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会越来越像人,直到变成我们的敌人或情人!
◆服务三星、BBC的未来学家、大企业战略咨询师,全景式描述人机关系。
◆人类经过三百多万年的跋涉发展,情感算法势在必行。
◆从心理学的情感研究入手,探讨我们与机器的界限。
◆汇集AI的商业应用和学术研究的全景图,打开机器情感新未来。
◆《机器情人》在科幻和现实中交替,向你展示我们将面临的情感双刃剑。
◆美国多所大学计算机专业推荐书目。
◆把握情感计算,就抓住了人工智能交互的关键。
◆翻开《机器情人》把握即将到来的情感算法。
人和机器到底有什么不同?其中情感被认为是两者根本的区别。情感不只用于繁衍后代、延续物种,更令人与人之间产生深度联结。这种联结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也让我们在这个茫茫宇宙中不再是一座孤岛。
而如今,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豪不怀疑他们有一天会超过我们,而且不仅在智商上超过我们,还在情商上超过我们。
从计算机科学到机器人编程,从生物特征识别到神经学、心理学,科学家们试图用一种叫做“情感交互”的新技术,赋予机器识别情绪、学习感情的能力,以帮助他们从根本上理解我们。
从有了个人电脑开始,使用者用球棒把电脑砸了,或者把电脑从五层楼扔下去的事就层出不穷。1997年有一段监控录像叫“不顺的一天”。录像里有个员工被电脑气疯了,他先是用拳头在键盘上猛砸了一顿,最后把整台电脑砸在了地上。这段视频在网上爆红,点击率达到数百万。让人发笑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它这么受欢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和电脑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有这种受挫折不顺畅的同感。
那么这种对机器的严重伤害行为有多么普遍呢?大概比你想的普遍。根据哈里斯互动调查(Harris Interactive)B为Crucial.com所做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承认自己对电脑有过语言或肢体上的虐待行为。所有这些虐待行为,包括骂脏话、尖叫、吼叫、用拳头或其他物体击打,基本都是因为某些重要任务电脑没能完成,或者完成得不够水平。
关于计算机引发暴躁情绪的问题,从这个词诞生的第一天人们就在研究了。正如克利福德·纳斯在《媒体等同》(Media Equation)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与计算机的互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可是,这些机器却还没有精巧到能与我们在同一个层面交流的程度。我们在与其他人的互动中总不可避免地掺杂大量情绪成分,但计算机对此还太懵懂,所以才会可能随时花样频出地给使用者添堵。随着我们使用机器的频率增高,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方面对它们更为依赖,我们的不满大概会有增无减。除非我们能找到某种方法,让机器在人机之间这种未曾明言的社会合同关系中往前跨出半步。
这只是情感计算未来能做的很多事之一,即满足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大可能满足的需求。在那本具有突破性的《情感计算》一书中,皮卡德提到了这一点,她认为用户的挫败情绪是学习新软件的一个主要障碍。而同时,协助和手把手引导一旦过度,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这一点是微软付出了代价才明白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微软开始在其应用最广的软件包Office办公系列中加入助手。Office助手是一种早期的智能用户界面,运用贝叶斯算法根据内容的出现概率进行决策。在与使用者互动时,Office助手是以动画人物的形象出现,默认的长相是一只曲别针,名字叫Clippit(不过,很多用户都把这个助手叫大眼夹,这名字也就这么叫开了)。大眼夹经常会非常不合时宜地跳出来打扰用户,询问用户在它检测出的任务中是否需要帮助。问题是,大眼夹过于想帮忙了。你打一个地址,再打个“亲爱的”,那个总是跃跃欲试的助手就会突然冒出头来,干扰你的注意力。“似乎你正在写信,”它会说,“你需要帮助吗?”虽然设计的本意是一个虚拟助手,但这个助手没完没了地打扰,最终弄得人人都烦它。为了说明问题有多严重,纳斯2010年在《华尔街日报》发文:“史上最遭人骂的软件设计就是大眼夹,就是微软办公软件里的那个动画曲别针。只要跟电脑用户一提它的名字,就能激起各种程度的仇恨,一般只有被遗弃的情人和死对头才能激起这样的仇恨。”几年的时间,大眼夹成了人们不断拿来模仿讽刺的对象,甚至还有人做了一段“大眼夹必须死”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2001年,微软取消了这一功能。
