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读懂法官思维:知识产权司法实务与案例解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1601305
  • 作      者:
    陈志兴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聚焦 审判领域热点疑难问题

剖析 法官裁判依据方法理念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志兴,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曾在北京市*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8年,参与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00余件,典型案件如西电捷通公司诉索尼(中国)公司涉WAPI标准必要专利权纠纷案,高通公司诉魅族公司垄断纠纷案,涉“百度”“施华洛世奇”驰*商标无效宣告行政纠纷案等。在《知识产权》《中国知识产权》等期刊杂志发表《确定赔偿数额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侵犯专利权高额赔偿典型案例解读》等文章10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即“保护力度”“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法庭内外”。其中,“保护力度”部分主要讨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以及在确定的过程中与加大保护力度相关的理念、制度、规则和实务做法等系列问题。“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各部分主要是各审判领域实务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虽然都立足于实务,但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独特思考。“法庭内外”部分主要涉及管辖以及诉讼制度方面的问题,文章都源于作者对知识产权司法实务中的突出问题的多年观察、思考和提炼。

展开
精彩书评

  通读全书,本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内容全面,覆盖面广,贴近实务;二是以小见大,思考深入,个性鲜明;三是语言朴实、流畅,诙谐生动,可读性强。本书也是司法改革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工作的一个侧影,值得每个关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实务的人士阅读。  ——刘春田(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


  怎样去读懂法官思维?我的观点就是,要去好好研读法官的判决,看看法官是基于什么样的事实和法律、以及通过怎样的论证和说理才得出最终的判决结论。法官的思维就是裁判的思维,读懂法官的思维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去读法官的判决,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宿迟(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原院长、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长)

展开
精彩书摘

后记:难忘法院岁月


  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算是我在法院工作生涯的见证。书里面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我在法院工作期间的学习和思考,尤其是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工作的三年多时间。

  离开法院之后,很多人会问,是在法院好,还是在律所好?是在法院累,还是在律所累?对于这个问题,不论是谁在问,最为正确的答案永远是,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累。

  法院的好有很多方面,说两个我体会最深的。第一个体会是,在法院审理的案件多,在业务上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且法院有完备的学习培训体系,有利于个人快速成长。第二个体会是,法院毕竟是体制内,组织上的关怀会更多一些,“有困难找组织”并不是一句空话。当然,律所也有它的好。比如,律所相对来说更加自由一些,每天上下班也比较灵活,甚至有些时候都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有活干就干,没活干在家陪陪孩子也是挺好的。

  说到累,律所的累不用多说,肯定是很累,有的时候用“身心俱废”来形容都不为过。但是,我想说的是,法院也挺累的,我自2010年7月份进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工作以来,基本上每年都是国庆假期结束就集中加班,而且任务一年比一年重。

  所以,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累,一点都不假。

  在法院工作的将近八年时间里,虽然干的很辛苦,但大多数时间还是挺开心的,为每一份工作的完成而开心,也为自己每一天取得的进步而开心。记得有一次,当时还是书记员,晚上8点多,接到法官在办公室打过来的电话,问我手头有没有全年案件“服判息诉率”的数据。当时我手头并没有数据,但是,我跟她说,让她把当事人名字说给我听,我来告诉她是否上诉,这样就能算出“服判息诉率”。就是这样,我把全年一百多起案件的上诉情况全都在电话里报给她。

  还有一次,参与筹备“首届知识产权法院论坛”。在时任庭长的带领下,拟定会议议程、确定发言主题和嘉宾、去附近的几家大酒店挑选会议场地、定稿印刷方案,等等。持续四个多月的时间,忙得不亦乐乎,尤其是临近论坛开幕的那一周,每天都熬到凌晨两点以后。

  工作虽然很累,但并没有怨言,甚至还常常为自己取得的一些小成绩而乐呵。回过头来想,这大概是因为我确实是热爱法院这份工作,但更为重要的是,还是得益于我遇到的优秀的老师、领导和同事,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每一天都不觉得浪费。当然,由于我现在已经离开法院,在律所工作,不太方便在这里列出他们的名字,只好在心里感谢。

  我本科学的是哲学,经过四年的学习,大概也就两句话在心里留下印记。第一句话是,“哲学系的学生要学会胡思乱想,胡说八道”。第二句话是,“咱们哲学系的学生,要勤练笔头,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两句话都是哲学系的老师说的,非常实在和受用,我始终记着。

  在法院期间很开心,或许也与我一直坚持思考和写作有关。读书、学习等只是知识的输入,但该输入的效果,最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以自己的逻辑和语言输出。只有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永远也不会忘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始终坚持在写。

  重新说回到这本书,其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我在法院工作期间写的。在整理过去文章的时候,我发现有两个有意思的现象。第一个,在法院的将近八年时间里,文章确实是越写越好。当然,这里说的“好”,是自己跟自己比,而且这个“好”主要指的是文章的选题、逻辑和语言表达,更加贴近实务,表达上大家也更容易读懂。第二个,这么多文章虽然主题各异,但都能隐隐约约抽离出一条主线,就是对法官思维的解读,都在力图告诉读者,法官是怎样思考的。

