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兰·昆德拉是当今世界在文学地位和作品销量上极具号召力的大师之一,也是历年诺奖得奖呼声很高的西方作家,《庆祝无意义》是昆德拉在长达十年的小说创作空白期之后的最近一部小说作品,“一个奇特的概括。奇特的收尾”,堪称昆德拉小说艺术浓缩版。
☆ 本书篇幅中等却举重若轻,用轻松微妙的笔法讽刺世相种种:光鲜与龌龊、大人物与小角色、现实与梦境、严肃与荒诞、伟大与渺小、历史与遗忘、生与死……对个人成长史的追问、对情爱之事的戏谑、对文化冲突的探究,昆德拉在质疑的是一个充斥着绝对意义、绝对价值观的世界,让我们去思考“无意义”隐藏下的本质。
☆ 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翻译奖得主马振骋先生译本。
《庆祝无意义》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近作,是作家“全部作品出人意料的概括。一个奇特的概括。奇特的收尾”。
整部小说像是一出喜剧,一出滑稽剧,巴黎拉丁区的卢森堡公园就是舞台。阿兰、拉蒙、夏尔和凯列班四个好朋友轮番登场,顺着他们的脚步、他们的生活故事、他们三三两两的谈话,引出了巴黎街头的花季少女、市民热捧的夏加尔画展、二十四只鹧鸪的玩笑、尿急的温情人物、自杀未遂转而杀人的母亲、闹哄哄的鸡尾酒会以及天堂纷纷堕落的天使……舞台上演着一幕幕疯癫异常的人间喜剧。
一个女人从汽车里出来
一辆小汽车沿着一条河行驶在马路上。这里的景色毫无可取之处,早晨寒冷的空气使景物看来更为索寞。这是介于城郊与乡野交接处的一个地方,房屋渐渐稀少,行人更是看不见。这辆车在路边停下;从中走出一个女人,年轻,有点姿色。奇怪的是: 她把门往回推,动作那么粗心大意,车门肯定没有关上。在我们这个盗贼丛生的时代,如此违反常理的粗心大意说明什么呢?她心不在焉吗?
不,她给人的印象不是心不在焉,相反,脸上表情毅然决然。这个女人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个女人意志坚定。她在公路上走了约一百米,朝着河上的一座桥走去——一座颇有高度、狭窄、禁止车辆通行的桥。她走上去,朝着对岸去。好几次她环顾四周,不像是个有人等着的女人,而是要确信没有人等着她。她到了桥中央停下。初看可以说她犹豫了,但是不,不是犹豫,也不是突然缺乏决心,相反地,这时候她集中注意力,让她的意志更加坚定。她的意志?说得更确切,是她的仇恨。是的,看起来像在犹豫的那次停留,其实是在召唤她的仇恨之心,跟她待在一起,支持她,片刻不要离开她。
她跨过栏杆,朝空中跳去。跳到底下身体猛烈打在坚硬的水面上,全身冻得瘫痪,但是长长的几秒钟过去后她抬起头,她是个游泳好手,全身机能都自动调节来抵制她的死亡意志。她又把头钻入水中,竭力把水往里吸,挡住自己的呼吸。这时她听到一声尖叫。一声来自对岸的尖叫。有人看见她了。她明白死亡不容易,她最大的敌人不是她作为游泳好手不可控制的反应,而是一个她没计算在内的人。她不得不进行斗争。进行斗争好让自己死得安然无恙。
她杀人
她朝着尖叫的方向看。有人已经跳入河中。她在想:谁更快,她留在水底、吸水、溺死,还是他正游近过来?当快要溺死,肺里进了水,从而身子衰弱,她岂不成了她的救助者唾手可得的猎物了吗?他将挟了她朝岸边游,把她在陆地上放平,压出她肺中的水,进行嘴对嘴人工呼吸,报告消防队、警察局,她将会脱险,然而永远成为笑柄。
“停下,停下,”那人叫道。
一切都起了变化,她不但不往水底沉,反而抬起头,深呼吸,集中全身力量。他已经在她对面。是个年轻人,一个想要出名的少年,想要照片登在报纸上,他只是反复说:“停下,停下!”他已经向她伸过手来,她不但不躲开,反而把它握住、抓紧,朝水底拖。他又叫了一下“停下”,仿佛这是他唯一会发音的词。但是他再也不会发了;她抓住他的手臂往水底拉,然后全身扑在少年的背上,把他的头闷在水里。他自卫,他乱颤,他已经呛水,他试图打那个女人,但是女人全身一直压着他,他抬不起头来呼吸,经过漫长、非常漫长的几秒钟,他停止了挣扎。她这样摁住他又过了一会儿,甚至可以说她累了,在发抖,压在他身上休息,然后肯定压在底下的男人不再动了,她放开他,朝着来的河岸游去,不要在心里对刚才发生的事留一点阴影。
但是怎么啦?她忘了自己的决心吗?如果试图救她于不死的人不再活着,她为什么不把自己溺死呢?为什么最后自由了她又不想去死了呢?
生命出其不意重新获得,倒像是一记撞击,击碎了她的决心;她不再有力量保持她要寻死的毅力;她发抖了;突然失去了一切意志、一切魄力,机械地朝着她抛弃汽车的地方游去。
第一部分 主角出场
第二部分 木偶剧
第三部分 阿兰与夏尔经常想念母亲
第四部分 他们个个都在寻找好心情
第五部分 一根小羽毛在天花板下飘
第六部分 天使堕落
第七部分 庆祝无意义
迷人的小说……它看似不经意地探察了正在衰落的文明的各个方面……这部充满福楼拜魅力的小说,抛开罪与罚的逻辑,揭示无意义才是生存的本质。 ——意大利《共和报》
所有脆弱情感的颂歌——包括悲伤、快乐和美。
——意大利《晚邮报》
必须赶紧读读米兰·昆德拉的这本小说,它光芒四射,迷人而有趣。
——法国《快报》
《庆祝无意义》忠实于昆德拉一以贯之的小说要领:混杂各种视角(梦想与现实,主人公的世界与作者的世界),交替不同的时空(当下与历史),还有集合极其荒诞的想象。
——法国《解放报》
好棒的书!好奇妙的双重含义的语言!它既扼住读者的喉咙,又让读者乐不可支。
——法国《费加罗报》
卢森堡公园里的小路上,四个人物讲着或沉重或轻松的话题,昆德拉围绕无意义谱写的这部精巧赋格曲也是智慧的狂欢。
——法国《世界报》
轻松、柔软,又充满智慧,仿佛一张蜘蛛网那样充满张力。
法国《新观察家报》
《庆祝无意义》堪称昆德拉的代表作。在八十五岁的年纪,昆德拉带着他用法语写的第四部小说,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法国《观点》
藏在这本小说里的首位秘密是“好心情”,第二个是“梦”,the last秘密是“喜剧”。
——法国《游戏规则》杂志
通过仅仅一百多页的篇幅,这部小说写到对于永远的好心情的追逐,写到对黑格尔某句话的思考,写到母与子的关系,写到情色魅力的来源……昆德拉达到了他艺术创作的高峰。
——法国《文化全景》杂志
1. 很好读,篇幅适中,而且穿插小标题,读起来很轻松。
2. 很多小故事串起来,关于成长,关于爱情,关于意义,是从日常生活中生发的感悟。
3. 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太经典了,看《庆祝无意义》,像是看到了一个浓缩版的昆德拉。
4. 庆祝无意义,无意义之下有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