公主”能拥有美丽与精彩的人生,而这一愿望能否实现与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家风有着莫大的关系。

      家庭的生活方式、父母的行为举止和家庭氛围构成的家风,能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女孩的行为和心理,进而影响女孩人格的塑造。家风像是无字的典籍、无形的力量,对女孩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也是最基本、最直接、最频繁的教育,家风对女孩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女孩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世方式及生活习惯等,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会在潜移默化中从各个层面对女孩的成长产生影响。在氛围良好的家庭中成长的女孩,更容易养成良好的性格、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与人为善的品质。因此,父母必须着力营造良好的家风和家庭氛围,为女孩的成长提供优质的环境。

      孩子的性格在未定型前的可塑性很大,这正是父母对其进行引导、培养的好时机。此时的孩子有明显的模仿性特点,父母可利用这个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家风教育,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使其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德。

      教育专家强调,父母应当重视孩子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虽然此时孩子的性格还没有定型,但却奠定了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例如,有的婴儿一饿就大声哭闹,妈妈常常是一听到哭声,就放下手里的活儿,赶去喂奶;反之,对于饿了不叫也不哭的婴儿,妈妈常常把手头的事情做完了,才不慌不忙地去喂奶。久而久之,一哭就有奶吃的婴儿长大后可能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唯我重要”的意识,不愿意遵照集体规则行事,不懂得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很难与人和睦相处、很难融入集体。而有规律地吃奶的婴儿,更容易养成耐心等待、尊重他人的意识,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所以,父母从最开始时就不能纵容孩子,要因势利导,发现问题及早匡正,这样才不会错过早期教育的好时机。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陶冶女孩的情操,培养女孩的良好性格呢?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去营造好的家风家教呢?

      1.追求高尚的精神趣味

      父母要追求高尚的精神趣味,营造充实、高雅、丰富的家庭精神生活,防止低级趣味对孩子造成精神污染。

      有些父母不注意为孩子创造好的生活环境,还有些父母认为环境好坏对孩子影响不大,这两种态度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很大危害的。比如,下面是一些孩子吐露的心声:

      “我爸妈天天招来一帮人在家打麻将,总是吵吵闹闹,来玩麻将的人还一个个敞胸露怀,捶桌、跺脚,说话也很粗鲁……”

      “我爸妈一打牌,我就烦。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啪啪”的拍桌子声,吵得我心烦意乱。我强忍着用手堵住耳朵背课文,可爸爸还不断地叫我给他的牌友递烟倒水……”

      看看,在上述家庭中,孩子怎能健康成长?

      因此,父母一定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品味,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样才能让孩子受到积极健康的精神影响,形成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趣味。

      2.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要求每个人都要坚持终身学习,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父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做到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让家庭充满学习的氛围。在这种“学习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自然也会形成爱学习、爱思考、爱知识的品质。

      有个女孩在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人们都以为她当编辑的父母一定为她修改过作文,做过指导。可是她的父母却说:“我们每天连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辅导她啊!”那么,女孩作文成绩好的秘密在哪儿呢?

      原来,是家庭氛围起了作用——女孩的妈妈每天伏案改稿,爸爸埋头编辑,家里偶尔来了客人,与父母谈论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家庭中的这种文化氛围熏陶着女孩,久而久之,女孩也喜欢上了写作,并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练习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3.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

      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如果家庭关系不正常,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指责、埋怨、争斗,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冷漠甚至是敌对的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印记,对其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所以,为了给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父母对孩子也要实行民主,像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遇到事情平等协商,有些事情共同做出决定。

      有些父母不注意家庭关系的建设,夫妻频繁争吵甚至动手,让孩子在缺乏爱和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一个在学校里留了一级的女生说:“我没法不留级,因为我在家没法学习。我的爸爸妈妈整天吵架,不是拍桌子就是摔东西。有时妈妈几天不回家,爸爸就拿我撒气。每次我看到爸爸坐在墙角抽烟,一抽就是几个钟头,我心里也烦极了,哪有心思学习啊!”

