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故宫物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75590
  • 作      者:
    (日)野岛刚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朝日新闻中文网》前主编、腾讯·大家专栏作者野岛刚致敬故宫博物院之作。延续《两个故宫的离合》独具的特殊视角,细写故宫文物历史、掌故与八卦。

展开
作者简介

  野岛刚,1968年生,上智大学新闻系毕业。入职朝日新闻社后,历任新加坡支局长、政治部记者、台北支局长、国际编辑部副部长、朝日中文网主编等职。曾作为外派记者长期滞留新加坡、伊拉克、阿富汗等地,2007年至2010年担任驻台北特派员,采访报道中华文化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议题。
  现以资深媒体人的身份,在《南方都市报》《新民周刊》《外滩画报》等报刊杂志开设专栏。出版过《伊拉克战争从军记》《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银轮巨人捷安特》《最后的大队:蒋介石与日本军人》,近期作品有《被误解的日本人》《豆腐与威士忌:日本的过去、未来及其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第一篇「话文物」,讲述《翠玉白菜》《溪山行旅图》《快雪时晴帖》《毛公鼎》《富春山居图》……台北故宫36件标志性馆藏的故事。不只写文物本身,更写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写战时的颠沛流离,写战后的阴差阳错。

第二篇「谈故宫」,每一话都围绕着与故宫相关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特写故宫的过去。“故宫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文化反映了中国所有的东西,中国人也通过文化反映了自己的历史和命运。”

第三篇「访昔人」,是四个故宫的历任院长与名人专访记录。借这些与故宫命运深深勾连的人物之口,揭露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展开
精彩书评

  在论述故宫历史的时候,野岛刚的视角与叙述范式与其之前的著作一脉相承。野岛刚认为,“故宫是理解中国政治、两岸关系和台湾问题的甚佳素材。” 2014年在中国内地出版的《两个故宫的离合》以抗战时期文物南迁这一历史事件为叙述起点,一路追溯,讲述了两岸关系以及台湾岛内两党竞争的条件下,两岸故宫各自的命运起伏。其中,政治权力影响文化艺术成为他叙述的框架。

  在《故宫90话》中,这样的思维方式依旧十分明显。“有关故宫的书已经有很多,但多数都是历史或艺术的专家所写。我自己没有学过史学或艺术史,并没有想要写一本纯粹历史的书或艺术的书,这些交给专家更好。我是透过故宫这个过滤器,描写与中国内地、台湾、日本有关的亚洲近代史及现代政治。”
  ——孙行之@艺术新闻中文版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话文物/ 1

第1话  翠玉白菜:台北故宫的“人气国宝”/ 2
第2话  白瓷婴儿枕:定窑白瓷引人入眠 / 7
第3话  四库全书:世界最大的丛书/ 11
第4话  晋王羲之兰亭序:书圣的最高杰作/ 16
第5话  早春图:中国绘画的一大转捩点/ 21
第6话  散氏盘:汉字诞生的理由/ 25
第7话  龙形玉佩:与权力结合的怪物/ 29
第8话  陶马:帮助故宫的日本人/ 33
第9话  宋徽宗书诗:风流天子徽宗的威力/ 38
第10话  寒食帖:命运悲凉的名品/ 42
第11话  清明上河图:乾隆皇帝期望的清代版本/ 47
第12话  赤壁图:唤醒三国的热血/ 52
第13话  青花龙纹天球瓶:元代的全球化商品/ 56
第14话  快雪时晴帖:乾隆皇帝称为“神”的作品/ 60
第15话  碧玉屏风:致赠天皇的礼品/ 64
第16话  米色鱼耳炉:谜样的名窑,哥窑的裂纹/ 67
第17话  青瓷无纹水仙盆:汝窑的“雨过天青”/ 70
第18话  释迦牟尼佛坐像:补足故宫缺口的日人/ 74
第19话  马关条约:蒋介石带走的外交档案/ 78
第20话  元太祖半身像:横纲膜拜的成吉思汗像/ 81
第21话  富春山居图:两岸泣别的名画/ 85
第22话  百骏图:紫禁城内的外国人画家/ 90
第23话  嘉量:想当始皇帝的梦想/ 94
第24话  祭侄文稿:怀才不遇的仕途,书法家的名声/ 98
第25话  毛公鼎: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102
第26话  溪山行旅图:藏在画中的隐者思维/ 106
第27话  品茶图:“十全老人”乾隆的坚持/ 110
第28话  玉琮:人类仰望上天的欲望/ 114
第29话  镂雕象牙云龙纹套球(一):工艺发展极致的清代/ 117
第30话  镂雕象牙云龙纹套球(二):神乎其技的真相/ 121
第31话  剔红花卉长颈瓶:漆器之美/ 124
第32话  澄泥虎符砚:书法的后勤部队/ 128
第33话  台湾图附澎湖群岛图:台湾的历史形象/ 131
第34话  画鱼藻:展现“得水之鱼”/ 134
第35话  画班姬团扇:中国美女的画法/ 138
第36话  钩连乳丁纹羊首罍:羊的青铜器/ 142
第37话  伏羲坐像:道统的象征/ 146

