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晴朗的一天
真是莫名其妙,玛蒂埃怎么也无法集中精力念书了。
她小心地用小巧的红色铅笔刀削着铅笔,让铅笔屑落在一张废纸上积成一小堆儿,尽量不让一丁点儿碎屑落在她干净的数学作业纸上。
她的眉头微微皱起。首先,她不喜欢上学迟到;其次,她一直在想着旺达。虽然旺达的课桌空着,可不知怎的,那课桌却好像是她每次望向教室的那个方向时能够看到的唯一东西。
那个关于裙子的游戏最初是怎么开始的呢?她不禁要问自己。很难记起她们跟旺达开始玩这个游戏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也很难从现在回想起过去从玩“一百条裙子”的游戏已经成为每日的例行公事的现在,回想起过去那些无论什么都让人觉得是那么美好的时光。哦,对了,她想起来了。游戏开始于塞西莉第一次穿她那条新红裙子的那天。顿时,所有的场景都在玛蒂埃眼前飞快而又鲜活地闪现出来。
那是九月里晴朗的一天。不,应该已经到十月份了,因为她和佩琪手挽手边唱边走地去上学的时候,佩琪说:“你看,今天这天儿肯定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金秋十月’的天气啦!”
玛蒂埃之所以能记起这些,是因为后来在那天发生的事情让人觉得那天并不是晴朗的一天,虽然那天的天气一点儿变化都没有。
当她们俩从绿树成荫的奥利弗大街走出来拐进枫树大街的时候,她俩全都眯缝着眼睛。因为此刻早上的阳光正强,很是晃眼。此外,晃眼的还有前面那五六个女孩子身上的颜色。她们的针织衫、夹克、裙子,有蓝色的、金色的、红色的,宛如明亮的玻璃一样反射着太阳光,其中那件鲜红色的特别抢眼。
风,清新爽洁,吹得她们的T恤作响,把她们的发梢直吹到眼睛里去。女孩子们全都在大声地叫着闹着,每个人都试图用比别人更高的嗓音说话。玛蒂埃和佩琪也加入进来,融人那些笑声中,融进她们的对话中。
“你好,佩琪!你好,玛蒂埃!”她们热情地跟她俩打着招呼,“你们看塞西莉!”
她们一起高声谈论着的正是塞西莉穿的那条新裙子一条鲜红色的裙子,还有与它配套的帽子和短袜。那是一条鲜亮的新裙子,美丽极了。每个人都很眼馋,都很羡慕塞西莉。一直以来,苗条的塞西莉都在练习跳芭蕾,而且穿的衣服总是比别人的别致。她把她的黑缎子书包和那双名贵的白色缎面芭蕾舞鞋一起搭在肩上今天她要上芭蕾课。
玛蒂埃坐在花岗岩的便道上系着鞋带,同时愉快地听着伙伴们的谈话。今天大家看上去都特别高兴,也许就因为今天是晴朗的一天吧,一切都如此灿烂!接下来的那段路上,阳光闪耀,给海湾蓝色的水面镀上了一层亮亮的银色。玛蒂埃捡起了一块碎镜子,在房子上、树上、电线杆上反射出一小束带着七彩光环的光线。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旺达和她的哥哥杰克走了过来。他们并不经常一起去上学。杰克总是很早到校,因为他得给学校的门卫老希尼先生打下手,烧锅炉、扫落叶或是在学校开门前干些杂活儿。今天他肯定是晚了。
即使是旺达,在这阳光下看上去都很漂亮,她那条洗得发白的蓝裙子仿佛就是夏日天空的一角。就连她戴着的那顶旧旧的灰色滑雪帽都显得亮丽起来了那帽子肯定是杰克从什么地方弄来的。玛蒂埃一边拿着那片碎镜子照照这儿照照那儿,一边心不在焉地看着这兄妹俩走过来。但即使是心不在焉,玛蒂埃还是注意到了当他俩接近这群正在笑闹着的女孩时,旺达稍微停顿了一下。
“走啊,”玛蒂埃听见杰克喊道,“我要迟到了。我得赶去开门、打上课铃!”
