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经常碰壁,与他人沟通不畅,生活里总不能称心如意。在这些现象深处,往往掩埋着真实的问题。当问题到来之时,你有没有深度思考一番它的本质?如果被现象迷惑,看不到问题的本质,那么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
深度思考,是让我们的努力不再付诸东流的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逻辑清晰的解答,完美高效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本书基于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 “系统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深度思考法。作者结合各行各业中存在的现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深度思考法的两大关键——现象背后的模型及动力机制,即事物的根本结构和发展变化的动因,系统讲解了实现深度思考的4个步骤,通过改变模型来真正解决问题。大到企业经营小到工作生活,深度思考法将指引你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1.1 为什么经过思考还是得出逻辑不通的答案
“认真思考”“花时间思考”与深度思考并无关联
大家都认为“我在思考”。几乎没人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思考”。然而当被问及“是深度思考吗”,能够自信回答“是”的又有几人呢?
如果有人回答“是”,就可以进一步探寻 :“那么,你是怎样思考的?”如果回复是“认真思考”“花时间好好思考”,那很有可能并没有深度思考。认真思考是理所当然的,并不值得特意提起,花时间思考这件事也与“深度思考”没有太大关系。那么,深度思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将针对这一点展开详细解说。
从下一章将开始详细叙述深度思考,这里首先希望大家意识到,其实有很多人都是只从表面而非本质去思考问题。谁都有因“思维定式”而产生的偏见,这大大妨碍了我们深度思考问题。
阻碍深度思考的 9 个思维定式
在我从事咨询行业及与企业相关的工作经历中,见过很多人冥思苦想却得不出条理清晰的答案。这些人往往头脑聪明,却因为被思维定式束缚而无意中放弃了深度思考,最终只能得出逻辑不通的答案,事业上也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要进行深度思考,首先要了解思维的定式,从而认识到自己容易陷入何种思维定式。
根据我长年的观察,思维定式大致分为 9 种。大家有怎样的思维定式呢?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思维定式是形成深度思考的起点。以下将针对各种各样的思维定式稍做说明。
1.2 初级的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① 因果倒置
不理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反而以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这种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简单且大肆蔓延,是最常见的思维定式。
“好累啊”→“休息一下吧”
“A 产品销量不佳”→“必须想办法卖掉”
这样轻松直接地思考,就很可能是陷入了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
诚然,累了需要休息。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很可能稍事休息后仍会再次疲劳。或许是因为失去了对未来的目标而产生的疲惫感,也可能是因为肝脏出现病变。若是如此,需要的并非是休息而是治疗。
同样,A 产品销量下降,可能是因为市场已经发展成熟,到了比起销量更重视利润的阶段 ;也可能是因为必须开发新产品的时期已经到来,A 产品面临淘汰,甚至是 A 产品性能不佳,考虑到售后成本,停止销售才是一个好的选择。
单纯以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无非是掩盖了隐于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样绝不能找到条理清晰的答案。
思维定式② 满足于普通解
第二个思维定式是指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时,只停留在原先普通的解决方式。这其实与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相关。
比如分析减肥总是失败这个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时,就是“满足于普通解”。
“长胖了”→“减少食物的摄入”“做运动吧”
像这样把现象作为原因的普通解答看似对谁都适用,但当事人却只能燃起三分钟热度,想好好努力却不能采取具体的行动付诸实践,又或者不能长久坚持。
如果减肥失败的真相是自己刻意忽视肥胖的事实,那么比起“减少食量”“做做运动”,在玄关放置体重计,每天出门前或回家后让体重“可视化”,这样具体的解决方法更有效。每天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体重超标,总有一天会酿成大病,也许自然就生出动力开始采取行动了。
还有,如果头脑能够意识到走路一小时才能减去一块蛋糕(400 卡路里,相当于 50 克脂肪)的热量,也许就会觉得可怕而吃不下了。希望大家想到的是这样具体的答案。
商界也有很多思考止步于看似对什么都适用的普通解的情况。思考停滞,事物便无法前进。普通解并不是具体对策,所以即使想前进也是力有不逮。
我想大家在制订企划案或者商业计划时,都很容易陷入这个思维定式。其实检查是否犯了这个错误很简单。把自己制订的企划案或商业计划的主语替换成其他人或企业,从第三者的视角再度观察。如果这时并没有什么不适合的感觉,那很可能就是对谁都适用的普通解。这个普通解一定是极为肤浅、无趣、想当然的答案。
在日常商务中,想要解决问题、提升业绩、深度思考,找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具体解决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1.3 陷入两难窘境的思维定式
前 言 条理清晰的答案源于深度思考
第 1 章 想不到大家都不爱深度思考
第 2 章 深度思考是什么
第 3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① 建立模型
第 4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② 解读动力机制
第 5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③ 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第 6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④ 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
第 7 章 掌握深度思考的训练方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