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顾问、20余载,助力数百中国企业的战略落地
战略破局,赢得未来
郭平,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居年丰,博腾制药董事长;梁耀铭,金域医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彭浩,信维通信创始人、董事长;王东升,京东方创始人;杨晓宏,海科集团董事局主席联袂推荐
本书全景式深入呈现了在内外部环境风云变幻、组织变革和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各层管理者在战略相关话题上所经历的真实挑战、纠结和困难。
基于多位管理咨询顾问亲历的中国企业变革项目和实践变革工作,本书重点为大家介绍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从思考到落地的“战略循环四重奏”,即战略思考、战略共识、战略解码和战略实施这四件大事,并着力细致呈现每件大事涉及的迷思和误区关键要点、具体做法和过程、实操中的常见问题。我们回顾介绍了一些经典的和新近涌现的战略理论流派,并穿插评述,归纳企业实战中的战略思考的要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启发。
本书力图从理论到实践,为大家介绍思路和方法,提供模板和范例,分享可能出现的“坑”和应对诀窍,回放真实的案例和高管对话,帮助中国企业各层管理者和其他有需要的人士更好地开展战略考、达成战略共识、推动战略的解码和战略的真正落地实施,并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从脚下到远方”的五道坎
从思考制定战略到落地实现,是从思到行的过程,是从当前和脚下迈向未来和远方的过程。这条道路并非坦途,路上有重重挑战。虽然不能说企业要过刀山下火海,但确实要跨得过下面的五道坎,至少要跨过其中的大多数,才可能真正迈向战略不断循环的境界,企业也才能有持续的生命力。
1.1 第一道坎,从“自我满足”到“持续刷新”
企业一把手能否持续刷新,挑战自我是战略能否成功实现的第一道坎。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把中国送到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企业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初创期,从0到1阶段;扩张期,从1到N阶段;以及裂变期,从N到N+1阶段。企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从0到N+1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每个发展阶段对一把手的能力要求都不尽相同。微软第三任CEO萨提亚·纳德拉在自己的《刷新》一书中提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个点时,都应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这里的“某一个点”可能是短期目标实现的节点,也可能是3年或5年规划实现的节点;可能是业务遭遇低谷时,也可能是居安思危之际。企业随时需要站在未来的视角审视当前的战略、业务、资源配置等并做出及时的调整。
企业能否拉出第二曲线甚至持续拉出新的增长曲线,有赖于一把手是否能持续刷新自我,突破自我的局限性,在认知、性格、胸怀、眼界、专业领域、管理方式、思维模式等方面是否能不断突破“舒适区”,不断接受来自外部及自我的挑战,保持一如既往的冲劲和干劲。
这道坎要迈过去,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是企业家能否审时度势,发展自己各方面能力来适应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或者找到比自己更合适的一把手,让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是对企业创始人的巨大考验。
1.2 第二道坎,从“团伙”到“团队”
拥有真正的管理团队是战略能否成功实现的第二道坎。真正的管理团队意味着团队拥有共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团队行为准则、团队分工与职责明确、成员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以及团队能量爆棚。而我们发现很多公司并没有用使命凝聚起一支真正的管理团队。重塑战略的基础就是大家认同的公司使命和愿景,认同不仅代表着我知道(know)、我理解(understand),更代表着我同意(agree)、我认同(buyin)。
真正的团队还有另一个特质:彼此相知互信,能够坦诚直言、犀利辩论。一个老大“一言堂”说了算的团队,更像是江湖帮派,而真正的团队应该让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可以让人无所顾虑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通过善意的挑战、建设性的冲突,激发彼此的思维和激情。真正的团队,对大事要形成高度共识,对小事可求同存异,在价值理念方面则应渐行渐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真正的管理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价值,引发大家的思考,避免整个团队进入盲区。
这道坎要迈过去,一个关键是企业一把手要放下小我,建立平等、尊重、共创的团队氛围。
1.3 第三道坎,从“眼前”到“未来”
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快速改变,迫使企业愿景和战略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战略升级和迭代包括对使命愿景的重新思考和回顾,战略的选择、实现路径和关键节点的明确,当然也包括业务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使命愿景解决的是企业的大方向,而战略解决的是企业发展的具体路线。大方向明确后,具体路线不仅要配套,而且要不断复盘,不断根据内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和迭代。从专业化战略到多元化战略、再到平台化战略、甚至生态化战略,或者从本土化战略到国际化战略、再到全球化战略等,每一次的升级和迭代都需要从未来的视角,从客户需求变化的视角重新思考。
所以,战略升级和迭代就是要解决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解决企业在明确了大方向的前提下如何不断因地制宜,调整发展的路径和速度。而这一调整和迭代是从未来视角出发,未雨绸缪的主动应变。
这道坎要迈过去,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是高层团队成员必须有足够高的自我角色定位,有强烈的危机感和企业主人翁意识,有能力洞察趋势和思考未来,有能力从不确定性中发现确定性,并不断发现新机会。
1.4 第四道坎,从“拍脑袋”到“建体系”
