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系摄影代表作者首次引进国内,独jia附赠彩色摄影别册
作者小林纪晴凭借《DAY ASIA》荣获日本摄影协会新人奖,他为家乡拍摄的系列写真透明纯净,一直在中文世界被当成当代日系摄影的重要代表。在摄影之外,小林也撰写大量记录日本现代社会以及古典祭司的文字,《写真学生》是他唯yi一部谈论自己学生时代求学摄影心路历程的自传性作品,也是国内第一次引进的小林作品。作者还为特别挑选24幅彩色照片,作为赠品回馈给他的读者。
2. 地方少年切身体验、记录泡沫时代蕞繁华生动的都市景观
1986—1989是东京臣服于泡沫经济的高潮时刻,作者以一个地方少年之眼,观察到独特的都市景观。抽烟的大人、没有工作的战俘、随便就可以出国旅行的情侣、为了赚钱可以随便退学的大学生、在电子相机的冲击下失去工作的摄影师、在疾驰的电车上撞入眼帘的落日……这些都成为对那个时代的生动记录。
3. 超yue国籍与时代的青春物语,关于才华、恋爱、未来的困顿思考
在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会被迫面临对自身意义的确认。不尽如人意的学业与无疾而终的恋爱交错出现在人生之中,面对未来充满期许与胆怯,这些情感可以跨越国籍与时代流淌在每个人的情感基底中。
在以寒冷的冬季、精密机械制造以及御柱祭著称的日本諏訪,一名叫做小林纪晴的高中生因为对摄影杂志饶有兴趣而立志成为摄影师。后来他报考了位于东京的摄影学校,离开了家乡諏訪来到东京新宿。自此,崭新的生活开始了。对于小林来说,大都会的一切都好像泡沫一般不真实。在求学的两年当中有兴奋、孤独,也有希望、失意,是充满刺痛感的一段时光。《写真学生》关于的是人为什么要摄影、我是谁、寄托于故乡与大都会的复杂情感、在不断的怀疑与自省中,以友情与爱情为精神食粮,是一部摄影系学生逐渐成长的青春记录,也是小林纪晴本人的自传体散文。
这本书以我度过了学生时代(1986年至1989年)的东京为舞台。书中的内容,以我从长野县这个地方县“上京”,在东京的摄影学校经历的现实为基础。当时,日本正在泡沫经济中漂浮。可以说所有人都坚信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总之非常有活力。正因如此,我很好奇这个故事,在当下,会被中国的年轻一代如何解读,他们会从中感受到什么,又将获得什么样的感想。
都市与地方的关系、时代与个人的关系、青春、恋爱……这些内容恐怕很普通。但正因如此,即使国籍、语言、文化、宗教等背景不同,也会有不少共同体验。所以,我坚信这个故事可以传达给中国的年轻人。
本书中还收录了写真集别册。这是日文版未收录,而专门为中文版编辑的。在中国的网络上冠以“夏天的记忆”这一题目介绍给大众的一些照片也包含在内。我相信,写真可以超越文字,直抵内心。
不久的将来,我还想去中国旅行。让我们在未来、在某地,再次相遇吧。
——中文版后记
东京这个地方,即使季节改变了,风景也没有变化。只有日历上的数字和不断上升的气温提醒我夏日将近,但城里的风景却一成不变。
这里没有八岳山融雪后的山麓浓绿,没有农田黑泥里的点点绿色逐渐长成整片绿毯,也没有八岳山另一头蒸腾着朵朵云霞的夏天。这里的夏天只存在于新宿站站台的空调广告牌上,只存在于那个泳装小女孩的微笑中,显得无比淡漠。
—— 歌舞伎町
其实,我还没抽过烟。
我停下脚步,战战兢兢地点上火,又战战兢兢地缓缓吸了一口。一股粘稠的感觉涌入嗓子眼儿,我会不会猛咳起来呢。
结果平淡得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因为什么都没发生。我只感觉一股淡淡的味道粘在舌头跟嗓子眼儿。
搞什么啊,也就这么回事嘛。
我感觉大人如此痴迷的香烟不可能就这么点味道,于是连续吸了两根,突然头晕眼花。
我才十八岁,还未成年,不过这是自己赚钱买的烟,我完全有资格吸得头晕眼花。我很想冲随便什么人大声说,你没资格责备我。
赶往八重洲检票口的白领从我面前快速走过。我看着那些人,又叼起一根烟点燃。穿着工作服,凝视着人群,我心中突然涌出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那种情绪有点像焦虑,又有点像自卑,但跟两者都有点不同。我甚至不在乎那究竟叫什么,只想把那种情绪扔到一边去。
沉浸在那种情绪中,我默默想着,或许该早点放弃摄影。
——赤坂
中央线…………1
浅草…………15
歌舞伎町…………29
赤坂…………47
咖啡店…………67
距离…………85
皇居…………99
目黒川…………113
诹访…………129
鞋箱艺廊…………145
毕业设计…………163
暗房…………175
日文版后记…………187
中文版后…………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