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现代世界的锻炉)(精)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711455
  • 作      者:
    作者:(美)林恩·亨特//杰克·R.森瑟|译者:董子云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林恩.亨特(Lynn Hunt),国际知名历史学家,全球新文化史运动的领军人物,著名法国史学者,斯坦福大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欧金•韦伯现代欧洲史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通讯院士,美国哲学会会员,曾任美国历史协会主席,先后执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2年获得古根海姆奖。

亨特著述颇丰,在新文化史、性别史、法国大革命史和史学理论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其代表作有《新文化史》、《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和《全球时代的史学写作》等,其中很多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球流行。

杰克.R. 森瑟(Jack R. Cens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乔治•梅森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康奈尔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乔治•梅森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现代法国史。

他的代表作有《启蒙时代的法国媒体》、《权力的前奏:巴黎激进报刊,1789—1791》和《辩论现代革命:革命思想的演变》等。他和著名学者林恩•亨特合著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现代世界的锻炉》和《自由、平等、博爱:探索法国大革命》。


展开
内容介绍

从17世纪初开始,法国便开启了全球扩张之路。1763年,法国在“七年战争”中战败,国力开始衰退,战争的巨大成本将王国推到了破产的边缘。不得已,国王路易十六决定开征新税。

在向贵族征税未果之后,国王同意重启一个“沉睡了”一百多年的古老机制——三级会议。但是,一百多年来已经实力大增且经过新的启蒙思想洗礼的第三等级抓住机会,登上了历史舞台。1789年6月,由于在投票方式上的分歧,第三等级自行组织了国民议会。巴黎市民表示支持国民议会。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克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一场革命开始了。

新政权试图一举推翻旧制度。封建制度被废除、人人平等的原则得以确立……但是,国家权力迅速变更所导致的权力真空,以及一系列激进措施所导致的社会割裂,使法国社会迅速失序。法国成了各方争斗的战场——革命党与保王党的较量、革命政权内部不同派系间的纷争、法国与外国干涉势力的战争,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屠戮。权力快速洗牌,政权如走马灯般不断轮换。短短十年内,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督政府、执政府,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政权落到了一个来自科西嘉的军人——拿破仑——手上。

拿破仑于1804年称帝,法国从共和国变为帝国。拿破仑在某些方面延续了大革命早期的民主实践,比如他制定了民法典;但在另一些方面,他又是革命的敌人,比如他削减了政治参与和表达自由。他发动了征服欧洲的战争,既传播了革命的果实,赢得了一些欧洲民众的支持,又由于对被征服地区的掠夺和对既有国际秩序的破坏,激起了各地人民的反抗。最终,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败于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法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大时代落下帷幕!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后世影响深远,可以说,我们至今仍然生活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锻造出的世界中。《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现代世界的锻炉》采用全球史范式重新书写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兴亡,强调了大革命和拿破仑造成的全球效应,以及二者锻造出了一个怎样的现代世界。


展开
精彩书摘

两个世纪前,法国大革命就已经谢幕。但它的起起伏伏依然萦绕着今日政治。那场革命的锻炉锻造出了现代政治行动的术语与形式:左与右的政治指称;新的政治术语—政治宣传、恐怖主义和革命;普选的民主政府;镇压政治异见者的恐怖行动;以及新的政治形式,即威权主义警察国家。在一场看似将永远持续下去的战争中,普世人权和民主制受到了国家安全的束缚。这场战争最终将世界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将领之一——拿破仑——推上权力的宝座。他让自己做了皇帝,凭借军事政府统治了大半个欧洲。法国占领者重新划分了边界,重构了法律与制度,影响了其后的好几代人。

1792—1815年持续不断的斗争重写了战争的规则,并将革命理念带到了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法国推行了全民征兵制度,并在民兵行伍中灌输爱国主义,从而打造出一支庞大的、被爱国热情点燃的军队。民族主义开始腾飞,而法国的敌人也很快学会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无论法国人在什么地方取得胜利,不管胜利是多么短暂,他们都会推行革命性的改革,如废除农奴制、推行宗教宽容的法律制度。旧贵族统治者们对此惶恐不已, 但最终还是从法国人那里学到了很多技巧,来维持他们不断受到威胁的权威。

