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南锣鼓巷、什刹海、朝内南小街、东四、王府井、西四北等9个区域的66条著名胡同,并对这些胡同的来历、发展、演变及其体现出来的浓厚文化内涵做了引人入胜的精彩阐释。
1.南锣鼓巷
要说南锣鼓巷,绝对值得向朋友推荐,那可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见图1-1)。
北京的胡同起源于元朝。据元熊梦祥《析津志》“街制”中记述,元大都“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衚通。衚通二字本方言”。
衚通,即胡同。如果说这两个字原本是方言,那么到底是哪儿的方言呢?原来“胡同”是从蒙古话“水井”一词演化过来的[?从蒙古话“水井”一词演化而来,是“胡同”来源的主流说法,还有“胡人大同”等其他说法。]。根据研究,在蒙古语、突厥语、维吾尔语、鄂温克语、女真语中,“水井”一词的发音大致都是“huto”。根据考证,胡同就是蒙古语“hottog”的音转,汉语借字表音,于是就写成了“胡同”。
“胡同”的意思,其实就是比大街窄的“小巷”,是从元朝出现的我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的一个专用名词、一个传统居住环境的代表,这和南方“里弄”“巷”的意思是一样的。
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淌,元大都29条胡同的名字,除了砖塔胡同外,都不见了痕迹。砖塔胡同名字得以流传下来,得益于元代人李好古写过的一出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其中张生的书童与小龙女丫鬟梅香有这样一段对白:
“梅香姐,你与我些儿甚么信物?”
“我与你把破蒲扇,拿去家里扇煤火去。”
“我到那里寻你?”
“你去兀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析津志》还记述元大都“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可是并没有胡同的宽度记录。
196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明朝废弃的光熙门一带进行了钻探,查明元代光熙门内大街宽24步,约合38米;胡同与胡同之间的距离是44步,约合64米;胡同宽6步,约合9.3米。
元代的一步是5尺,一尺约合0.308米,一步约合1.54米。南锣鼓巷一带胡同之间的距离,与考古发现极其相似。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里的胡同是元大都胡同的遗存,只不过比当年窄了些。
南锣鼓巷的得名,流传着两种说法。据说早年间,这里住着一位罗锅老人,挺有名的,于是老百姓就将这条街巷叫作“罗锅巷”。后来,人们觉得这名字不太文雅,就改成了锣鼓巷。乾隆十五年(1750)绘制的《京城全图》,已将“罗锅巷”改称“南锣鼓巷”,并将与之相对的北面的胡同,称为“北锣鼓巷”。另一种说法,据传明末清初这条街巷有些卖锣鼓的店铺,于是老百姓就叫开了锣鼓巷。
南锣鼓巷还有另外的一个称呼——“蜈蚣街”。蜈蚣是多足动物,据说现在世界各地共发现3000多种蜈蚣,足的数目从15对到191对不等,但蜈蚣足的对数不论多少都是奇数,还没有发现有偶数的。南锣鼓巷就好比蜈蚣的身子,两边的胡同好比蜈蚣的足。所以,老百姓称这里为“蜈蚣街”。
南锣鼓巷火了,随之也出现了业态凌乱、人流过多等发展中的问题。2013年,这条不足800米长的古巷,日均接待游客量达2万人次,端午节小长假期间竟达到了10万人次,数量直逼故宫,严重超出了其承载能力。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南锣鼓巷雨儿胡同两个居民院,问冷暖、听心愿,并对居民们说,老城区改造要回应不同愿望和要求,工作量很大,有关部门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大家要多理解多支持,共同帮助政府把为群众办的实事办好。带着这份嘱托,南锣鼓巷开启了新的改造。
2016年12月,本市首个风貌保护管控导则——《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出台,对街巷尺度、建筑格局、门楼形式、装饰构件、院内绿化等20多项内容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经过整治,现如今南锣鼓巷展示民俗文化与传统技艺的小店多了,水准点石碑、万庆当铺夹杆石等纷纷亮出身姿,老城风貌又回来了(见图1-4)[?孙宏阳、于丽爽:《南锣鼓巷的新生》,《北京日报》2018年2月24日06版。
南锣鼓巷,北京胡同爱好者的“永远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