  正是基于上述两个现象,我在挑选本书内容的时候,也严格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文章质量和可读性并重,写作于早期、篇幅过长、以及有最新案例可替代的,坚决不纳入本书的范围;二是,与法官思维没有任何关系的文章,本书也不要。此外,对于选定的这些文章,再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甚至是重写,以及补充写作其他内容,以确保本书体系的完整。

  对于这本书,我要感谢的人很多,尤其是在法院工作期间的领导和同事。没有他们的引领和教诲,我不可能进入知识产权审判的大门,更别说取得任何一点点的成绩。但是,正如已经说过的,由于我现在的职业身份,在这里不合适列出他们的名字。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刘春田老师和宿迟院长。两位前辈都是知识产权领域巨咖级的人物,但他们对我等后生却一直关怀有加,还在百忙之中为本书倾情作序,让我觉得很温暖。另外,要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的黄会丽编辑,没有她的鼓励和工作,本书难以面世。

  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岳父母,是他们在孕育着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万智鹃女士,是她带给我现在的家庭和儿子开心,尤其需要提到的是,书中的大多数文章在最初写作的时候都是让她通读和校对过的,以确保非本领域的普通读者都能读懂。

  最后,感谢我的法院岁月。期待着有机会还能再回去!

       

2019年春节,于北京家中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保护力度

确定赔偿数额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003

司法定价与市场定价:确定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理念与规则 / 01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三点认识 / 018

侵犯专利权高额赔偿典型案例解读 / 022

侵犯专利权法定赔偿的适用 / 029

“新百伦”案中的“品牌贡献率”问题 / 039

侵犯商标权法定赔偿的限额 / 042

审理期限与保护力度 / 045

地域管辖与维权成本 / 048


第二章 专利权

专利缴费日的确定与裁判规则的遵守 / 055

专利文件撰写错误的理解与更正 / 061

技术问题的提出在“三步法”适用中的考量 / 064

诉讼证据在法庭出示是否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公开 / 073

仅由附图“概括得到”的技术特征不应作为已公开内容 / 077

第三方窃取研发成果引发的职务发明权属纠纷 / 081

非新产品方法专利权纠纷案中的举证责任转移 / 084

禁止反悔原则适用的限制 / 087

恶意诉讼“明知”要件的判断 / 091

适用《专利法》第十一条主张不侵权抗辩 / 095

标准必要专利抗辩的性质 / 098

标准必要专利的禁令救济 / 104


第三章 商标权

诚实信用原则在商标行政案件中的适用 / 109

注册商标之间“权利冲突”的可诉性及侵权判定 / 113

最高法院判例告诉你诚实信用原则怎样适用 / 117

最高法院“福联升”案告诉你:“市场格局”不是大箩筐 / 121

输“IPHONE”,赢“facebook”,法律条款选择很关键 / 124

为什么“微信”和“莫言”的“不良影响”不一样 / 127

解读“基础商标延伸理论”:例外不能当原则 / 130

“YKK”商标案对于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启示 / 133

商标代理机构有无“申请注册其他商标”的现实需求 / 137

如何理解《商标法》第十九条第四款中的“商标代理机构” / 140

将无所指的“宗教元素”注册为商标是否具有不良影响 / 143

商标注册障碍消除的常见情形梳理 / 146

适当地中止审理或许能够遏制商标抢注 / 150

知名度对标志显著特征判断的影响

——兼评“今日头条”案和“倩女幽魂”案 / 153

警惕商标审查中的“家长”情结 / 158


第四章 著作权

在法律框架内创新商业模式 / 163

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著作权保护之道 / 167

人物名称、人物形象等是否构成作品的判定 / 176

模型作品的独创性判断与著作权法基本原理 / 179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理解与适用 / 182

侵权视频的后续传播者侵犯哪些著作权 / 185

牵涉历史因素的著作权权属判定规则 / 188

美术作品展览权的权利限制 / 191

公益性使用并非侵权豁免的当然事由 / 194

著作权集体管理与合法维权的鉴别 / 197

提高判赔数额对停止侵害责任的替代 / 200


第五章 法庭内外

诉讼活动的表达:事实与规则 / 205

庭审活动的表达:事实与情感 / 208

案件事实的表达:证据与陈述 / 211

诉辩意见的表达:专业与精准 / 214

裁判文书的表达:套路与真诚 / 217

裁判理由的表达:清楚与充分 / 220

裁判文书的两种风格:论文与公文 / 223

怎样看待那些“调戏法官式”的管辖权异议 / 225

为敢于旗帜鲜明地主持正义的知识产权法官点赞 / 228

违反请求原则能否通过满足听证原则而豁免 / 230

专利商标行政案件审理中的否定性思维 / 233

商标近似判断具有主观性是个客观事实 / 237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司法实践观察 / 240

“难打”的专利权官司 / 245


后记:难忘法院岁月 / 24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