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约翰·阿什伯利(JohnAshbery,1927—2017),美国当代继艾略特和史蒂文斯之后又一位极有影响力的诗人,纽约诗派领袖,。生于纽约州的大学城罗切斯特,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55年获得耶鲁青年诗人奖,开始崭露头角,随后成为富布赖特学者,在巴黎工作、生活多年。后回纽约,在从事艺术批评。编辑艺术杂志的同时,创作了多部诗集。阿什伯利几乎赢得了美国所有重要的诗歌奖项,是美国诗歌协会罗伯特·弗罗斯特奖章的获得者,也曾数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76年,他的诗集《凸镜里的自画像》囊括了美国三大诗歌奖——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奖。
◎译者简介
范静哗,诗人,翻译家。1965年生于江苏,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十多年,现在新加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华文语言文学教学、现当代英文诗歌。在海内外多家刊物、多部选集中发表中英文诗作和译作,出版诗集、译著、学术著作多部,主要诗歌译著有《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深层的需要》《消失的岛屿》等。
展开
他创作了40多部诗集,他主导并定义了诗歌风格:自我反省、多音位、模糊的叙事,充满了流行文化和高度的暗示,很快就变得非常有影响力,模仿者众多。
——海伦·文德勒
当今英语诗坛,没有人能够像阿什伯利那样,以诗歌**时间的沉重审判。
——布鲁姆哈罗德
近五十年来,没有一位诗人能够像约翰·阿什伯利那样在美国诗歌界声誉显赫,没有一位美国诗人像他那样词汇丰富且变化多样。惠特曼做不到,庞德也不行。
——朗顿·海默,美国耶鲁大学英语系主任
英国诗人中有一半人认为他是*后一位伟大的典范,另一半认为他难以理解。
——斯蒂芬妮·伯特,诗人兼哈佛大学英语教授
◎媒体推荐
为了传递查尔斯·艾略特·诺顿的讲座,他做了一件好的事情,讨论了他对六位小诗人的兴趣,他们激发了自己的写作……对他们来说,单纯的诗化行为是他们自己的目的,运动中的语言闪现通常优先于“意义”——这一品质可以归功于阿什伯利本人……一位现代美国诗歌的中心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柯克斯书评》
在每一篇文章中,他试图抓住并传达每一位作家作品的奇特创意,提供一套“用户友好”的启迪性评论,阐述写作的遗产和尊严以及真理和诗歌的本质。
——《图书馆学刊》
约翰·阿什伯利可以说是美国现存较伟大的两到三位诗人中的一位……与他共度几个小时,即使在书页里,也是一种不可错过的娱乐……阿什伯利讨论了六位影响并激励了他的作品的小诗人,所有这些诗人,至少都有点不平衡,但每个人都尽力创作出独特的诗歌音乐,一种即使在单词的实际意义难以捉摸的时候仍然萦绕在心头的旋律。阿什伯利的粉丝会认出这种感觉。
——迈克尔·迪尔达,《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阿什伯利选择的这六位诗人,他们的作品质量不一致,往往是由于动荡的生活,这也往往是他们默默无闻的原因。但他发掘出了他们辉煌的时刻,他们好的、持久的诗歌的例子。他把他们的生活从他们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他们的默默无闻从他们的才能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对我们的重要性从他们的默默无闻中解放出来。
——苏珊·索尔特·雷诺兹,《洛杉矶时报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