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道风物.010,闽南.010,Minna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9624567
  • 作      者:
    范亚昆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范亚昆(主编)

《地道风物》内容总监。长期为国内人文地理、影像、旅游类杂志担任特邀撰稿人,关注国内的人文地理、地方文化、风俗手艺等领域,并因此足迹遍布各地。


展开
内容介绍

福建南部,山海之间,一片繁华之地。独特的方言文化、民俗文化、族群文化、海洋文化,造就了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闽南文化。《地道风物·闽南》专辑,深入闽南进行采访,把这个古老中国海上窗口在漫长岁月中的丰富细节,如画卷一般徐徐呈现,既为读者展示闽南人的生活与记忆,也为读者理解海上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展开
精彩书摘

从泉州港、月港到厦门港——闽南海洋文化重心的迁移

 

雨夜。出租车从水门巷拐进竹街,街道狭窄而老旧。我撑着伞下车步行。“市舶司遗址?就在水仙宫,前面过了桥右拐。”杂货店的老板热情地说。没走多远,果然出现一座小桥和水沟。水沟犹如深巷,草色暗绿,流水哗哗。沿沟边小路走上数十米,看到水仙宫横跨水沟之上,墙边立着石碑:宋泉州市舶司遗址。

昏黄的路灯下,水仙宫紧闭,雨点打在宫前铁皮屋顶上,铮铮作响。据记载,福建市舶司设立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元朝仍之,明成化十年(1474)迁往福州,在泉州延续了387 年。市舶司是类似现代海关的官方外贸管理机构,正是在它的存续期间,泉州港大放光芒,以刺桐港闻名于世。

想当年,这条水沟,或者说内河,应该更大。一艘艘远洋归来的木帆船从晋江驶入笋浯溪,再通过内河鱼贯而入,来到福建市舶司查验、完税,才被允许卸下异域货物。水仙宫应该是后来的建筑,出现在这里并不意外。福建海神众多,包括通远王、妈祖、水仙宫、真武大帝等,都有保佑海上平安的功能。出海之祈风、求福,回港之还愿、答谢,船员都要与神明交流。

闽南人的航海故事,在这个夜晚,化作了阵阵冷雨,澎湃不息。我该如何讲述呢?

 

泉州人大航海

今天被称为闽南的地区,包括福建南部的泉州市、漳州市和厦门市,又称“闽南金三角”。福建全境皆山,但闽南负山面海,拥有福建“四大平原”中的两块——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和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自然条件最为优越。闽南还是一个文化单元,厦漳泉三地的1000 多万人口,都说闽南方言,风俗相近,被称为闽南人、河洛人或福佬人。

闽南地区的最早居民应该是闽越族。汉武帝灭闽越国后,将闽越人迁徙一空。三国以后,汉族入闽,从闽北、闽东南下,东晋已经抵达泉州,所以有“晋江”之名。隋唐之际的泉州地域辽阔,差不多等于整个闽南。公元686 年,唐朝割泉州南部、潮州北部地设漳州,闽南地区两大板块粗具雏形。

泉州港很早就开辟了海外航线。唐代记录著名僧人的佛教史书《续高僧传》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想回国,辗转来到梁安郡(泉州),再搭商船出海,很不幸,他的船只最后又飘回了广州。到唐代,泉州港已是中国四大港口之一,与交州、广州和扬州齐名。

北宋,因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堵塞,宋廷乃致力于开拓东南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港趁势而起。苏轼称:“福建一路,以海商为业。”经过数百年的开发,泉州地区人满为患,许多人被迫向海洋讨生活。北宋诗人谢履《泉南歌》写道:“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

这个时候,中国的航海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北宋开始使用指南针,这意味着海船可以远离海岸,横渡大洋。远洋贸易船——福船已经成形。福船又称福建船,是我国帆船时代的三大船型之一,特点是底尖面阔,首尾高昂,具有水密隔舱,特别适合越洋贸易。宋代吕颐浩《论舟楫之利》称:“故海舟以福建船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福建的造船水平领先全国。

宋代泉州商人扬帆出海,无远弗届。他们北上高丽(今朝鲜半岛)、日本、琉球,南下交趾(今越南北方)、占城(今越南南方)、阇婆(今印尼爪哇岛)、三佛齐(今印尼苏门答腊岛)、真腊(今柬埔寨),更利用优越的航海技术,横渡印度洋,同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波斯湾沿岸和东非海岸进行贸易。

称泉州港“梯航万国”,当然夸张,但仔细盘点,也接近“梯航百国”了。成书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的赵彦卫《云麓漫钞》记载,与泉州港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31个;1225年,赵汝适写《诸蕃志》时,增加到了57个;元代,成书于1349 年前后的汪大渊《岛夷志略》,泉州港的贸易伙伴增加到98 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中国人的地理大发现,一个全新的海洋世界,敞开在泉州人的面前。数十年后,明朝以倾国之力打造的伟大航行——郑和七下西洋,不过是重复宋元泉州民间海商开创的旧航线而已。

泉州港的鼎盛时期是南宋和元朝。公元1127 年,金兵攻陷汴梁,宋高宗迁都临安(今杭州),泉州突然变成了地近京畿的港口。公元1129 年,朝廷移南外宗正司于泉州,随之而来的339 名皇亲国戚,成了消费进口奢侈品的主力。泉州港一举超越了历史悠久的广州港。宋元鼎革,泉州港没有经受战乱,继续保持繁荣到元末。

