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类型分析法将西部地区城乡分为城郊区、农业区、资源富集区、生态脆弱区四种类型。城郊区紧邻大中城市或位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便利的交通运输干线、丰富的土地资源及相对健全的基础设施,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集聚产业和人口,通过以工带农,工农互助快速实现城乡一体化;资源富集区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资源产业的产业链,建立健全资源型产业反哺“三农”,改善农村道路、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再造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主体;农业区以小城镇为节点实现城乡互动,让小城镇作为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通过城乡产业融合,有效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生态脆弱区实施移民搬迁,把人口移民到生态环境较好的城镇,使移民享受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通过畜牧、旅游等产业的带动,实现自然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最后,在实践上研究西部各类型城乡经济的阶段性、特殊性,分析其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选择路径,探索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而推广至其他欠发达地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