自由与平等的理想并不会受到军事冲突的影响,事实证明,即便是在拿破仑倒台以后,它们也难以被根除。在革命的旋风中,最为基本的社会和文化关系受到了质疑。农民挑战他们的贵族领主,工人要求资本家关注他们的需要,宗教少数派借机传播自己的宗教,妇女要求在政治事务中发声,混血人与非洲奴隶则打破了奴役他们的枷锁。报纸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生长,作曲家、小说家和剧作家创造了新的风格,版画家们绘制的革命和反革命的图像充斥着各地市场。波拿巴上台后限制了民众的政治参与及出版活动,向我们展现了他如何用个人崇拜来支撑资本家和新政治精英的权力。革命理想与传统制度及新式威权主义之间的冲突广泛蔓延,这引来了全世界的注目。

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丝毫没有因为时间而消逝。法国人自己也不过是在最近几十年才对他们的革命遗产达成共识,但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地那些胸怀大志的革命者、人民军队的将领、未来的军事独裁者及人权活动家在不断地研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发展出的模式。当布尔什维克在20世纪20年代为俄国革命的方向而发生内斗的时候,他们当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领袖,也就是列夫•托洛茨基,不停地援引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事件。他的引用甚至具体到1794年的演讲。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开篇第一条就直接引述了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带领越南人于1954 年在奠边府击败法军的武元甲将军对拿破仑战争的各个细节如数家珍(是的,他在越南独立战争前是历史老师)。最后,直到今天的中国,仍有敏锐的观察家思考中国是否摆脱了1794 年罗伯斯庇尔下台后的“热月反革命”。例如,在2000年发表的一篇访谈中,一位知识分子这样评论中国革命:“不论革命走多远,热月总是在伺机而动。”不回顾1789—1815年发生的那些事件,我们就无法思考革命或帝国。

与这些事件同时代的人们不假思索就领会了它们的划时代意义。在1789 年7 月法国革命爆发的短短几个月后,英国—爱尔兰政治家埃德蒙•伯克便写道:“看起来,我似乎身处一场大危机之中,我说的不单单是法国的事务,还有整个欧洲,甚至超出欧洲。综合考虑所有情形,法国革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生过的最令人震惊的事件。” 彼时,革命才刚刚开始,世界尚待见证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事件:贵族制被废除、世界历史上第一场成功的奴隶起义、路易十六及其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处决、去基督教化运动、残酷的内战—更不用说持续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全球性战争,以及1797 年伯克去世后,一位出身平庸的科西嘉人成了法国的皇帝并统治了大部分的欧洲大陆。面对这些剧烈且迅速得令人目眩的变革,当时的人们时而欢呼雀跃,时而忧虑万分, 时而为正在发生的事惊恐不已。但他们都未能免于这些出乎意料但意义深远的事件的影响。

这些塑造了世界的历史引发了无休止的争议,尤其是在学者当中。每一代人笔下都有不同版本的法国大革命,但过去225年的论辩主要被三大问题主导着:法国大革命究竟是好是坏?是什么在权力斗争中驱动着那些政治领袖和政治派别?什么样的结构性条件最能解释事件的整体轨迹?时过境迁,人们的兴趣从第一个问题转向了后两个,尤其是第三个。而本书正是在反思这次转向。然而, 即便是大革命是好是坏的问题,在大革命的书写中仍然挥之不去, 因为这些事件引发了太多持久的挑战:为了追求更平等更公正的社会,什么程度的暴力是正当的?应该是个人权利优先还是国家安全优先?革命是否必然会制造对内或对外的战争压力?革命是否必然以威权主义告终?我们不想直截了当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希望提供全面的叙述,激发读者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答案。

