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十二讲:大师写给大家的传统文化入门课》:
西方观念有些不同。近代西方社会里,做父母的一开始就教子女独立,经济分开,子女有子女的一份。长大以后,要他单独自立,有一个职业。我曾游美京华盛顿,看到美国很多议员的子女都在街上奔波作派报童。他们家应有钱,不必赖子女送报为生,其目的就是要教他们懂得要独立,这是对的。如果子女始终只懂得依赖父母,父母老是抚养他子女,这绝不是办法。但天下事不能单从一头讲,遇到双方相异处,该有个比较,知得其间有得有失。人与人之间多有一番亲情爱意,此与各人生活能独立能自由,把人与人的关系分开得远一些,当他是一小孩时,便让他知道要独立要自由,一方偏向在理智上,一方偏向在情感上,那是不同的。但不能一方全对,一方全不对。
中国文化重仁亦重爱。分别此一番心情,又可有等级。最先第一级是爱,如爱动物,爱花草树木;西方人教导小孩也很重这些。爱的进一步始是仁。仁是对人与人而言,此一种心地则较高。更进一级是亲,亲比仁更进,人可以有爱而不仁,也可以能仁而不亲。所以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三个字在中国人用来分量不同。若只说博爱,却用不到父母身上去。人对父母须懂得一“亲”字,连“仁”字都不够。这些分别,须从各人自己心情上去体贴,空讲无用。中国人看重父子一伦,讲孝道,其主要用意在教人懂有亲。能亲自能仁,能仁自能爱。这里可以奠定人们做人的基础,养成他一种良好而高贵的心情,然后推而至于对家庭,对朋友师长,对社会国家,对于全人类,到达一个理想的为人之道。
君臣一伦,现在是民主时代,似乎已经没有了。其实君臣关系仍然是有的。没有了皇帝,有大总统,一样是君臣。除了政治上的君臣关系之外,学校有校长,在学校当教师,当职员,他们和校长之间也是一种君臣关系。公司里有总经理,军队里有总司令,工程团体有总工程师,社会上各种行业组织都有上司下属,亦即是君臣关系。就是无政府主义者所理想中的社会,仍然有君臣关系的。
君臣一伦,不是教我们服从,而该是讲一个义。中国古书上说:“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掩恩。”君臣一伦,主要在讲义,讲应该不应该。所以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社会上一切事,总该有一个出令的,叫别人去做,这样就成了组织,发生了君臣关系。这种关系该建立在义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都是义。在此君臣关系之内尽可有自由。你在这个公司做事不满意,可以退出。在这个学校做事不适合,可以走。在这个政府做事不称心,可以辞。不做官可以去做生意,不做生意可以去教书,任你便。所谓“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又说:“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古尚如此,今更当然。此与父子一伦不同。
……
展开
——顾颉刚
★钱穆先生可能是将中国写历史的传统承前接后带到现代的首屈一指的大师。
——黄仁宇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人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严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