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武士时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338837
  • 作      者:
    (日)五味文彦著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镰仓幕府时期波澜壮阔的日本史,武士文化在日本社会的来龙去脉。

  日本史专家五味文彦力作,辅仁大学杨锦昌教授翻译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五味文彦,1946年出生于日本山梨县。196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国史学科。同大学硕士课程修毕结业。曾任神户大学讲师、御茶水女子大学副教授、东京大学副教授及教授,现任空中大学教授。专攻日本中世史。主要著作有《武士时代》《院政期社会的研究》《平家物语:历史与说话》《吾妻镜的方法》《中世语言与绘画》《大佛再建》(《平清盛》等。

  译者介绍

  杨锦昌,辅仁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日本东北大学文学硕士。辅仁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教授,曾任辅仁大学日本语文学系主任。主要著作《平家物語の研究》《時代に適応した日本「古典」文学教育》,研究论文散见于中日韩期刊。


展开
内容介绍

  五味文彦的《武士的时代》是"岩波日本史"的第四卷。日本中世的镰仓时代是什么样子呢?这是个市民开始懂得娱乐的时代,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平家物语》主题的艺人说书;这也是一个刀锋与信仰并行的时期,一方面新兴武士势力在全国各地群雄割据,另一方面充满新的创造力的佛教在民众中广泛传播,开花展叶。本书讲述了从源平之争到镰仓幕府成立,经过蒙古袭来,直到应仁之乱前夜,能乐在室町时代的将军府华丽起舞……这段多姿多彩波澜壮阔的日本历史。

展开
精彩书评

  这套《岩波日本史》出版于2000年代初,其一贯的执笔方针引领了当前的全球史这一历史学潮流。虽然内容是日本史,但是并不受限于一国历史的视角,而是采用了在世界史中安排日本史,或者在日本史中引入世界史的想法。《岩波日本史》全九卷,字数加起来可达日文100万字。如此分量的日本"通史"在中国恐怕是第一次被全部翻译出版,我向引进出版这套书的新星出版社致以深深敬意。

  --马场公彦(岩波书店前总编辑)

  武士掌权的时代只有三百年,却一直持续影响到明治维新,而这也充分说明武士就是引领日本近代以前社会的主要人物,其影响在各种层面上的意义颇大。

  --五味文彦(日本中世史专家、《武士时代》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何谓武士时代

  在日本中世,人们试图以自我的实力开创社会局面。武士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打算以武力作为手段,藉此改变长久以来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因此,说日本中世是武士的时代一点也不夸大。然而,行使武力的人并非仅限于武士。肩负古代政治中心的贵族为了抑制武士发展,有时也会以朝廷的威权做为基础行使武力,并且雇用武士抵挡武士的权力。再者,中世也是恶僧以宗教权势(神威)为背景,通过武装行使武力的时代。有时农民等民众也会通过联盟村落,签订合作契约"一揆"行使武力如上所述,中世就是很多人试图诉诸武力,实现自我主张的时代,而武士就是中世典型的代表。鉴于此,本书以武士为中心,试着探讨运用各种权势行使武力的人们的动向。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这种以武力见真章的时代,社会秩序是如何被维持的。试想,不断行使武力,人们自然会明白武力的作用有限。总会出现无论如何都无法打败对手的情况,也可能发生难以用一己之力克服的病痛或自然灾害。甚至,家人或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没办法单纯以武力来保障,此时人们自然会体会到无力感,且由此产生新的宗教和社会制度。本书对此也会特别说明。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坚持主张用个人的力量解决问题,因此中世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力核心。换言之,中世社会的特征是没有像古代或近代社会那种中央集权国家,而只有藉由个人力量分布于各地的权力分立社会。这种社会如何进行物资流通与运输?又是如何维持和平?如何与国际社会保持联系?正因为它与现代社会有偏差,所以如果不断思考与探讨这些问题,应该也会从中发现当今社会的问题。

