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农,关注中国
“变革小农体制, 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 实现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经营的规模化, 是一个涉及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安全“ 乡村现代化政治治理和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等问题的关键问题。农本( 第七辑) 约请学界和实践界的知名专家从土地制度“村社集体再造和社区集体行动”“ 反贫困”,集体经济内部的制度设计等各个角度!,对新时代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度解析, 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成果。
二、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义庄(公益互助社)的产生背景
由于近百年来多次战争,基层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传统义庄基本失去了公益救助、乡村治理、民风教化等职能,很多义庄成为了停放困难群众尸身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逐渐恢复秩序,群众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渐渐复苏。
近四十年,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乡村的优秀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流失。农村空心化加速了乡村社会问题的产生,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经济贫困、乡村教育、人身安全、道德教化等诸多社会问题集中爆发。这样的现实背景也急切呼唤新型的熟人互助模式(新型义庄)的出现,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本地化地缓解当前乡村面临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三、新型义庄的时代特征
(一)新型义庄受到了人口外流后的空间阻隔
尽管乡村社会表现出了对义庄这种本地化互助模式的巨大渴望,但现代乡村因人口流失与传统乡村产生了巨大差别。传统义庄里的组织者、捐赠者是生活在当地的官吏、士绅、地主、普通农户、手工业者。现代新型义庄因为能人外流,组织者和捐赠者多是离开家乡的在外游子,现实受益者是村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鳏寡孤独和文化保护等公益事业。因此,传统义庄和现代义庄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的参与人员没有地理空间阻隔,而后者受到了广泛的空间阻隔。
(二)新型义庄的互联网特征
虽然有地理空间的阻隔,但互联网工具的出现缓解了这一劣势,使得新型义庄的出现有了可能。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就不会有新型义庄模式。几乎所有的宗亲、家族、乡贤都有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催生了互联网上的熟人社会,并逐渐成长起通过发红包支持家乡的各种公益事业,形成了互联网时代新型义庄的雏形。
(三)一个成熟的互联网义庄应该具备的几个要素
1.有一支关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乡贤队伍,尤其是有一位富有公心、乐于助人的带头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才教育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逐渐觉醒,开始关心家乡公共事务、公益事业。
2.形成可持续的资金运转机制和工作开展机制。献爱心和做义庄事业的最大差别在于其可持续性,献爱心是偶发行为,但做义庄却需要持续机制。通过互联网形成自发的、不定额的自愿月捐机制,既避免了仅是个别大企业家才能参与的公益慈善行为,也尽可能的实现了公共参与。每月不论收入多少,以此来保障义庄持续的资金来源。
3.义庄开展的工作类型与反馈机制。义庄资金和义工都是本着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出一份力的目的而聚集起来的。常见的公益事业有扶危济困、救助老人、助学奖优、保护古迹等等,可以通过挂榜公示等行为做好监督反馈。
4.与当地基层治理组织形成协同互助关系。随着义庄的不断成熟壮大,具有坚强的组织实力和资金实力,可以积极配合政府基层治理的需要,支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做好政府治理的帮手。
(四)新型义庄对当前乡村振兴的意义
1.能够整合内外乡亲乡贤为家乡振兴提供财力和物力支持。根据现有经验推算,每个乡村平均每年可汇聚20-30万元的资金,一个县的100座乡村则可汇聚2000-3000万的资金总额,可以有效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供更多民生服务。
2.能够为乡村锻炼和储备一批有德有能的创业致富带头人。通过义庄的组织和运营建设,可以激活一批敢于担当、富有公心,同时有能力的乡亲乡贤,他们在帮助乡村公益的同时,得到更多社会认同,更容易带动乡村创业致富。
3.积极改善乡风文明、有助于形成弘毅扬善的社会风尚。惩恶与扬善辩证统一,通过义庄更好地扬善,也就润物无声般地隐恶、去恶,让善的土壤自然净化黑恶份子。
4.能够成为党和政府在基层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的抓手,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避免群体恶性事件的发生,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
四、当前新型义庄面临的困难和建议