“你自己先走吧,”旺达说,“我在这儿待会儿。”
杰克无奈地耸耸肩,便继续沿着枫树大街走下去。旺达则慢慢地向这群女孩子走过来。每向前走一步,在脚落下之前,她好像都要犹豫很久很久。她走过来,如同一只胆小羞怯的小动物,随时准备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逃开。
虽然如此,旺达的唇边却流露出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微笑她一定也很快乐,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每个人都会是快乐的。
当旺达走过来加人她们的时候,玛蒂埃也正走过去靠近了佩琪,她也想好好儿看看塞西莉的新裙子。她没有理会旺达,并且这时又有几个女孩聚拢过来,全都在欣赏着、评论着塞西莉的新裙子,人越聚越多。
“多可爱啊!”一个女孩说。
“是啊,我有一条新的蓝裙子,但没有她这条这么漂亮。”另一个女孩说。
“我妈妈刚刚给我买了一块方格花呢,一种苏格兰风格的方格花呢。”
“我有一条上舞蹈课穿的新舞裙。”
“我要让我妈妈给我买一条跟塞西莉的一模一样的裙子。”
每个人都在争先恐后地跟同伴说着,但没有一个人跟旺达说话,虽然此刻她就在这里,也是这群人中的一员。女孩子们愈发紧密地把塞西莉团团围住,而且还在不停地说着、赞美着塞西莉。旺达不知不觉地被围在了人群里,但还是没有人跟旺达说话,甚至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
也许,也许当时旺达正在盘算着自己应该说点儿什么吧,她太想融人这些女孩子中去了。这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当时大家不过就是谈论谈论衣服罢了。玛蒂埃这样想着想着就又回想起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当时玛蒂埃就站在佩琪旁边,旺达则站在佩琪的另一边。突然,旺达冲动地碰了碰佩琪的胳臂,然后说了些什么。只见她那浅蓝色的眼睛闪着光,看上去跟其他的女孩一样兴奋。
“什么?”佩琪没有听清楚,因为旺达说话的声音很小。
旺达犹豫了一下之后,坚定地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我有一百条裙子。”
“我想你刚才就是这么说的。一百条裙子,一百条!”,佩琪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
展开
只有当你拥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一视同仁的态度和宽容的胸怀时,才会找到属于你的“一百条裙子”。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活的真谛吧!——网友评论
这些裙子挂在了我们心里
我是一个在阅读中容易感动的人。这回又被这裙子的故事感动了起来。这是一个因为漠视而发生的故事,可是人都不会得甘心被漠视的,甘心了被冷淡在人群和友谊之外,所以旺达会在那样一个十月的晴朗天气里禁不住地凑近那一群漠视着她的女孩子们,告诉她们自己有100条裙子。100条漂亮的裙子啊,谁会有呢?而且还是丝绸的,天鹅绒的,结果所有的平时“看不见”她的人现在都看见她了。
原来人们的清高,这些女孩子们的自以为是,是这么容易就可以被遏制的,所以这样的假清高、这样的漠视了别人的存在和自尊的不友善的姿态,在我们的每一天的生活里,在一个群体中,有必要存在着吗?不管她是不是乡下的,鞋子上总沾着泥;是哪一个国家的人,名字多么奇怪;或者是永远只穿着一条洗得褪了色的蓝裙子黄裙子……她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有被平等接纳和交流的理由。我们不应该“看不见”他们。正像故事里的玛蒂埃一再警觉和担心的,你“看不见”他们,或者“看见”了却只知道奚落、嘲笑,那么很可能有一天你也会落到这苦恼的局面,尴尬和沮丧,最后只能像旺达那样默默离去,远走别处。旺达和她的爸爸没有办法啊。不是他们生活的那个波金斯山使他们没有办法过下去,而是人们的奚落、嘲笑使他们不可能过得开心。人是需要开心的。富人,有许多漂亮裙子的人需要开心;穷人,只有一条裙子的人也需要开心。
这些裙子挂在了我们心里〖〗旺达早就画好了100条裙子了吗?还是禁不住先说了,再一条条画出来?旺达有着这很美丽的女孩子的愿望是一定的。她没有妈妈,自己洗衣服,自己熨,来不及熨裙子,不干也只好穿上。她不埋怨爸爸和这样的家,埋怨难道会有意义吗,有意义的是自己的心里该有一个愿望!她告诉佩琪她们,她不但有100条漂亮的裙子,还有60双鞋的时候,目光就是掠过了佩琪,投向远方的。愿望都是在远方的。任何人都是可以热情地朝着远处望去的。
旺达现在还不可能拥有,还不可能把100条裙子都挂在自己的橱里。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她把它们都画了出来。每一条都画得美丽和杰出。现在旺达的100条裙子真真实实地挂到了每一个人的心里面去了,挂在了他们一辈子的记忆中!