      各位父母不妨想想,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怎能健康地成长呢?

      另外,要让孩子的生活充实,父母必须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人们需要物质生活,同时也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学习、工作,也需要休闲、休息;需要严肃、认真,也需要活泼、幽默。而家庭气氛过于沉闷或冷淡,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有些父母觉得与孩子嬉笑打闹有失“家长威严”。其实,与孩子在一起欢乐地游戏,有助于增进两代人的情感。当孩子和父母亲近了,就会比较听从父母的话,对父母产生信任感和亲密感,从而使父母的教育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果父母总是绷着脸,动不动发脾气,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让家庭充满欢乐气氛,能使孩子和父母的情绪得到调节,能提高家庭的凝聚力,从而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家风的形成过程中,不能忽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力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心理学认为,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培养孩子的性格,父母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确定自己合适的角色定位,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导孩子。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父母应各自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担负起不同的教育任务。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因性别角色、社会分工、家庭分工的不同,应各自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担负起不同的教育任务。一般来说,母亲偏重于生活和情感,父亲偏重于精神和心理;母亲强调稳定和谐,父亲强调创新发展;母亲传递着细腻、呵护和富有同情心等柔软的一面,父亲传递给孩子的是坚强、勇敢和敢于承担的精神,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造就孩子健全的人格。相反,如果过分地强化或弱化某一方面,都将影响孩子的心理成熟和性格完善。

      例如,在父爱不足的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容易胆小,意志脆弱,缺乏创新精神,过于依赖别人;而过于关爱的“保姆式”的母爱,又会导致女孩在情感和性心理发展方面的障碍。

      在教育女孩的过程中,父亲和母亲都应该发挥各自的性别优势,让女孩既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学会同情,又能从父亲那里学会坚强和勇敢,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女孩才是拥有健全人格的。

      (2)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应过于强势。

      有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女儿性格弱,总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因此感到忧虑。其实,女孩的坚强品质是可以锻炼的,作为父母,不能太庇护、太娇惯女儿,应给她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她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有些父母认为如果自己过于能干、刚强,就没有孩子施展本领的天地了,孩子会变得软弱和依赖;相反,如果自己表现得柔弱一些,就会令孩子坚强起来。这种说法有些片面。其实,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和女儿交朋友,多听听女儿的心里话,多关心女儿的日常想法。

      (3)父爱的教育很重要。

      心理学家指出:母爱可使女孩的身体和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父爱则表现在教会女孩怎样解决她们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母爱代表着人性和社会生活的情感方面,父爱则象征着事业、思想、秩序、冒险和奋斗,代表的是理性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孩子成就感的培养上。有人说:“一个父亲胜过5个教师。”这话有些夸张,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想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女孩,父亲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有关机构调查表明,如果父亲正确地参与到对孩子教育中,则女孩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就会比较高,与人交往时会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较强,更容易与人相处。

      由此可见,女孩理想的人格形成需要母爱和父爱两方面作用。然而,现在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父亲们忙着为一家的生计奔波,而把教育、抚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都推给了母亲,致使孩子所受的父爱教育严重不足。而在这种单一的教育环境中,孩子缺少以父亲为榜样的模仿及学习,所以很难形成勇敢、坚毅等优秀的品质。与此同时,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也几乎都是女性。女教师从自身天性出发,往往喜欢把“听话”、“守规矩”、“文静”当作好女孩的美德,而把“调皮”、“好动”、“爱提反面意见”作为“坏女孩”的标准。这种教育环境从小遏制了女孩的独立意识与坚强性格的发展,从而使其变得没有主见,容易形成所谓的“偏阴性格”,表现为脆弱、胆小、多愁善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等。

      而父亲如果能亲临教育“第一线”,有利于培养女孩的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使她能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和未来社会。

