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的名义——你在伤害孩子吗
蓝天和大海商量过,太阳只要这一个。爸爸和妈妈商量过,宝贝只要你一个。小宝贝,小太阳,妈妈拍你入梦乡,入梦乡,梦里有支金色的歌。
星空和大地商量过,月亮只要这一个。妈妈和爸爸商量过,宝贝只要你一个。小宝贝,小月亮,妈妈拍你入梦乡,入梦乡,梦里有支银色的歌。入梦乡,入梦乡,梦里有支银色的歌。
这是董文华老师演唱的《妈妈爸爸商量过》。
“上帝不能亲自到每家,于是创造了母亲”。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最崇高的。当孩子出生时,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我们将孩子当成了心中的珍宝。珍宝,总是被藏着、护着,于是,珍宝就不接地气了。
◎我们的“爱”是否伤害了孩子
我和先生要孩子的经历充满了艰辛。
大女儿其实是我第三次怀孕所得。第一次怀孕时,我俩“漂”在北京,先生还在读研,没有工作,我虽然做着编辑的工作,但收入颇微,居无定所。那时候没有办法生下孩子。正是因为那时的不要,后来想要孩子的时候,却因为胎停育而再次流产。
当怀上大女儿时,我和先生自然是万般小心。我甚至放弃了刚刚起步的工作室,安心在家养胎,写作也一度中断。大女儿出生后,我俩自然是万般疼爱。那种疼爱是本能的,当我们给予孩子这种爱的时候,我们收获的是一种付出的快感。
随着不断地研读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书籍,我渐渐明白,这不是一种理性的爱。我们以爱的名义满足着自己的“内在小孩”。表面看来,我们在爱孩子,实际上,我们却在伤害着孩子的心理建构。
后来,怀上小女儿后,我就没那么小心翼翼了。该工作就工作,该干吗就干吗,小女儿从小就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先生嫌我照顾小女儿不周,心疼小女儿,说:“你打算让她(小女儿)自生自灭吗?”实际上,我们渐渐发现,小女儿的适应能力相当强,她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适应不同的老师。相比之下,大女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没有小女儿强。可见,当我们舍得让孩子在生活中吃些小苦时,就会发现她可以少受许多其他孩子可能遇到的“苦难”。
可见,许多时候,即便是身为父母,我们依然会做出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行为。
◎宝贝,让妈妈来—包办代替令孩子无法自立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他独立的人格,面对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而作为成人的我们,常常由于自己的童年没有获得足够的爱,没有成长为心理成熟的成人,而无法忍受孩子与我们分离,总是想方设法把孩子揽在怀里,让孩子与自己精神共生,在孩子一句句“妈妈,我需要你”这种被需要的关系中,获得自我的满足。没有距离的爱,没有界限的情感,是最容易构成伤害的,有许多父母就是以这种爱的名义伤害着孩子。
事实上,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独立和依赖两种愿望的冲突,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更多地支持孩子独立成长,而不是包办代替,让孩子更加依赖自己。如果一个成人习惯在被孩子依赖中获得满足,只能说明这个成人的自我世界并没有得到健康的成长。
◎就应该这样做—精细化养育禁锢孩子的成长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汪女士是著名的省级营养专家,她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精心制定菜谱,可是,孩子的生长发育并不像她期望的那样。孩子和同龄人相比,长得又瘦又小,根本不像是十岁的孩子。并且,孩子脾气暴躁,性情孤僻。
一位育儿专家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评价汪女士的做法。原来,汪女士精心地去制定菜谱,非常讲究科学,每天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吃的量都做了明确严格的规定。每一周的食谱和要求都贴在厨房和孩子的房间里,时刻提醒着孩子。孩子吃不到规定的标准,父母就不肯罢休,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完成任务”。这位育儿专家对此做法的评论是:“他们的方法如果用于生产一架机器或培育一株稻谷,肯定会成功,可惜父母面对的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孩子。”
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成长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最为需要的,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充足的食物,而是爱和关怀。”如果妈妈把精力都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求上,而对孩子更高层次的需求漠视的话,必然会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都怪地不平—错误归因令孩子失去责任感
一个孩子摔倒了,父母会马上跑过去,扶起孩子,不停地哄孩子:“宝贝,别哭,摔着没有?”这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是,再往下,有些父母就会跺着地面说:“都怨地不平,让宝宝摔倒了,妈妈打地,宝宝乖。”于是,孩子不哭了。
表面看来,父母似乎帮助孩子解决了困难,其实,这种错误的责任归因却帮助孩子推卸了责任。明明是孩子自己走路时不小心摔倒了,却要去责怪没有生命的地面。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由于父母的错误归因,孩子学会了责怪他人,这给孩子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即能力的残疾、心理的残疾。这样的孩子由于永远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中,尽情享受着父母的照顾,当困难来临时,就只会躲在父母的怀抱中,不敢独自去面对。
◎你怎么总是这样—过度评判降低孩子自我价值感