第二篇    谈故宫/ 151

第38话  四川的“战时故宫”(上)/ 152
第39话  四川的“战时故宫”(下)/ 155
第40话  留在南京的“故宫”/ 159
第41话  故宫存在的理由/ 163
第42话  两岸故宫哪个好?/ 167
第43话  启动两岸故宫交流(上)/ 172
第44话  启动两岸故宫交流(下)/ 176
第45话  民进党的“故宫”(一):追求“多元故宫”/ 181
第46话  民进党的“故宫”(二):故宫南院是希望还是重担?/ 186
第47话  民进党的“故宫”(三):组织条例修正的攻防战/ 190
第48话  民进党的“故宫”(四):创造与社会的连接点/ 194
第49话  海外展(一):英国展/ 197
第50话  海外展(二):苏联展/ 201
第51话  海外展(三):两次赴美国展览/ 204
第52话  海外展(四):法国、德国、奥地利展/ 209
第53话  日本展(一):奇妙的新闻快报拉开序幕/ 212
第54话  日本展(二):挫折的历史/ 216
第55话  日本展(三):媒体间的战争/ 222
第56话  日本展(四):浮动的二○一二年/ 226
第57话  日本展(五):日本展有没有成功?/ 230
第58话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汝窑特别展(一):体现“单一主题展览”之理想/ 234
第59话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汝窑特别展(二):谜一般的汝窑/ 237
第60话  中华文化与故宫/ 239
第61话  张大千与故宫/ 243
第62话  仿古与唐英/ 247
第63话  琉球与故宫/ 250
第64话  杨守敬与故宫/ 253
第65话  北沟物语/ 257
第66话  我和故宫院长们/ 260
第67话  故宫旅游学/ 265
第68话  “老故宫”与文物有灵/ 269
第69话  台北故宫价值有多大?/ 272
第70话  孔子也在故宫/ 276
第71话  末代皇帝溥仪和沈阳故宫/ 279
第72话  日本人与故宫/ 283
第73话  日本作家与故宫/ 287
第74话  孙文与故宫/ 290
第75话  蒋介石与故宫/ 294
第76话  热爱故宫的宋美龄(上)/ 297
第77话  热爱故宫的宋美龄(下)/ 300

第三篇    访昔人/ 305

第78话  专访前台北故宫院长  杜正胜/ 306
第79话  专访前台北故宫院长  林曼丽/ 312
第80话  专访前台北故宫副院长  张临生/ 317
第81话  专访前台北故宫院长  周功鑫/ 322
第82话  专访台北故宫院长  冯明珠/ 327
第83话  专访前北京故宫院长  郑欣淼/ 334
第84话  专访前南京博物院院长  梁白泉/ 339
第85话  专访日本众议院议员 古屋圭司/ 343
第86话  专访前东京国际博物馆副馆长  西冈康宏/ 349
第87话  专访台南大学艺术史学系教授  蒋伯欣/ 354
第88话  专访前台北故宫副院长庄严之子  摄影家  庄灵/ 359
第89话  专访中国文化评论家  余秋雨/ 364
第90话  专访“台北故宫”节目总撰稿人  胡骁/ 368

后记/ 37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