      那么,如何科学地表达父爱,最大限度地发挥父爱在培养女孩性格中的作用呢?父亲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常表达爱意。

      父亲平时可多采用握手、拥抱、击掌等方式来向孩子表达爱意,在她过生日或取得一些小成绩时,可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示祝贺、鼓励,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同时注意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业、心理等方面,经常同她一起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尽量满足孩子关于父女互动方面的需求,以此增进父女之间的感情。

      (2)多花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父亲应坚持每天与孩子共度一段时光。比如,经常与孩子一起玩游戏、看影视剧、听音乐会、看球赛、踏青野炊等。那些为生计奔波在外的父亲更应如此。因为女孩的气质、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唯有父亲同孩子相处的时间达到一定的量,孩子的记忆深处才有父亲与其活动和交流的印象。这样一来,孩子不仅能从父亲那里享受到父爱,还可以从与父亲互动中受到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人格等诸方面的影响,进而得到性格和心理的更全面、更健康的发展。

      (3)做孩子的榜样。

      父亲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女孩的成长,作为父亲,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要想女孩有坚强的性格,有宽容的胸怀,有做事百折不挠的信念,父亲就不能忽视自己榜样的力量。父亲不能表现出怯懦,要表现出坚强;而要想孩子心胸豁达,父亲就不能心胸狭隘,要有开阔的心态和胸襟。 

      给孩子做榜样最重要的是“做”,而不是“说”。父亲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看到眼里,如果父亲的教育只是口头上的,而不能以行动做出表率,孩子就很难从内心真正接受这种教育。做父亲的不仅应该为人正派、有上进心,更要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以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应该怎样为人处事。父亲即使做错了事情,也应该向孩子道歉,这是维护父亲形象的最好方法。

      (4)给孩子心灵上的支持。

      孩子可能会做错一些事情,这时父亲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分担压力,帮孩子认识错误并弥补过失。作为孩子的“老师”,父亲应该很多事情都想在前面,父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使其有良好的心态。这个“教练”角色称职与否,直接关系到女孩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

      成长中的女孩需要融洽的、和睦的及科学的家庭教育,因此父母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双方默契配合,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如此一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会培养出优秀的女孩。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好父母就是好老师

 

爱中有教,教中有爱 … 002 …

好家教需要好家风 … 009 …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 020 …

塑造女孩的好性格 … 033 …

选择爱的教育方式 … 043 …

正确的性别教育 … 052 …

培养女孩成为快乐的“公主” … 055 …

建立稳定的好情绪 … 062 …

 

第二章 重视对女孩的能力培养

 

独立解决问题从小开始 … 072 …

学会解决简单问题的小技巧 … 080 …

培养不任性、有耐心的性格 … 086 …

训练忍耐力三法 … 091 …

面对挫折女孩要勇敢 … 096 …

女孩也要自强 … 103 …

溺爱真的不是爱 … 107 …

 

第三章 教给女孩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学会自我认知很重要 … 112 …

虚荣心太害人 … 119 …

不攀比不嫉妒 … 123 …

与人分享受欢迎 … 129 …

让女孩有一颗善良的心 … 132 …

自控力从小培养 … 138 …

锻炼女孩的独立性 … 142 …

不做“输不起”的女孩 … 149 …

 

第四章 让女孩学会思考

 

培养勤动脑、爱思考的习惯 … 156 …

放手,让探索成为习惯 … 163 …

不替女孩做选择 … 170 …

做有主见的女孩 … 176 …

欣赏孩子的“异想天开” … 180 …

让想象插上翅膀 … 188 …

让孩子越来越聪明 … 195 …

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 202 …

 

第五章 培养女孩的好习惯

 

做个稳重的“小大人” … 210 …

不能纵容的坏脾气 … 214 …

改掉三心二意的坏毛病 … 223 …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 227 …

好习惯从点滴开始 … 236 …

做优雅的女孩 … 242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