元代,两位周游世界的大旅行家见证了泉州港的盛况,并留下记录。

1292 年,马可·波罗一行从福州出发,“到第五日晚上,抵达宏伟美丽的刺桐城。在它的沿岸有一个港口,以船舶往来如梭而出名……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

1347 年,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也来到刺桐港,他描述说:“渡大洋鲎,所至第一城,即刺桐也……刺桐港为世界上各大港之一。由余观之,即谓为世界上最大之港,亦不虚也。余见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则不可胜数矣。”

 

涨海声中万国商

泉州又称刺桐城、刺桐港,因五代节度使留从效扩建城池、遍植刺桐树而得名。我想弄明白,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描述的刺桐港在哪里?发现学界争议很大。

有人说,当时的泉州港并非一个港口,而是散布在泉州海岸的“三湾十二港”(泉州湾的蚶江、石湖、后渚和洛阳港,深沪湾的祥芝、永宁、深沪和福全港,围头湾的金井、东石、安海和石井港)总称。然而,这十二个港口多数很小,并非人烟辐辏、刺桐夹道、百舸争流的“刺桐港”。

傅宗文先生在《宋代泉州港的崛起与港口分布》中说:“根据文献著录,泉州港港口先后只有三处,即南关港、石井港和后渚港。”

1974 年,考古人员在洛阳江口的后渚海滩出土了一艘宋末的沉船,学术界因此相信,后渚港就是刺桐港的主港。多年前,我曾探访过后渚港,那里江面空阔。岸边是一个冷冷清清的货运码头,立着一块“马可·波罗出航处”石碑,称1291 年蒙古公主阔阔真前往波斯完婚,马可·波罗随行,就是从这里启航的。有些泉州学者不赞同后渚港即刺桐港的说法,原因是古籍很少提到后渚港,并且后渚离泉州城十几里,翻山越岭,交通不便。

石井港更远,甚至不在泉州湾内,而是坐落于厦门湾东北的安海湾内,又称安海港、安平港。安海是泉南商业重镇,距离刺桐城陆路四五十里,只能算外港。

这样算下来,刺桐港很可能就是城外的南关港了。泉郡富美宫外面,江滨北路双向车道之间,竖着一块富美古渡的石碑。可惜晋江早已不再通航,从富美古渡顺晋江而下,江岸的码头都已消失。在法石社区,文物部门新修了文兴古码头和美山古码头,像是遗址复原图,一排空旷的石级渐渐没入水中。

泉州的古代繁花还是在南关留下了不少踪迹,天后宫和德济门都是见证。天后宫祀莆田湄洲女神林默娘(俗称“妈祖”,后封天妃、天后),始建于1196 年,以海上保护神闻名。从泉州港出发的商舶,把妈祖信仰传遍东亚,成为华人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女神。天后宫前,就是始建于1230 年的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是泉州古城七座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的遗址。

南门外是古泉州商业中心。现在依然可以看到不少历史遗迹,聚宝街、青龙巷、李贽故居、来远驿遗址、车桥头、富美宫、富美古渡等。20 世纪20 年代,著名海外交通史专家张星烺先生访泉州,认为泉州“盖宋元时代之上海也”,而南门外的晋江畔,则是“当时之黄浦江西”。

公元10 世纪至14 世纪,以阿拉伯帝国和中华帝国两大文明最为强盛,泉州港的主要贸易对象就是大食(阿拉伯半岛)、波斯(伊朗)和散布于南亚、东南亚的阿拉伯商人,进口货物主要是香料、药材和珠宝,出口货物是丝绸、瓷器等手工制品。

阿拉伯人是天生的商人,四海为家,许多人长年生活在中国,形成特殊的聚落——蕃坊。唐代以前,他们主要通过陆路来华,定居于武威、长安等地;宋代改走海路,定居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口岸。据称,宋代有“化外人,法不当城居”的惯例,所以在泉州的蕃商聚居于南门外街区,号称蕃人巷。全盛时期,泉州的蕃商不下数万,古人形容说“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宋朝对蕃商十分友善,因为他们多信奉伊斯兰教,习俗与中土迥异,特别准许他们自己推举蕃长,管理蕃市、蕃学、清真寺和公共墓地,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力。


展开
目录

序言  只有往海上看,才能看到世界里的中国

 

从泉州港、月港到厦门港——闽南海洋文化重心的迁移

背山面海,闽南的地方与世界

众人说·我所理解的闽南

 

刺桐伽蓝记

船与海神

闽南人的“地中海”

本土与海外的两个闽南

咱厝人讲咱厝话

穿墙透壁:剖视闽南古建筑

 

爱拼才会赢的闽南人,拼不过怎么办?奉香火,拜天公

世俗闽南,神在身边

泉州好戏

厦门:海的女儿初长成

泉南旧事

人生海海

老人与海

 

深山中走出的“中国白”

一盏闽南乌龙茶

神仙赏饭吃的手艺

这四季的甜头

逐鲜而食,海之味

漂洋过海的“好呷”

闽南风味,自山与海而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