19世纪有两部文学巨作能让我们领略人们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差异。反教会、亲共和的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在1847年至1853年间为法国大革命撰写了一部七卷本历史。虽然它只涵盖了1789 年至1794 年的事件发展,但作者以无比激扬的文笔和抒情诗般的辞藻,让这部作品在今天看来仍值得回味。在他看来,大革命根本上是好的,因为它是“人民”,也就是法国普通民众——农民、手工艺人和工人——的成就。这不可思议、热情、欢乐且坚定的人民是他笔下唯一的主角,政治领袖总是屈居次要地位。他坚称,大革命的根本原则是“权利的胜利,正义的复苏”。 

在光谱的另一头,文化史学者兼文学批评家伊波利特•泰纳(Hippolyte Taine)在1878年至1890年间出版了四卷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史书,作为其《现代法国起源》(The Origins of Modern France)丛书的一部分。从他本人为丛书第一卷写的小结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于大革命邪恶本质的论断:“民众起义和制宪会议(1789—1791年)的法律以摧毁法国所有的政府统治而告终。”大革命是邪恶的,因为它意味着无政府状态,意味着“暴民独裁”。大革命的领导者过于无能,无法克服暴力与破坏。而写到拿破仑•波拿巴的时候,泰纳赞赏他终结了革命,将暴民踩在脚下,但他依然不过是一位“军人冒险家”,关心的“只有他本人的发达”。 

塑造了法国大革命的结构性条件有哪些?这个问题在19 世纪困扰了社会学的两大先驱——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和卡尔•马克思。托克维尔与米什莱是同代人,他似乎对评价革命领袖好坏的兴趣不大。他最迫切的追求是解释为什么一场以自由和平等为名的革命,最后会导致恐怖和拿破仑的专制统治。在其1856年的经典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The Old Regime and the Revolution)中,托克维尔从君主政体的结构中寻找答案。在他看来,君主制不断侵蚀着贵族的政治参与和地方自由,将权力集中到国王手中。法国人早已学会接受奴役,而波拿巴只不过是通过许诺平等来消灭政治自由。因此,在托克维尔看来,法国大革命开启了他口中现代社会真正的政治自由和危险的平等许诺之间无休无止的斗争。

与他相反,卡尔•马克思则相信,平等应该优先于荒唐的政治自由许诺,因为政治自由只能用于维持统治阶级的特权。他认为,斗争并不是发生在自由与平等之间,而在统治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在他看来,法国大革命迈出了最终走向共产主义革命的关键的第一步:它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贵族统治,并确立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反过来又会被一场无产阶级革命所推翻, 人类将进入共产主义,即废除私有财产。阶级斗争是这两场革命的驱动力。虽然马克思从未实现为法国大革命写一部专史的计划,法国大革命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他的著述中—尤其是在他阐释大革命对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影响之时。他对拿破仑评价不多,但显然认为拿破仑是共和主义试验失败的标志;对于马克思来说,拿破仑代表大资产阶级以及保守农民的利益。

有关具体政治领袖和派系在大革命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的辩论,是20 世纪初两位伟大的法国大革命史家阿方斯•奥拉尔(Alphonse Aulard, 1849—1928年)和阿尔贝•马蒂耶(Albert Mathiez,1874—1932年)的论述主题。尽管他们两人都拥护共和主义理想,但奥拉尔偏爱那些试图约束恐怖的政治家,而他的学生马蒂耶为使用暴力拯救共和国的罗伯斯庇尔及其盟友进行了有力的辩护。与马蒂耶不同的是,奥拉尔在他的法国大革命通史中为拿破仑保留了不少篇幅。在奥拉尔看来,拿破仑是专制者,在维持社会平等的同时也摧毁了共和国的一切政治自由。

马蒂耶是无数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法国大革命史家先驱,而且一度是共产党员。马蒂耶引领了从社会维度书写大革命的潮流,尤其强调了食物短缺对巴黎工人阶级造成的困扰。他认为,罗伯斯庇尔之所以推行严刑峻法,是因为这些政策能让下层阶级受益,响应了巴黎下层阶级的呼声。受马克思主义和马蒂耶本人的影响,学界对工人阶级社会史的兴趣越发浓厚。接替马蒂耶担任巴黎大学法国大革命史讲席(该讲席后被巴黎第一大学继承)教授的乔治•勒费弗尔(Georges Lefebvre,1874—1959 年)将关注点转向农民,认为农民有充分的经济理由参与大革命并从中获益。与奥拉尔一样,勒费弗尔在为拿破仑作传时抱着持中的态度:这位皇帝是位开明的独裁者,他虽然反对民主, 但同样厌恶宗教不宽容、法律不平等和封建主义。

