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梵高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753883
  • 作      者:
    史蒂文·奈菲, 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著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普利策奖得主十年著成,梵高故事首度精确还原。依托梵高博物馆档案和学术研究,取材自数千封书信和海量文献。收录近200幅代表画作及照片,珍贵图片首次发表。20余位梵高研究专家参与幕后创作,评注超28000条,打印稿逾5000页,首创特别软件解析10万张数码卡片,数字技术引领传记写作和艺术史研究更加真实可靠。开设持续更新的全面支持网站,深度整合参考文献、文本注释、画作和照片。
展开
作者简介
  史蒂文.奈菲  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
  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两人合作出版了18本书,包括《波洛克传》和《梵高传》。作品曾获普利策奖。

  沈语冰
  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文献翻译与研究”首席专家,《世界美术》《世界3》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理论卷》“艺术批评”分支主编,“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主编等。
  长期致力于西方现当代艺术史论的教学与研究,因成果突出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AAC第八届“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年度艺术出版物最终提名奖,第二届当代艺术思想论坛艺术理论奖。
  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独立或合作译有《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弗莱艺术批评文选》《艺术与文化》《另类准则》《艺术与物性》《现代生活的画像》《杜尚之后的康德》《现代艺术:19与20世纪》《知觉的悬置》《艺术的理论与哲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幅关于梵高的巨细靡遗、令人心碎的肖像画。
  全书以令人震惊的精确性,照亮了梵高困顿不安的心灵历程,对这位伟大艺术家过于浪漫的神话做出了重大的再认识:
  他早期为赢得容身之地所作的斗争,他与弟弟提奥极其深密却紧张的关系的,他丰厚广博的文学艺术修养,他恣意又狂乱的私生活,他炽热而旺盛的创造力,他遗传自家族的精神疾病,他“自杀”案件中的重重疑云……
展开
精彩书评
  “鼎力之作。”
  ——《纽约时报》

  “令人惊叹……《梵高传》读上去就像一部小说,充满了悬念和私密的细节……奈菲和史密斯以精美的文笔,令人信服地刻画了一位更加细腻,更加可信的梵高。”
  ——《华盛顿邮报》