虽然Office助手在使用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它对用户的情绪状态一无所知。除了鼠标点击和文字输入,计算机就再没有别的输入手段,结果导致这个助手远远无法与人进行真正有用的互动,特别是那些本来就心怀挫败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更糟的是,它还有一个很卡通的拟人化外表,交流也是一对一的,这就更进一步强化了使用者潜意识中的期待,指望这种社会互动就像人与人之间那样。
这些还只是媒体实验室情感计算研究组需要解决的很少的几个问题实例而已。比如,为了解决大眼夹几乎人人喊打的问题,微软找到了研究组,希望他们能想办法提高办公助手的情商,改善其应用。针对这个问题,皮卡德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压力感应鼠标,它能检测出用户的兴奋度。在设备演示中,一个用户想给某位Abotu先生写封信。可是每次一输入,Word就会自动把名字改成About先生。在感应到使用者抓握鼠标的力量越来越大时,大眼夹突然跳了出来。
“看起来好像你很烦躁,”它观察到,“需要我关闭自动修改功能吗?”虽然压力感应鼠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用户心理状态的实时反馈。这在没有改变程序基本格式的情况下,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只可惜,这种改进虽然可能会受欢迎,但对于绝望的大眼夹来说为时已晚。至今大眼夹案例仍是计算机界面设计史上代价沉重的一大教训。
引言
关于未来之我见
第一部分 通向情感计算之路
人类始终致力于让技术的应用愈渐亲和,情感计算科学的出现,是水到渠成的一步,它能让计算机和社交机器人识别、理解、重现乃至干预人类的情绪。在未来,任何人与技术发生直接互动的地方,任何人与机器互动时期望它有智能的地方,都能找到情感计算。
交互设备崭露头角
情绪推动第一次技术革命
建设未来
告诉我们你的感受
开启情绪经济
生命与机器
第二部分 情感机器的崛起
当我们说计算机会达到人类的智能水平时,我说的不是逻辑智能,而是可爱有趣、能表达关爱之情的情感能力,这才是人类智能中无与伦比的部分。当我们利用情绪假体帮助情绪智能障碍者克服障碍;实现彼此之间思想、图像甚至感受的直接传递……情绪和让人工智能得以体验周围世界的精密传感器,让机器能大胆步入任何智能此前都未曾踏足过的世界。
玩偶的恐怖谷
带上情感学习
迈向雷区
情感弄人
哪些人在乎
混搭
第三部分 人工交互智能的未来 / 183
机器可以让我们觉得它们真的是以爱回应我们的,从而成为我们生活、家具甚至家庭的一部分。但若对抗的局面来临,鉴于人机在可用智能、资源还有薄弱环节上的巨大差异,人类十之八九无法在这个星球上立足。我们期待的则是一场浩瀚而成功的共同进化进程,人类与技术彼此托举,相互提高,造就了我们所能想象得出的神奇的伙伴关系。
爱的机器
家里的AI
感觉酷毙公司
黑暗中的窗:虚构作品中的人工智能
喜忧参半
人工智能会梦到电子羊吗?
致谢
参考文献
☆ 扬克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向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幽默感——他为我们的情感生活和技术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段详尽的历史。
——雷·库兹韦尔(《奇点临近》作者,《纽约时报》书评人)
☆ 理查德·扬克的《机器情人》内容十分精彩,他提出我们的情感将深刻影响用户界面、以机器为媒介的人与人的沟通,以及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弗诺·文奇(计算机科学家,雨果奖得主)
☆ 扬克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说明为什么情感计算(能够阅读、解释、复制和体验情感,并利用这些能力来影响我们的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关键,也是我们如何与电脑打交道的核心……一次迷人的阅读。
——《图书馆杂志》
☆我们的世界将以惊人的方式改变。机器和人类之间的界限正变得在模糊,将带给我们一个陌生而美好的未来。扬克带领我们穿越这个世界,从今天的科学和技术,进入未知的边界。如果你想看一眼未来,请打开这本书。
——布莱恩·大卫·约翰逊(英特尔前未来学家,21世纪机器人项目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