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舌尖上的丝绸之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0766385
  • 作      者:
    福建博物院编著
  • 出 版 社 :
    新蕾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用接地气的美食拉近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距离。

◎三十五家中外博物馆,百余件精美藏品,用文物说文化,让历史活起来。

◎多方位展现友好互利、共享共赢的丝路精神和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引导青少年获取成长的必要养分。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树立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开拓青少年的国际视野,为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交往打开新窗口。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由近年来在古丝绸之路研究、“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等领域颇有建树的福建博物院专家学者担纲撰写工作。该院院长吴志跃担任项目主编,创作团队由该院中青年学者、一线业务骨干等专家组成。

该院曾编写《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粹》《磁灶窑址·福建晋江磁灶窑址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等多部学术专著,编写《文物故事·福建古代文明通识读本》等面向青少年的文化普及图书。

2016年10月,该院作为一家博物馆代表赴维也纳参加联合国总部召开的“‘一带一路’包容与可持续城市展览与对话”论坛,并发表题为《丝路帆远行万里》的主旨演讲。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美食”为切入点,遴选了二十余种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食材与经典食器,结合博物馆文物与历史资料,用深入浅出的故事为广大青少年讲述丝路上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对世界文明进程的积极影响,彰显文化传播者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剖析丝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辛辣调料的演变

其实,我国吃辣的历史很久远。那么在辣椒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是怎样获取辣味的呢?你一定知道著名诗人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除了表达思乡情怀之外,还是古人重要的调味品之一。因为茱萸本身就是辛辣之物,这也是人们赋予了茱萸辟邪功能的主要原因吧!

在唐代人的厨房里,往往挂着一串串红色的东西,那是茱萸,而不是辣椒。明代之前,四川人爱吃的鱼鲊、肉羹、面条,都是用茱萸来调味的。唐代有位四川诗人李颀写了一首诗《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你瞧,李颀就喜欢在面条中添加茱萸,这就和今天四川人喜欢在面条中放辣椒是一样的。

不仅在烹制食物时使用茱萸,古人还根据茱萸创作出了丝织品、画作和瓷器上的纹样。尤其是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件绢地茱萸纹绣,更是说明了茱萸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后来,辣椒传入中国,慢慢取代茱萸成为辛辣调料的主力军。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五谷为养

五谷之首——水稻

征服世界的粮食——小麦

神秘的谷物——玉米

高产杂粮——番薯

长寿多子之果——花生

 

第二章  时蔬小话

历史悠久的蔬菜——黄瓜

其貌不扬的救命粮——马铃薯

爱情和吉祥的象征——番茄

用途广泛的蔬菜——南瓜

营养丰富的大家族——胡萝卜

 

第三章  谈瓜论果

富于异域风情的水果——葡萄

迁徙时间最长的水果——西瓜

探险家钟情的水果——菠萝

百果之王——番木瓜

寓意无穷的水果——石榴

 

第四章  五味调和

让生活更甜蜜的美味——糖

调出个性口味的植物——辣椒

百搭调味品——大蒜

香料之王——胡椒

蔬菜皇后——洋葱

 

第五章  漫谈饮品

风靡世界的中国茶

醉香全球的酒文化

 

第六章  美食美器

金璀银璨——金银器篇

清雅富丽——瓷器篇

冰清玉洁——玻璃器、玉器篇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