一个以这样的方式和水准画出了自己的愿望的人,自己的愿望还可能不会实现吗?
原来,一个不被别人“看见”的人,竟可以是优秀的,灵感和热情都让人望尘莫及!
佩琪对旺达的奚落其实没有什么恶意的。她是不理解旺达为什么要编这样的一个100条裙子的谎。可是她不知道,这不是一个谎,而是一个不被人“看见”的女孩子的心里的愿望。佩琪啊,当旺达没有说自己有100条裙子挂在橱里的时候,你们为什么都没有“看见”她呢?佩琪其实还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大气女孩,当她看见旺达画的裙子的时候,立即就由衷赞叹地说:“老天,我还自以为我会画画呢!”她一点儿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和赞叹,她为旺达的高兴和庆贺完全是明亮和热诚的。她还和玛蒂埃一起到波金斯山去看旺达。她还和玛蒂埃一起写信给旺达。这都是来自她看见了旺达的画以后的惊喜和自责。她表达了惊喜,没有表达自责,可是谁又看不出她已经自责了呢?有时候,不把自责说出来,搁在心里,倒可能更有含蓄的诚挚呢。佩琪含蓄而诚挚地改变了以前的冷淡和误解,把友爱和祝福邮寄给了没有地址的波兰女孩。从前总是嘴唇紧绷的那个波兰小女孩,现在会不会有了满脸的笑容、满心的快乐了呢?
旺达啊,你现在高兴了吗?
佩琪和玛蒂埃是没有想到旺达会把漂亮的裙子送给她们的。她们都担忧旺达会得把羞辱的记忆收藏起来,把恨还给她们呢!可是她们收到的是绿裙子和蓝裙子!
玛蒂埃的眼睛只能被泪水模糊了。她也是一个穷孩子。她穿的那条裙子还是她的好朋友佩琪的呢。可是她却也参与了对旺达的奚落。佩琪这样做可能不知道是不应该的,可是她是知道的。所以她觉得自己比佩琪更不好。她想阻止佩琪她们,可是没有勇气;她现在想把一切都弥补过来,可是到哪儿去找到旺达呢?她就想啊想啊,为自己编着梦,为旺达编着童话,为表达自己的爱消除内心每一个角落都有的歉疚编着电影,可是发生过的已经发生过了,想把它们揩抹掉永远不再想起原来好难哦,原来几乎是做不到的呀!
我们真是不能做这样的会让人歉疚一生的事。
我们愉快的是,这个被杰出地写了出来的故事却因此就在我们的阅读记忆里永恒了。
我们感恩这位很优秀的作家。
感恩让我们读到了这本书的出版社。
感恩儿童文学!
原来一个人不甘心死去,想了再活,所期望的也不是很多。期望的其实很少!对于很多的人来说,这“很少的”也许现在正在自己的日子里、生活中,在家里,在桌边,你看见了没有呢那一只“美丽的白猫”?
学会了珍惜,其实比寻找更加难。——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