随着科学育儿的发展,在养育孩子时,我们总希望孩子的各方面发展都是完美的,最好能够按照儿童发展标准中的各项指标,一项一项达标,甚至超标完成。而我们也似乎特别容易发现孩子的一些弱点和不足,并循循善诱地去引导孩子,企图让孩子往完美的方向发展。
“这点小事也哭,这也太懦弱了吧。”
“你走路怎么这么不小心,现在摔着了吧。”
“做作业真马虎,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会答错。”
……
这些评判性的话语,不仅无法让受挫的孩子获得父母情感上的认同和安慰,而且,“懦弱”“不小心”“马虎”等负面性词语,犹如标签般贴在了孩子的心里,直接降低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如父母评判的那样了。
◎孩子你真棒—一味赏识令孩子失去承受力
五岁的女孩妮妮一直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乖乖女。有一次,妮妮因为在幼儿园举手没有得到回答问题的机会,回家后就一直嚷嚷着第二天不去上幼儿园。妮妮说:“老师不喜欢我了,上学没有意思。”
当前社会,流行新教育理念,倡导爱和自由。这原本是教育的变革,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在具体实践当中,却把持不住度,在提倡和颜悦色的鼓励和赏识教育的时候,摒弃了批评,久而久之,孩子的抗批评心理承受能力严重退化,一旦在学校教育中遇到挫折,立刻就会不堪一击,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老师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年幼的孩子,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大多依靠家长对他所做事情的态度来判断他所做事情的对错。作为成人,我们应该给他们批评、指正,以此来建立他们的是非观。孙云晓老师认为,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因为经不住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对父母和老师来说,一定要在必要的时候对孩子说不,并坚持到底,这是孩子成长的人生路标。孩子如果没有接受过惩罚,也就学不会承担责任。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讲师团的演讲。一位妈妈说,她批评了三岁的儿子,没想到三岁的儿子硬是和她杠上了。后来,她向孩子保证:“妈妈再也不会批评你了。”
北京大学三宽家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萧斌臣当即对这位妈妈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如果你放弃了‘批评’这个教育方法,你家孩子的教育是危险的。”
确实如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要经历风风雨雨,“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孩子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他才能明辨是非。对孩子放弃批评,不敢惩罚,那只会扭曲孩子对事物的认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转移注意力—令孩子无法正视困难和挫折
有些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通过给予食物、玩具等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表面上看,转移注意力确实能够让孩子快速地平复情绪。实际上,孩子受挫的情绪并没有得到缓解,只是被意外获得的食物和玩具所产生的喜悦之情冲淡了受挫的情绪。
经常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受挫情绪,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挫折应对方式。正如守株待兔一样,明明是一次意外情况,孩子却误以为遇到困难后就应该得到甜蜜。
◎只要你快乐—过度满足令孩子全能自恋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童年时期要幸福得多了。父母不仅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而且还经常主动为孩子提供充足甚至过剩的物质条件。只要孩子要玩具、衣服,就买;只要孩子想去哪里玩,就去;只要孩子快乐,就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
我们总是很爱孩子,不管孩子要什么,我们都尽量满足。实际上,过度满足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多大好处。在孩子得到满足的当下,孩子可能会快乐,但是,这仅仅是得到的快乐,并没有持久的幸福感。一旦孩子得不到满足,立刻就会出现“暴跳如雷”的愤怒情绪。明明是珍贵的东西,孩子却不懂得珍惜,有时候甚至抱着“弄坏了,让爸爸妈妈再买一个”的想法。
这就容易让孩子产生全能自恋。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全能自恋是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具备的心理,即孩子觉得我是无所不能的,我一动念头,和我完全浑然一体的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全能自恋,同时会伴随着可怕的无助感、暴怒与被迫害妄想等。当全能自恋受挫的那一刻,你会感觉到自我和整个世界都破碎了,随即陷入似乎根本不能动弹的无助感中,这种无助感你不想体会,于是立即变成暴怒,转而攻击那个破坏你的全能自恋的人或物。
……
展开
——浙江省宝韵音乐幼儿园副园长袁静
★父母都希望把世界上非常好的东西捧到孩子的面前,但对于孩子来说挫折却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维生素。维生素少了会影响成长,多了也会影响健康,该怎样为孩子添加这个维生素,这本书会告诉你的。
——《心理育儿》编辑航后
★我知道还有好多爸爸妈妈像曾经的我一样,仍把精力放在怎么不让孩子犯错、不让孩子吃苦、不让孩子走弯路上,仿佛没时间让孩子磕磕碰碰地长大,着急地给孩子铺一条阳光道。如果这本书能让你重新思考孩子成长的顺与不顺,早一天理解错误与挫折的意义,那么,恭喜你!
——《新侨报》亲子版主编王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