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在创业阶段或发展早期),无论是在战略决策还是在战略落地过程中,无论是在业务方向的开拓和转型还是在组织架构的调整和关键人员的排兵布阵等重大判断中,更多依靠极少数最高领导者的经验和直觉来拍板,高效决定关键人和关键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拍脑袋”。同时,我们发现,很多时候这种“拍脑袋”的动作看似随意,甚至让下属觉得一天三变,但背后有领导者敏锐的洞察、犀利的眼光,有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对当下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判断。很多时候,这种凭直觉决策的效果,用任何模型或体系都难以取代。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快速变化,竞争格局愈发错综复杂和扑朔迷离,单靠“拍脑袋”提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最合适方案正变得越来越难;最高领导者在做决策的时候,可能发生的偏差也越来越大。因此,用系统化、结构化的思考方式纳入众多错综复杂的信息、用体系化建设来构建组织的战略思考力就越发凸显出其价值。
体系化建设也为企业各层级讨论战略话题提供了一种语言,能够让更多人参与思考和决策的过程,贡献智慧,也能加强认同感。同时可与领导者的直觉互相碰撞、印证和补充,支撑更好的战略决策。
这道坎要迈过去,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是体系化建设不能妨碍创新和效率:好的体系化战略思考,必须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创新和增效。
1.5 第五道坎,从“层层衰减”到“上下穿透”
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普遍会有一个通病:高层对使命愿景目标比较清楚,但往下数到第三层乃至基层,大部分人就不太清楚这些激动人心的内容了。人们自己做的事情和工作到底如何支持整个团队、部门、公司达成目标并不清楚,这就是我们说的层层衰减。就像一粒石子扔进了湖面,却只激起有限的几圈涟漪。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非常知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的使命是送人上月球。当时,有人问NASA的清洁工,你做得这么努力是为什么,他说我也在送人上月球,清洁度达到要求才能确保他们安全回归。虽然他只是一位清洁工,也满怀使命感,注入了能量,这也造就了NASA的实力。这就是我们中国古话说的“上下同欲者胜”!
一旦明确了企业战略重点、业务策略,就要关注企业有没有将它们根植于每一个领导和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是没有做这件事情的,这也导致战略在执行的过程中断层了。一个愿景,出现了多个不同的声音,产生了各种变形。看上去大家都在马不停蹄地勤奋工作,但没有解决真正的与战略相关的问题。
这道坎要迈过去,关键是要在日常工作和战略之间建立多个链接,也就是不能仅仅依靠一个石子泛起有限的几圈涟漪,要设计好振动器,让涟漪触达更远的湖面。
那我们如何跨过上述这五道坎?这就是本书试图探讨的话题。
……
“如何实现战略的成功落地”,这是一个众多企业管理者日常思考的问题。在战略思考、战略共识、战略解码和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企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几位帮助并见证了很多中国企业的转型变革之路的管理顾问,在本书中总结了大量的实践案例,让它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能够给广大的企业管理者带来启示和帮助。
——郭平,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
《战略破局》这本书的作者有着多年的实战经验,以及深厚的理论基础。战略落地和变革,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难点,处处是“坑”。很荣幸,在博腾的关键发展过程中,引进了战略落地的相关方法,少走了不少弯路。相信有缘分读到这本书的读者,能够从中汲取精华,并运用到真实的企业管理中,预见可能的“坑”,提早安排好对策,真正做到战略落地。
——居年丰,博腾制药董事长
很有幸在公司启动二次创业的时期与《战略破局》的作者进行深度合作,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共识、战略解码,到年度关键任务和目标分解和执行,顾问带着我们一起走过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该书基于顾问们丰富的企业咨询经验,将很多案例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既是一本理论与实战相结的书,更是一本帮助企业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进行动态的战略变革和组织变革的重要参考书。
——梁耀铭,金域医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企业战略是什么?很多人把战略误以为是目标或指标。战略也不等于决策,恰恰,决策只是战略中的一个节点。真正的战略应该可以宏观地展示企业的发展方向,并辅以可执行的战略分解。事实上,很多企业都可以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却因缺乏有效的战略分解而归于失败。《战略破局》就是这样一本可以帮你克服执行障碍,实现战略落地的优秀工具书。希望你从书中有所收获。
——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
2014年认识作者的时候,公司正处在战略变革的摸索阶段,左右不得要领。通过与几位老师和其团队的合作、学习,让我们的团队在战略变革时,能把握其中的不确定性,用经营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这本书能让我们更简单、更清晰地处理战略与变革这么庞大的问题,值得很多还有这方面困惑的企业家借鉴与学习。
——彭浩,信维通信创始人、董事长
《战略破局》是一本将战略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管理类书籍。从书中不仅能全景式学习到古今中外战略思考的理论框架,还可以通过案例和场景回放,帮助企业复盘从战略思考到战略执行的全过程。虽然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面临全新的挑战,科技发展也颠覆了很多传统商业模式,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则是不变的。保持持续深度的战略思考,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激发团队达成共识,匹配合适的关键人才打硬仗、打胜仗,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这本书也许能帮助你实现这一心愿。
——王东升,京东方创始人、奕斯伟集团董事长
不确定时代导致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的不断变革和迭代,很荣幸的是我们与原合益集团的几位顾问站在未来,从战略梳理到战略执行进行了多方面密切的合作,海科集团能有今天的巨大发展,与合益集团的战略合作密切相关。《战略破局》的出版,会让更多的中国企业领导者在实操中精准进行战略思维和战略执行力实施,领导企业迈上新台阶。
——杨晓宏,海科集团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