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船
巴特有话说
叙述初始,我想我有必要对猫咪祖先们如何走出荒野,成为环游世界、发现新大陆的水手猫做一番解释。这一切都始于大约一万两千年前,当时智人种(下文均称“智人”)接受了改变一切的变化。他们放弃了在世界各地游牧式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有了定居的念头,在靠近湖泊、河流这些蕴含大量淡水资源的黄金地段安顿下来。
在新月沃土,他们建造房屋,种植当地的农作物,比如大麦和小麦,还圈养了一些动物。这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但他们坚持下来了,并在农业种植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种下的大豆、豌豆、扁豆、大麦和小麦等农作物都喜获丰收。于是他们将剩余的粮食储存在粮仓中,以便在歉收时节尚有食物填饱肚子。智人在此时演变成了农民。
P2图片
地图上文字:
TURKEY:土耳其 Lake Van:凡湖 Lake Urmia:乌鲁米耶湖
Caspian Sea:里海 Aleppo:阿勒颇 SYRIA:叙利亚
Mosul:摩苏尔 Kirkuk:基尔库克 IRAN:伊朗
Mediterranean Sea:地中海 Beirut:贝鲁特 Damascus:大马士革
Lake Tharthar:塞尔萨尔湖 Baghdad:巴格达 ISRAEL:以色列
IRAQ:伊拉克 Jerusalem:耶路撒冷 Amman:安曼
Tigris:底格里斯河 Euphrates:幼发拉底河 Cairo:开罗
JORDAN:约旦 Al Basrah:巴士拉 Kuwait:科威特
Nile:尼罗河 SAUDI ARABIA:沙特阿拉伯 Persian Gulf:波斯湾
EGYPT:埃及 Aswan Dam:阿斯旺水坝 Red Sea:红海
图下说明文字:
新月沃土和尼罗河谷
智人发现,变化还在接连不断地发生。那些小定居点变成了村庄、城镇、城市、帝国,甚至文明社会,随之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饥饿人口。他们手里的粮食不仅仅是重要的食物来源——还成了物物交换与贸易的宝贵商品。智人在此时演变成了商人。
但美中不足的是,小家鼠趁机强势出击,企图分得一杯羹。对小家鼠来说,谷粒成熟的田地看上去绝对是在公开地向它们发出邀约,邀请它们赶赴不限量供应的自助餐,大快朵颐一番。于是,它们搬进农场和谷仓,在此安营扎寨,安然享受着资源丰足带来的丰厚回报。我们是如何得知这些情况的?那是因为考古学家们在今天以色列境内的古代遗址周围挖掘时,在一万一千多年前的粮仓遗址里发现了老鼠的牙齿。
家鼠的繁殖采取的是“趁热打铁,勿失良机”的策略。一只母鼠每年可以轻松产下5到10窝幼鼠,而一窝里有6到8只幼崽在6周内就能达到性成熟,并开始它们自己的繁殖计划,因此,不难想象由此造成的鼠疫规模,以及毁灭性的农作物损失。这不仅仅是偷吃粮食的问题,更要命的是它们的破坏力。一只成年老鼠每天会吃掉大约3克的谷物(约一茶匙),而它的排泄物对粮食造成的破坏比偷吃严重5到10倍,如此一来,每天损失的粮食多达18—33克。这个数字再乘以365天,也就是说,在一年时间内,一只老鼠可能会糟蹋6.5—12千克甚至更多(约14—26磅)的粮食。
所以,当一项免费的虫害控制服务突然上门时,农民们可能都会笃信是神灵在他们身边显灵了。这当然不是神灵的庇佑,只是近东的野猫——孤独的猎手——很容易受到吸引,走出荒漠,来到农场,或者至少是来到郊区。
久而久之,野猫和农民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舒适、互惠的工作关系。从某个时候起,农民们开始给野猫投食,并抚摸它们以示友好,以此鼓励野猫们在粮食丰收后留下来,利用它们的虫害控制能力全年保护粮仓。那些有免费午餐吃的野猫欣然接受了这样的改变。它们(以猫的方式)定居下来,成了农场猫和粮仓猫。野猫们还发现,入室之后还能享受到额外的福利,比如,躺在壁炉周围打个盹儿着实舒服。它们甚至坐在人类的大腿上,心满意足地打起了呼噜。这些野猫变成了温驯的猫,或者说成了智人口中的“家猫”。
这一切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地点,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确实是发生在约四千年前的埃及。猫作为不可或缺的虫害控制者的一项早期证据就出现在《莱因德纸草书》上:
7座房子里各有7只猫。每只猫捕捉7只老鼠。如果每只老鼠偷吃7个玉米穗,而每个玉米穗如果播种的话,能产出7加仑谷粒,那么请问本题中提及的东西的总数量是多少?
7座房子里的49只猫为7位农民保住了16,807加仑的粮食。
房屋= 7
猫= 7×7(或72)= 49
捕获的老鼠= 7×7×7(或73)= 343
玉米穗= 7×7×7×7(或74)= 2,401
粮食总数量(如果每个玉米穗都播种的话)= 7×7×7×7×7(或75)= 16,807
但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可不是出题者想要的答案,出题者问的是“所提及的东西”的总和,所以下面这个数字才是最后的答案:
总和= 7 + 49 + 343 + 2,401 + 16,807 = 19,607
解惑之言
你一定很奇怪,在哥伦布把玉米带回西班牙的三千年前,玉米是如何从美洲漂洋过海来到埃及的?其实,这里的corn并不是指玉米,而是作为“谷物”的古语,意为“一种个头小、质地硬的谷粒;一粒种子”,对应印欧语中的grnom,意为“磨损的颗粒”。
这是《莱因德纸草书》上唯一一道猫咪扭转局面的难题,书里还有其他许多关于谷物和谷仓的题目。谷物是埃及建国的根基,也是普罗大众赖以生存的基础——成千上万的劳工修建金字塔,为治理尼罗河兴建堤坝、开垦湖泊,以防洪水泛滥,并确保干旱时节的供水。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所需的粮食,埃及需要既懂管理又会算术的管理者。
《莱因德纸草书》出自抄写员阿梅斯的笔下,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550年,也可能更早。它可不是在无聊的下午用来打发时间的古埃及数独游戏。它的全称是:The Correct Method of Reckoning, for Grasping the Meaning of Things, and Knowing Everything—Obscurities and All Secrets.(正确的解题方式,用于理解事物的意义,并了解世间万物——费解的事物和所有的秘密)。埃及是一个离不开计算的国家,“通过计算,你才能打开国库和粮仓,才能把入口处船上满载的谷物运到粮仓,才能在宗教节日时按量配给神的供品”。因此,这本书很可能是一本数学练习用书。全书总共记载了84个实用问题(附答题方法),这是一个年轻人为向潜在雇主展示他具备一个抄写员应有的计算能力所必须掌握的。这本书可不便宜。展开后的长度大约有16英尺(约合5米),购买一份副本的花费相当于一只小山羊(重2德本)的价格。对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来说,买这本书也算是一种投资,希望能对儿子将来出人头地有所帮助。
……
展开
将猫的可爱和历史的奇诡完美结合。
——《图书馆杂志》
“有趣,毛茸茸,迷人!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历险记。”
——理查德·金,《海洋历史》杂志专栏作家
这本趣味科普向我们介绍了海上小猫咪们的故事。巴特带读者踏上喵喵喵的旅程,而艾德的插图则是猫粮上美味的奶油。
——安娜·霍洛威博士,海事历史学家、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