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的主要问题--经济社会学视角/蛟桥经济文库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669723
  • 作      者:
    作者:彭新万|责编:魏晨红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从经济社会学视角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民问题,即主要研究了农民(工)流动、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实现、农民转型及发展等三个维度五个方面的农民问题。这五个问题既自成体系,又共同构成了农民权利和发展体系,任何一个方面如果处理不当都将会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 从经济社会学角度来看,农民(工)流动、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实现、农民转型及发展等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其中,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是核心,其深刻影响着农民(工)的市民化抑或回流返乡的选择,以及农民自身的转型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叉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是处理好农民问题的“金钥匙”,构建市场化与包容性发展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是破解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问题的基本方略。
展开
目录
第1章 农民工(农民)市民化抑或回流
1.1 农民工基本情况
1.1.1 农民工规模、分布、流向及基本特征
1.1.2 农民工就业与收入状况
1.1.3 进城农民工居住状况
1.1.4 进城农民工随迁儿童的教育情况
1.1.5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情况
1.2 农民工市民化
1.2.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1.2.2 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因素:成本
1.2.3 科学确定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1.3 农民工的回流
1.3.1 回流农民工的含义与回流过程
1.3.2 农民工回流的影响与现状
1.3.3 农民工回流的原因
1.3.4 创造条件吸引农民工回流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农民现代性转型与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建设
2.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的现代性转型
2.1.1 网络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的现代化进程与中国农民的现代性转型
2.1.2 网络新技术革命的科学伦理观意蕴及对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全面发展的人”
2.1.3 “全面发展的人”与新型农民
2.2 回流农民工的人力资本
2.2.1 回流农民工的含义及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义:与留守农民相比
2.2.2 回流农民工的现状
2.2.3 河南省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现状与需求
2.3 新型农民培育和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建设
2.3.1 新型农民的培育
2.3.2 提升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实现
3.1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土地功能视角
3.1.1 正确认识和理解土地功能
3.1.2 1949年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变迁及其解读:基于农地功能变迁视角
3.2 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现实困境
3.2.1 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内涵与特彳正
3.2.2 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现实困境与原因
3.2.3 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充实与实现
3.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3.3.1 江西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现状
3.3.2 江西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陷入困境的原因
3.3.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区域间流转的总体思路和机制构建
3.3.4 在机制构建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3.4 余论:农民农地发展权权益问题
第4章 “三权分置”下农民农地承包权有偿退出
4.1 “三权分置”下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权益体系
4.1.1 所有权与成员权
4.1.2 承包经营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权能
4.2 农地承包权退出的必然性与影响因素
4.2.1 农地承包权退出的基本含义
4.2.2 农民农地承包权有偿退出的必要性
4.2.3 制约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的因素
4.3 农地承包权退出的地方实践
4.3.1 宁夏平罗“插花安置”的农地退出实践
4.3.2 四川内江“三换模式”的农地退出实践
4.3.3 重庆梁平“退用结合”的农地退出实践
4.4 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的实现机制设计
4.4.1 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的原则
4.4.2 构建农地承包权有偿退出机制的思路
4.4.3 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的内容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民的脆弱性贫困与精准扶贫
5.1 农村剩余贫困的长期性和脆弱性
5.1.1 农村的精准扶贫与剩余贫困
5.1.2 农村剩余贫困的长期性
5.1.3 农村剩余贫困的脆弱性
5.2 社会排斥、人文缺失与脆弱性农村剩余贫困的形成
5.2.1 社会排斥与脆弱性农村剩余贫困
5.2.2 深刻认识我国农村反贫困模式中的缺陷:缺乏人文思想
5.3 决胜2020
5.3.1 进一步清理并消除对农村的排斥性政策
5.3.2 增强有助于降低未来贫困的风险应对机制,提高农民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
5.3.3 坚持扶贫工作中贫困人口脱贫的“主体性”人文精神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