(1)民政部门的监管困境。义庄模式的初衷是为公共利益提供帮助,从内涵上讲是一项明确的公益慈善事业,但当前公益慈善组织的管理办法是针对城市设立的,在乡村地区很不适宜,其中登记注册费3万元,需要挂靠单位,法人制度和年报制度,这些制度设计将乡村的公益慈善行动排除在外。因此建议民政部门就乡村义庄模式开展深入的研究,并制定出适应乡村现状的管理条例。
(2)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由于乡村人才缺乏,在义庄模式运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和流程设计,导致细节粗糙,需要专业人士根据乡村现状设计一套义庄运营管理流程,帮助村民、内外乡亲更有效地开展公益慈善行动。
(3)缺乏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由于义庄的自发性,自下而上逐渐形成组织,村民们缺乏与政府沟通交流的习惯,导致义庄与党和政府相对疏远,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怀疑和摩擦。所以建议统战部门在乡村的工作以培育和领导义庄为抓手,由统战部门领导义庄组织的党建和政府沟通工作,让义庄在更加安定的政治环境下开展工作。
五、一个案例:留隍镇四十五个乡村义庄的运行机制
46岁中学数学老师的罗佳凯回到家乡梅州丰顺县留隍镇已有3年多,他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照顾生病的奶奶和父亲。同时,热心公益的他是广东南粤基金会留隍志愿者服务队的前总干事。在他的推动下,留隍镇45个村落的村民自发建立起了现代义庄——“乐善群”,只要本村村民的急困一经核实,乐善群就会发起募捐,为他们的邻居排忧纾难。
在罗佳凯的鼓励和协助下,2017年3月,溪北村创立了第一个乐善群“溪北乐善群”。随后2个月内,整个留隍镇刮起“乐善”之风,至今先后建立乐善群45个,几乎覆盖了镇上的所有自然村。
如今,不少乐善群中的活跃分子都是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留隍商会的成员,也有不少本地成功的商人,“像广州留隍商会会长许少林、朱氏(朱孟依)家族的一些成员、本地的水泥钢铁大王、一些官员和校长,都在他们本村的乐善群里”。
现在乐善群不仅为村里的困难群众解忧纾难,每月还做尊师重教、敬老爱幼的活动。此外,铺路修桥、祠堂修缮、应急救助等各项乡村公益建设,乐善群都做了很多贡献。这3年,修村里的道路,就修了10处路段。
因为以村为单位,乐善群本质上是一个亲友群,村民互相熟识,对各自的家庭情况也非常了解,求助者除了要出具相应的医疗证明,还会有村民去亲自核实,可信度非常高,所以不太可能有诈捐的情况发生。
另外,各村的乐善群群主都由村中乐善群发起人、村民举荐出有威望的人担任,群众不少在外的老板还会委派财务监管善款的流向。各村的乐善群搭建起来后,各村完善相关约定,如入群者需实名,善款日日公开,月月提供收支账目,向所有群友公示,大家一起监督资金流向。
如留隍镇这样以村为单位的乐善群,以村民的亲属和邻里关系为纽带,即帮助身边看得到的人,同时也为外出乡贤回报家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大大刺激了渐渐空心化乡村的内生动力。这是中国农村自下而上的基层善治,它与政府这几年来自上而下的扶贫工作互为应和,共同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基层治理。
贫困山区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的珙县样本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珙县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研究 课题组
城郊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
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义井镇河下村调研报告
赵学军 李彦超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及其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王曙光 郭 凯 兰永海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与系统性
制度创新王曙光 郭 凯
城市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为例
王曙光 马 莹 钟 京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现代生态农业的挑战与出路:以余姚农业文明为核心的研究
王曙光 徐 杨 刘若曦
稻鱼共作与文化共生:""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的
考察为核心 王曙光 黄 兴 杨 天
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的百年乡村振兴实践 周 立
以内置金融启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中国乡建院""内置金融"" 试验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日本推动乡村振兴的背景"" 措施与启示!曹 斌
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 王海娟 贺雪峰
论我国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历史和现状"" 挑战与出路:基于莱州市农村医疗的实地调查 赵润茏
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玉林样本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从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看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孙同全
挖掘传统义庄智慧# 构建互联网时代新型义庄 汤 敏
新乡贤群体与乡村善治的互联网路径 汤 敏 邢晓雯 郑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