  “杰作——巨大的成就……阅读这部传记就像坐上了一辆无休无止的过山车……一本丰富的传记,精彩得令人叹为观止。”
  ——《洛杉矶时报》

  “一部传记中的杰作……精彩绝伦的文笔,异乎寻常的深刻,同时又令人惊叹地富有节制,尽管对传主怀有强烈的同情。”
  ——《今日美国》

  “一部丰富得令人目瞪口呆的书。”
  ——《芝加哥论坛报》

  “材料的丰富性令人屏息。”
  ——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
展开
精彩书摘
  文森特对于如何表达宁静感受的探索不可避免地将他带到这熟悉的图像面前。对于自己去年(1888 年)9 月在高更到达前夕于罗纳河上创作的夜景,他颇引以为傲,提奥也很喜欢那幅画。5 月底,他的弟弟赞扬了那幅画之后仅仅一周,文森特提出将画提交给《独立艺术家评论》的9 月展览——“不能展出太疯狂的东西”。要不是因为阿尔医院的限制——只有白天放行,隔离房间没有窗户以及禁用颜料和画笔,文森特本可以早点回归到这个创作主题上。
  圣保罗精神病院的限制并没松懈多少。文森特还是不能如他所愿在天黑以后出去并直接站到星光下。画笔和颜料都放在楼下的画室里,他只能白天到那里去。为了描绘星夜,他只能等到精神病院熄灯以后,在天色渐暗群星闪烁的时候,隔着卧室窗户的栏杆向外观察。当他透过狭小的窗棂观察那一小片东方天空的时候,他也许画了些草图——尝试一些其他的、更为深入的创新。晚上,文森特看到了一轮残月以及白羊星座低垂于东方天际,小山顶之上,白羊星座的四个闪亮的恒星形成一个大致的弧形,分布在银河系那微弱的光晕上。黎明前,早晨的金星最先出现在地平线上,明亮洁白——它是早起的清晨或无眠的夜晚最完美的陪伴。文森特长时间地凝视着每一道闪亮的光线以及周围若隐若现的黑暗。
  所有这一切都在帮助文森特在白天作画。为了使天空有视觉支点,他在画中的中景位置加进了一座沉睡的村庄。早在6 月,文森特花了一天的时间去圣雷米走了走,这座小镇距离圣保罗精神病院大概有一英里远。通过这次拜访,抑或是在俯瞰小镇的山上的其他几次散步,文森特对这座著名的山区度假胜地作了细致的观察,古老密集的中世纪街区被现代的林荫大道围绕:这里是著名占星家和预言家诺斯特拉德马斯的出生地,而且仍然是经过此地的众多名人畅饮几杯的地方,比如弗雷伊德里克.米斯特拉尔以及爱德蒙.德.龚古尔。
  但是在文森特的画作中,6000位居民的喧嚣小镇变成了只有几百住户的沉睡村庄——和津德尔特或赫尔瓦特一样小。有着让人生畏的尖顶钟楼的12 世纪的圣马丁大教堂在画作中也变成了一座简陋的乡村教堂,针一样的尖顶几乎够不到地平线。最后,他把这座小镇从精神病院以北的谷底位置挪到东部,正位于他的卧室窗户和熟悉的锯齿状阿尔皮勒山脉之间——这个地点便于在天文奇观开始的时候进行观察。
  一旦想象世界中有了所有这些元素——丝柏树、城镇风景、山峦、地平线,文森特的画笔就开始伸向天空。不受素描和眼前素材的约束,没有透视框的限制,也不被艺术热情左右,他的目光可以无拘无束地聚焦在光线上面——一直以来在夜空看到的深不可测却又安抚人心的星光。他看到星光折射开——弯曲、放大、分散,透过由他所有的过去构成的棱柱:从安徒生的童话到凡尔纳的科幻之旅,从象征主义诗歌到天文学发现。文森特年轻时崇拜的偶像狄更斯,曾经写过“在闪烁的星体上”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的伟大和渺小”。和他同时代的英雄左拉,曾描绘过夏日夜空“点缀着几乎不可见的星球所形成的闪烁星尘”。
  在数以千计的繁星背后涌现着更多的繁星,在浩瀚无边的夜空中永不停息。就像燃烧的灰烬里持续不断绽放和散开的火花,无数个世界闪烁着平静的宝石般的光辉。银河系已经是银白色的,把无数个太阳向远处投射,无穷而遥远,仿佛圆形的苍穹中延展的光带。
  文森特的理解、思考和观察已经超越了“现实的”夜空——他不喜欢夜空绘画中都是渺小的静态斑点以及灰暗的灯光,他要探寻无限的可能性以及永不熄灭的星光背后更真实的东西——最终极的宁静,这也是他在左拉绽放、散开、闪烁的星空中体会到的。
  为了记录下这一景象,文森特启用了紫罗兰色和赭色、山顶自然的曲线、丝柏树枝干形成的旋涡,还运用奇妙的笔法“加进了任何他所感受到的宁静和快乐”。就像古埃及人一样,他只跟着“直觉和感受”走,勾画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普通人眼中所见的夜空:搏动的灯光组成的万花筒、繁星汇聚成的旋涡、光芒四射的云朵,还有像太阳一样明亮的月亮——只存在于文森特脑海中的、充满宇宙星光和能量的焰火盛宴。
  文
展开
目录
家谱
地图
序言:狂热的心

第一部分 早年岁月 1853年——1880年
第一章  堤坝
第二章  石楠丛中的村庄
第三章  怪男孩
第四章  上帝和金钱
第五章  通往赖斯韦克之路
第六章  流放
第七章  效仿基督
第八章  天路历程
第九章  噢,耶路撒冷!噢,津德尔特!
第十章  驶向风中
第十一章 “就是它了”
第十二章 黑乡
第十三章 如画的土地

第二部分  荷兰岁月 1880年——1886年
第十四章 冰冷的心
第十五章 依然爱你
第十六章  插画师的拳头
第十七章  我的小窗
第十八章  孤苦的人
第十九章  雅各和以扫
第二十章  空中的城堡
第二十一章 囚犯
第二十二章 生活的快乐
第二十三章 水中女妖
第二十四章 些许疯狂
第二十五章 一气呵成
第二十六章 失却的幻想

第三部分  法国岁月 1886年——1890年
第二十七章 逆流
第二十八章 齐姆加诺兄弟
第二十九章 收放自如
第三十章  从商的狂热
第三十一章 天堂
第三十二章 向日葵与夹竹桃
第三十三章 诗人的花园
第三十四章 虚构的野蛮人
第三十五章 竞赛
第三十六章 陌生人
第三十七章 两条路
第三十八章 真正的南方
第三十九章 星夜
第四十章  孤独的灵魂
第四十一章 “堕落的孩子”
第四十二章 花园与麦田
第四十三章 幻觉消逝,崇高永存

后记 长眠于此
附录:关于文森特致命伤的说明
致谢
资料来源说明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