  何谓武士

  以下让我们追溯一下武士的源流。源流之一,就是任职朝廷(古代中央政府)的武官。相对于文官负责朝廷行政事务,武官则是担任军事与警察事务,他们通常是指天皇亲卫队的近卫府、守护皇宫城门的卫门府、护卫天皇的兵卫府等单位的卫府官员,因文官被称为文士,所以武官有时也就自然被称为武士。另外一个源流是被地方小国组织的军团"士兵"。"国司"被派遣到地方诸藩国,其下设有负责国家军事与警察事务的"士兵"。这种地方"士兵"的日语称为"兵",读音为"つわもの(Tsuwamono)",而武官中的"兵卫"训读读成"つわもののとねり(TsuwamononoToneri)",由于当中的"とねり(Toneri)是指来自地方的豪族,在中央侍奉天皇与皇族的人,所以两者的共通点就是出身地方之人。如此以中央及地方的武官和士兵为母体发展而来的就是中世武士。从九世纪开始,历经中央卫府及地方军团的组织架构改革,直到十世纪,武士的存在才在各地受到瞩目。生动描写武士活动的作品是在前一卷中常被提到的《今昔物语集》这部说话集。例如,第二十八卷中针对源赖光的部下描写如下。

  摄津守源赖光属下中,有平贞道、平季武及坂田公时三位兵将,个个相貌堂堂,武艺精湛,胆识过人,颇具思虑,全无可挑剔之处。

  源赖光曾击退大江山魔鬼,这段引文描写了他手下的三位"兵将"。其实,他们已经组织了"兵家",也重视一般通称的"兵家之道"的生活方式。其实,在《今昔物语集》第二十五卷中也曾描写了就"兵家之道"相互挑战的源充与平良文两位兵将率兵对决的场景。两人虽然"胆识过人,颇具思虑",但因中间有人挑拨、中伤,所以最终演变成两人约定时间、地点开战。双方分别聚集五六百人,相隔一町(约一百公尺),排着盾牌,从自己的阵营各派兵将,确定决战顺序,等兵将归位后就准备射箭开战。不过,两人认为打群架没有意思,于是改采用两人"骑战马,全力互射"的一对一单挑方式,然而经过数次驱马,不断射箭较量,还是胜负难分,最后以和平落幕,结束比武。由于这种"兵家之道"以弓箭作为主要武器,所以也被称为"弓道",且他们被朝廷与藩国认定为"兵家",有时也会被要求侍奉公家,如第二十五卷中以"为武艺精湛兵将,公家使其奉公,引发世人恐慌"描写源赖光即是其例之一。因此,被朝廷收编的称为"公兵",被国司收编的称为"国兵",而被贵族收编的则称为"家兵"。如上所述,武士在中央与地方持续主张自己的地位,但直到十世纪中叶东国与西国发生战乱(常陆国的平将门与伊予国藤原纯友),"公兵"、"国兵"与"家兵"才被正式动员去平定战乱。


展开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武家社会的形成11

  1源平战乱13

  2幕府的建立21

  3东国社会的扩展29

  4幕府政治的展开35

  第二章贵族、寺院僧团与武士43

  1贵族文化与家的形成45

  2武士与文士53

  3寺僧与遁世61

  4镰仓佛教70

  第三章村落、都市社会与武士77

  1开发领主的发展79

  2村落和一揆88

  3人与物的流动95

  4都市社会的发展102

  第四章东亚世界和日本社会111

  1蒙古来袭与对外交流113

  2幕府体制的动摇122

  3幕府的灭亡与建武政权130

  4南北朝的动乱136

  第五章室町幕府的富裕与和平145

  1足利义满与室町幕府147

  2室町文化的形成155

  3日明贸易与日本国王165

  4琉球、虾夷岛与日本列岛171

  第六章流通经济与幕府政治的转变179

  1武士的关系网络和守护181

  2惣的形成、村与町188

  3杀害将军195

  结语201

  参考文献206

  年表20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