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大革命史讲席的后两个继承者—阿尔贝•索布尔(Albert Soboul,1914—1982年)和米歇尔•伏维尔(Michel Vovelle, 生于1933年)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员。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对大革命的解释一度几乎要成为定论。但随着共产主义政权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动荡,马克思主义者对法国大革命史的主导地位开始受到猛烈冲击。前共产党员、后转向反对立场的弗朗索瓦•菲雷(François Furet,1927—1997年)采用了英美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证据和批判, 大力批判了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史观”。他认为,无论是大革命的爆发还是其间发生的重大冲突,都不能用阶级斗争来解释。大革命自身具有的独特动力,在革命爆发前就已形成。激发这种动力的主要是语言和政治意识形态。菲雷拾起了托克维尔忽略的论点,并指出,有关“人民”权力的民主语言为原始极权主义政治创造了契机,在这样的政治中,罗伯斯庇尔(菲雷贬其能力平庸)或拿破仑(菲雷赞其为天才)才能声称自己为人民代言,并为压制异见找到借口。

菲雷重新激起了人们对政治,尤其是政治语言的关注。这反映了20 世纪后半叶史学研究的大潮流。20世纪50至70年代,史学界强调的是社会因素和社会群体,这通常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及21世纪最初的几年中,文化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政治语汇和文化的研究也在其中。随着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争论逐步退出公众视线,女性史和性别史,以及殖民地的革命史受到了更多关注。女性的参与(与被排除),以及加勒比地区反对种植园体制的奴隶运动都将法国大革命史研究带向了激动人心的新方向。本书的两位作者就曾参与这些新研究。杰克•森瑟分析了旧制度和法国大革命中报刊的作用。林恩•亨特则写过关于政治文化、性别关系和人权(包括混血儿和奴隶权利)的著作。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理解这个关键的时段十分重要,因为政治不只关乎立法或者制度建设;它依赖于公共意见(报刊媒体),而在这激变的时代,女性的作用及家庭地位,还有种族关系,都成了极具争议性的主题。

近期史学界开始关注奴隶制和殖民地的历史。这是史学研究转向全球化和全球史的部分结果。本书旨在结合对社会、文化和全球的关切, 来理解法国大革命如何塑造了现代社会。全球视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当新颖的维度。首先,大革命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回响,正是因为它源自对殖民地资源的全球竞争。当法国人与英属北美殖民地结盟反对英国的时候,它引发了一场横跨大西洋的观念传播,这些观念包括了权利、代议制和共和主义。法国革命的爆发为这些随后席卷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观念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流通媒介。革命者和反对他们的君主制之间的战争改变了欧洲的边界和政治体制,为自由、平等和民族独立等观念传遍全欧洲并传入南美和亚非部分地区开辟了道路。此外,法国大革命刚一结束,人们就开始讨论它的意义。传统秩序再也不能畅行无阻而不受质疑,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也在法国大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全球视野下的研究思路所要解释的,正是法国大革命的锻炉锻造出的观念、运动和政治形式所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回响。


展开
目录

图表目录  iv


地图目录  v


序  vii

沈坚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


前言  xiii         

 


第一章 1789: 世界被颠覆  001    

 

第二章 人民的力量,1789—1792 年  057


第三章 处于持续危机中的共和国,1792—1794 年  107    


第四章 军人的力量,1794—1799 年  159     


第五章 从波拿巴共和国到拿破仑帝国,1800—1807 年  207     


第六章 拿破仑之鹰翱翔并最终坠落,1808—1815 年  253


结语 现代世界的锻炉  297


注释  309


参考文献  31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